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的觀點是荀彧要比許攸厲害。

首先從能力上來看,荀彧比許攸要高了許多層次。

許攸在當時頂多只是一個中上層的謀士,而荀彧卻是「王佐之才」。我們知道許攸最大的貢獻就是幫助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而這並不是說許攸的能力有多麼強,而是他叛變了袁紹帶去了重要的情報給曹操。而荀彧則可以說是曹操的諸葛亮,官渡之戰時曹操在前線與袁紹對峙,而荀彧則是曹操留在後方穩定大局的重要人物,而且曹操在前線遇到困難時還會寫信給荀彧向他諮詢意見。而許攸前來投奔曹操的時候,曹操還對其隱瞞了自己的虛實,可見曹操更信任的時荀彧而不是許攸。

其次從人品上來看,荀彧和許攸則時君子和小人的典型代表。

荀彧這個人出身名門不僅有才還愛惜自己的名節,當初曹操打著匡扶漢室的口號才得以吸引荀彧的加入。後來曹操對漢獻帝越來越不尊重這讓荀彧對他失望透頂,儘管此時的荀彧可以說時曹操身邊最要的謀臣,曹操如果稱帝荀彧則也會更加飛黃騰達,但是荀彧始終還是忠於的漢室的,最後他寧願選擇自殺也不再幫助曹操,足見其是個忠義之人。

而許攸則是個典型的賣主求榮貪婪自大的小人,官渡之戰時他背棄袁紹投奔曹操使得袁紹大敗。之後他多次在曹操的部下面前炫耀自己的功勞,甚至在他們面前輕視污衊曹操。許攸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功勞大而得到曹操的賞賜卻很少,後來許攸的下場也很慘他激怒了曹操的大將許褚被許褚當初殺死,從許攸的表現來看他根本無法和荀彧相提並論。


我只能呵呵了。

假如你問我,泰森和小王莊的王二毛打架,誰會取勝,你讓我怎麼回答?

荀彧是漢末文臣第一,忠心耿耿,才華四溢,連曹操都對荀彧敬重三分。

曹操出征,留夏侯惇鎮守許都,一個是震懾天子,一個是監/視百官,但是荀彧身為漢臣,卻被曹操看重,主持朝廷上下的文官工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荀彧是曹操和漢獻帝共同的文官之首。

而許攸,貪而不智,在袁紹手下都入不了一流。袁紹手下,首推田豐沮授,其次審配郭圖,最後才是逢紀許攸。

許攸唯一的亮點,就是說服曹操奇襲烏巢,但是,這只是告密而已,袁紹的高級下屬都知道的秘密。

官渡之戰後,許攸把功勞都算到自己頭上,天天得意洋洋,直呼曹操為阿蠻,結果惹惱了許褚,被許褚一刀劈為兩截,真是活該。

許攸,就是一個笑料。

荀彧,是漢末最出名的政/治家之一。


彧年少時,南陽何顒異之,曰:「王佐才也。」

王佐之才,顧名思義,輔佐君主成就王業之人

曹操手下第一謀士非荀彧莫屬,功勞在郭嘉之上。荀彧至死都是漢臣,這是他和其他謀士的區別,他希望輔佐曹操幫助漢朝重歸一統。當初是他和郭嘉力主討伐袁紹,大家都知道郭嘉的十勝十敗之說,荀彧也說過一段精闢的話:紹兵多而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智,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無用。此數人者,勢不相容,必生內變,顏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戰可擒。其餘碌碌等輩,縱有百萬,何足道哉!後來的發展的確和郭嘉荀彧的預測一模一樣。就在曹操猶豫是否逢迎天子的時候,也是荀彧力薦曹操迎天子,才有了後來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其戰略眼光可見一斑。

許攸屬於詭計多端但毫無道義可言的人,從他幾次獻計來看這人對軍事很了解而且腦子靈活,用好了是一個可以出奇謀的參謀,只不過個人操守實在太差,導致了袁紹控不住他曹操懶得管他,他的結局也恰好說明了他這種人該有的下場。才能這種事不能量化,許攸在河北多年加上深知袁軍內幕,投降後有不錯的發揮實屬正常,把他當神級人才就過了,論點子,在大局觀方面他差荀彧太遠。


從三國演義著作來評論,荀彧的成就高於許攸。官渡一戰許攸雖功不可滅,除此就沒有亮點了。荀彧可以說是曹營中的元老,從最初曹弱到後來的強盛,他理所當然的是曹營第一號謀士,看過此書的都知道,就不一一舉例了。只可惜最後結局因曹猜疑而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