前面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就是為了能導進Fluent裡面求解出一個結果,現在就基本的設置操作說明一下。

打開Fluent3D求解器,點擊File—read—mesh,在工作目錄中找到我們保存的mixingtank.msh,讀入網格文件。

讀入成功後習慣性顯示網格。點擊Display,Edge Type選擇All,即顯示所有信息。如果只需要顯示輪廓信息,則選擇Outline。顯示後如圖所示。

設置之前先要檢查網格。如果網格有問題的話是無法計算的,後面的設置也就成了無用功,所以Check是最先應該進行的操作。點擊Check,在狀態欄內會出現如下信息。看到Warning:Mesh check failed你一定認為網格檢查失敗了,其實並不是,你會發現在這之前還有6個Warning,分別指向6個交界面,原因是這6個交界面還沒有兩兩配對,在接下來進行配對後,再進行check,會發現所有的Warning都會消失。

單位轉換。Gambit和Fluent 的默認單位不一致,需要轉換。在Mesh Was Create In和View Length Unit In中全部選擇mm,點擊Scale,即轉換成功。

光順網格,點擊Smooth,再點擊Swap,直到無面可交換為止。

採用默認的壓力基求解器,求解類型屬於瞬態。重力加速度方向為Z軸負向,數值約為9.81m/s2。在Units中設置轉速單位,將默認的rad/s改為rpm(即轉每分鐘)。

打開VOF多相流模型,在Number of Eulerian Phases中保持默認的2,代表兩相流。此處採用隱式(Implicit)模式。

補充幹活:顯式(Explicit)只能用於瞬態計算。如果選擇了顯式模式,計算模式會自動轉換為瞬態計算。如果不僅僅關心多相流流動穩定後的最終形態,還關心流動的過程中多相流的分佈瞬時分佈形態,應該選擇顯式模式。

如果只關心最後的穩態解,而不關心達到最後穩定狀態之前的流動過程中的像分佈情況,那麼選擇隱式(Implicit)模式更適合。隱式模式可用於穩態計算也可用於瞬態計算。如果最後的穩態解取決於流場的初始分佈,或者入口邊界處各相的狀態不十分明確,則應選擇隱式模式的瞬態計算。如果最後的穩態解不取決於流場的初始分佈,並且入口邊界處各相的狀態很明確,則可以用隱式模式的穩態計算。

選擇標準k-?雙方程湍流模型。

設置材料。材料對話框中默認有空氣,我們需要另外添加一種攪拌材料,這裡選用水。在Fluent自帶的材料庫Fluent Database裡面選擇液態水,點擊copy,close。退出材料庫點擊Change/Create,可以看到在Fluent Fluid Materials中已經添加了水。

設置主相和副相。雙擊phase-1為air,即設置空氣為主相;雙擊phase-2為water,即設置水為副相。

設置域的運動狀態。選中rotar點擊Edit,rotar為旋轉域,也就是動域,故在對話框選中Mesh Motion,在下方的Rotational Velocity輸入500rpm,即每分鐘500轉,點擊OK 。

點擊Boundary Conditions,編輯邊界條件。在Zone中選中攪拌軸shaft,點擊Edit,在彈出的對話框中Wall Motion下方選中Moving Wall,右邊的Motion選中Absolute,即絕對運動,下方選中Rotation旋轉運動,Speed為500rpm。

在Zone中選中攪拌槳blade,點擊Edit,在彈出的對話框中Wall Motion下方選中Moving Wall,右邊的Motion默認Relative to Adjacent Cell Zone不變,即相對運動,下方選中Rotation,Speed為0(與攪拌軸共速,故相對軸運動速度為0)

交界面配對。點擊Mesh Interfaces,彈出對話框如下。前面在劃分網格時一再強調交界面的名字不可以相同,這裡我們驗證一下。對話框中的Zone1和Zone2分別是攪拌槽的靜域和動域,下面列出了我們所定義的交界面,如果我們在兩個列表中選擇同一個名稱的交界面,會提示錯誤,無法繼續進行。

按如圖所示設置三組交界面,分別命名為a,b,c(名字無所謂,不影響過程,別用中文和數字就可以)。

暫時默認計算方法與欠鬆弛因子,遇到計算收斂性不好時再進行適當修改。對all-Zones進行初始化。在沒有點擊Initialize前,旁邊的Patch是灰色不可點的。在初始化後,Patch變為可點狀態,說明在沒有初始化時,無法對網格進行相補綴。

為網格補綴相。先標記區域。點擊Adapt-Region,輸入如圖所示的範圍,點擊Mark,即定義從攪拌槽底部至20mm處的這塊區域。點擊Mark後,狀態欄會出現如下提示,即此區域包含了373196個網格單元。

點擊Patch,把剛才標記的區域定義為水。Phase中選擇water(注意,這裡的Phase是不會出現主相的。我們之前定義air為主相,所以Phase下方沒有air,因為在你補綴之後,沒有被補綴的區域將自動定義為air,無需手動設置)Variable選擇Volume Fraction,Value輸入1,Registers to Patch中選中hexahedron-r0(hexahedron-r0是剛才標記區域的一個暫存器,Mark後就會生成,如果我們此時再點一下Mark,這裡將會出現hexahedron-r1)。

建立輔助平面。點擊Surface—Iso-surface,定義Y方向輔助面,設置如下。

設置前側器。點擊Solution Animation,點上三角增加一個sequence,when選擇Time Step,點擊Define。儲存方式選擇PPM Image,Memory一般適用於佔用內存較小的2D情況,3D一般佔用內存較大,採用後兩種。Window用第二窗口(第一窗口一般用於殘差曲線),Display Type選擇Contours(雲圖)。

點擊Draw Mesh,Edge Type選擇Outline,Surface選擇剛才生成的Y輔助面,點擊Display,如圖所示。

在Contours對話框中,選中Filled,雲圖類型選擇Phase-water,Surface選擇Y輔助面,點擊Display。如圖所示。

設置自動保存。在Autosave下方輸入20,點擊Edit,選中Each time,即計算20步進行一次保存(這個與低版本不同的就是,低版本沒有Each time這一項,只要設置了數字直接會進行每次保存),File Name確定保存文件的位置。

點擊File-write-case&data,保存初始文件。點擊Run Calculation,Time Step Size(時間步長)定為0.05s,Number of Time Steps暫定為100次,Max Iterations/Time Step(每步的最大迭代次數)為20,點擊Calculate開始計算。

計算後,用fluent自帶的後處理,或專業的後處理軟體都可以,建議用tecplot或Ensight,下面是用tecplot360出的圖,需要流線,速度場等的可以試著出一下。本教程結束。

掰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