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今天將繼續連載《南方能源觀察》封面文章《“華龍”出海》

全文較長,建議收藏觀看

未經許可嚴禁以任何形式轉載


前文回顧:

“華龍”出海(一) | 從否定到接受,到英國建核電站有多難

“華龍”出海(二) | 從接納到信任,中國核電國際形象如何樹立

南方能源觀察

微信號:energyobserver


歡迎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eo記者 劉文慧


中法合作


爲加強對項目公司的管理,中廣核在英國成立了通用核能國際公司。爲了更好地配合英國GDA審查,通用核能國際公司控股GDA項目公司,通過與法國電力合作,向法國電力取經GDA經驗。


“法國電力當時主導了EPR在英國的GDA,而EPR是第一個通過英國GDA審查的三代核電技術,他們有完整的經驗積累,通過合資的方式,法國電力願意把他們在GDA所積累的經驗用到‘華龍一號’的GDA上來。”鄭東山介紹。


談到英國新建核電項目的合作,就必然談到中法核能合作。


中法核能合作,一直是中法兩國戰略對話層面的重要內容。自1978年鄧小平宣佈從法國購買兩座核電機組至今,兩國民用核能合作已走過40個春秋。


在鄭東山看來,中法核能合作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就是大亞灣階段,那個時候是全面的引進,項目的管理都是由法方負責;第二階段就到台山,法國電力投資參股台山項目,2007年談合資的時候,我們國家在覈電投資領域還未對外資開放,但是國家同意法國電力投資台山核電,從前面的完全引進到資本合作,法國電力成爲我們的小股東,這不能簡單理解爲角色變了,而是我們合作的層次變了;英國項目的合作,可以說進入第三階段,中法兩國在第三國建核電。這個過程中,中法雙方合作歷史悠久,層次在逐步提升。”


具體到英國核電項目,中廣核與法國電力的合作是長期相互瞭解與信任所鑄就的,也離不開現實中的相互需求。


從2013年開始,法國電力便在尋求欣克利角C的投資者,最終因技術成熟性存疑、電價落地存疑等各種因素,未能找到其他投資者,而控股台山EPR核電的中廣核顯然對這一投資的風險有更爲清晰的瞭解,而法國電力也需要中廣核的資金支持,兩者擁有合作的基礎。


經驗也是中廣核所能提供的。由於長期合作,法國電力對於中廣核三十多年的進展、業績都非常熟悉,而未來欣克利角C項目和塞茲韋爾C項目的建設,也需要台山EPR項目的工程經驗。


從中廣核的角度,也要保障自己的投資能得到相應的回報。“華龍一號”落地英國是其最主要的出發點。


“大家各取所需,法國電力信得過我們,而我們不僅僅要把欣克利角建成,更重要的是把‘華龍一號’帶到英國來。雙方互利,也就很自然地合作。”鄭東山表示。


在跟法國電力的接觸中,鄭東山印象最爲深刻的是對方心態上的開放。


“早在嶺澳一期時,我們開始做一些國產化的嘗試,當時法馬通就在中國國內調研了多家企業,最後把蒸汽發生器、壓力容器等訂單給了東方重機。我們希望引進消化再創新,而法國電力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擔心說中國人把某個技術學過去了,他們就掉了飯碗。他們很有底氣,相信中國企業在消化的過程中,他們也同時在提升。這種開放的合作心態,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說白了合作才能帶來更多、更大的市場機遇,這也符合互利合作共贏的大理念。”


走出去


力推“華龍一號”落地英國,一個重要的考慮是爲了提升“華龍一號”在世界範圍的認知度。


在鄭東山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他發現,做很多推介會,都不如直接說這個技術已經在哪裏建成的好。“中國國內的示範項目已經在建,英國方面已開始落地,進行GDA審查,這樣的說法可能比自己說技術多好要更直接、有效。英國是最老牌的工業化國家,也是第一個實現民用核能發電的國家,如果能在英國落腳,無論是品牌的市場認知度,還是對我們自身的技術和能力,都將有很大的提升。”


除了品牌角度,投資回報仍是重要的出發點。


目前,欣克利角C項目已經爭取到好的電價,但布拉德維爾B項目的電價還未確定。而根據目前英國能源市場情況,布拉德韋爾B項目已難以再獲得與欣克利角C項目一樣的電價。


毛慶介紹,“華龍一號”從研發的第一天開始就希望能夠做到平衡設計。“所謂平衡設計是要平衡經濟性和安全性這兩個方面,而不只是顧一邊。安全性要符合現在國際主流的這樣一些安全標準,包括IEA的一整套安全標準,我們也考慮了美國的用戶和歐洲的用戶要求,使得我們開發的核電技術在安全性上能夠適應國際市場。我們在經濟性上面的考慮也非常多,在滿足安全性要求的同時,我們要做到經濟性是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我們考慮了大量的國內和國際的工程實際,採用成熟的設計、成熟的設備、成熟的建造和運營經驗,這樣的話在經濟性上面會有很大的貢獻。”


“我們也要去爭取好的電價,確保投資能夠有保障。我個人認爲,如何通過設備、裝備製造和施工上好的安排,來降低工程造價,這也是我們應該重視的。我們不太可能把國內施工隊伍拉過來,但建造過程的能力和關鍵技術,是能夠複製的。”鄭東山表示。


對於核電“走出去”,帶動產業鏈“走出去”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但以欣克利角C爲例,項目審批過程中,法國電力就對英國政府做出承諾,64%的資金需用於英國企業或與英國企業的合作。對於核電項目所在國而言,項目要帶來地方經濟發展、創造就業,也要求產業鏈合作。


“我們不能期待說接下來的項目就是中國企業所控制的,我們說了算,這並不現實。中國產業鏈企業需要跟英國、其他國家的企業合作,這是我們走出去過程中必須接受的事實。”鄭東山坦言,“從2014年開始,我們就把欣克利角C項目所涉及的英國相關供應鏈企業帶到中國去,讓中國企業與之建立聯繫和合作。在合作過程中,中方企業自身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走出來的過程不是自力更生的過程,是合作的過程。沒有人家,我們是不是就不行了,這也未必,可能路會漫長一點。但是有了跟像法國電力在英國的合作,從很多不走彎路的角度來講,是通過合作受益的一方,當然從法國電力來講,雙方既然作爲關係如此緊密的合作伙伴,我們享受了他的品牌效應,他也同樣地享受了我們所帶來的經驗、資金、技術,其實這就是一個互利共贏的安排。”


截至目前,中國國內已有20多家供電供應商通過英國相關資格認證,具備欣克利角C項目供應商的基本資格。


除了合作共贏的理念,在覈電國際市場的開拓中,鄭東山感受最深的有兩點:一個是合作兩國政治外交穩定性的重要性;一個是自身位置的擺正。


在英國《金融時報》的一次採訪中,記者問鄭東山:“你們是國外的企業,你們到這裏來建完核電之後,今後會不會中英關係緊張的時候,你們就下令把核電站停下來,或者拿這個核電站威脅在兩國政府之間作爲籌碼?”


“到一個國家合作核電項目,那麼從兩國政府角度來講,政治外交合作關係應該是長期穩定的,而且不能有含糊的。因爲一個核電項目從開發建設到運營上百年,如果說兩國之間的政治互信、外交關係由於政府的更迭就會變的話,基本上這個合作是持續不下去的。”鄭東山感慨,“另外,我們在市場開拓的過程中,還是要把自己的位置擺正,我們往往是一種推銷式,可能還比較少從對方能不能接納你的角度來看問題。核電並不是一個簡單買賣的東西,只有當人家接納你,對你有信心了,你纔可能進入人家的視野,才能獲得市場機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