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委会执照组准备改革执业考试。

有医委会成员建议,可以参考美国执业试提供模拟考试课程。 资料图片

海外医生现时来港需要在五年内应考四科临床试,若有两科或以上不及格,需要全部重考,医委会执照组正研究未来只需重考不及格科目。有海外医生批评本港执业试没有过往试题(Past paper)可供温习,而且海外医生的试卷更设扣分制。有医委会成员建议,参考美国执业试提供模拟考试课程,更可考虑将每科考试之间的间距延长,以便有更多时间准备。

医委会委员林哲玄。

本港医生执业试由医委会执照组每年开办两次,其中海外医生的执业资格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专业知识考试,第二部分是医学英语技能水平测验,第三部分为临床考试,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考试。临床试若只有一科不及格,只需补考该科;若有两科或以上不及格,便要重考四科。而不论考多少科,申请考核次数上限为五次。医委会执照组月初开会讨论只需重考不及格科目的建议,但未有定案,而重考次数最多五次仍有待讨论。
 
消息人士指出,若落实只需重考不及格科目,应将重考上限减至三次,避免考生为求达标,每年或专攻一科,即使其余三科「肥佬」亦无所谓,之后再逐年补考不及格科目,造成考试漏洞,所以仍待探讨。

医委会委员林哲玄同意延长每科之间的考核期,方便海外医生准备。 资料图片

现时每次考核都要在几个月内考齐四科临床试,医委会委员林哲玄同意延长每科之间的考核期,以便海外医生有更多时间准备应考。不过有知情人士认为,摊长每科考核期,有机会未能在五年内考毕所有科目,认为一旦更改考核制度,医委会亦可能要放宽五年限制。香港英国医学会主席伍康予亦批评执业试透明度极低,考生无法得知应考范围难作充足准备,「无人知考甚么,无Past Paper(过往试题)可以准备。」

有医委会委员建议,由大学医学院提供模拟试。 资料图片

有熟悉执业试运作的消息人士表示,海外医生每答错一题扣零点五分,答对加一分,目的是不鼓励「撞答案」。本地生早年亦有扣分制度,现已取消,但本地生六十分以上及格分数较高,而海外医生及格分数只为五十分。林哲玄建议,本港应建立类似美国执业试的制度,由大学医学院提供模拟试、教材的数天训练课程,加强考生熟习本港考核模式,「不要闭门造车不公开考核范围,应让考生知道我们着重甚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