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品格之刘天池当场「罢课」 周冬雨大赞张开泰角色设计?

www.iqiyi.com图标


《演员的品格》成绩揭晓时刻,《神秘的药》一组喜提「奇迹」:整组逆袭,从被甄别的「死亡」边缘一直杀进高排名区。

甚至有人从D班扶摇直上跃入A班,这样的刺激之旅可还行?

节目顿时成了大型「励志本志」现场。

我们反复说过的困境,小哥哥小姐姐们用实际行动,搏出了最美好的可能性。

「小」演员的自我修养

第一,没有小「角色」,每个角色前生今世的延展都是大戏。

《神秘的药》里马睿涵的戏份很少,从功能性的角度来看,纯粹是以第三方眼光验证女主「美了有魅力了」,顺便在浪漫爱情的节奏里、增添一点漫画表情包式的调剂。

演员本人一旦心态垮下去、一旦颓丧下去,这个角色就会彻底沦为「路人」,毫无亮点。

但你看马睿涵是怎么做的?他非常出彩。

「店还要不要开?一个人都没有」这么简单的一句台词,他却籍此充盈了非常完整的人物肌理。

首先,方言设计、习惯动作设计都很自然、也很扎实。在一个整体偏浪漫、偏校园偶像、偏幻想风的故事里,他这种连著根的质感,既可以冲淡故事的悬浮属性,又能形成反差萌笑点。

其次,人物情绪很饱满,细小面相中透露了「我是个有故事的人」。这么简单的一句词,马睿涵反复琢磨反复练习,呈现效果很有代入感,他叹气的时候能让人脑补一万字小论文「某漂小镇青年的都市沉沉沉沉浮史」。

上场时间很短,但「呈现密度」高、记忆点深刻。

隔壁吴瑞淞也同样喜提「戏份少但玩出高光」时刻。

这也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点,没有「吃亏」的角色,刻板、负面角色同样有可能被创造出新的鲜活生机,甚至更能加持反差萌效果。

一切看起来不圈粉、没路人缘的角色,都有可能反转。

吴瑞淞这次的角色是个妈宝男,梳著油腻腻傻fufu的发型上线,活生生把颜值往下降了几个档次、把年纪往上拉了几大圈。

但,就是非常讨喜啊!

一上线的笑容傻憨、笨拙,自带「我是超级宅男」BGM,迅速将刻意的「丑丑」外貌,转化成良善憨实讯号。

和女主张嘉希一通鸡同鸭讲的相亲对话里,吴瑞淞几次「?啥?什么鬼」的表情包都很有喜剧效果。

为常年被嫌弃的「妈宝男」刻板印象,掰回了一分。

同样,女主的表演非常生动,「丑小鸭」这样的吃亏设定,她演出来魅力一点不输拉风的美女阶段。

真实指数很高,共情能力很强,大写加粗的优秀。

彩虹屁走一波,吴瑞淞、马睿涵、张嘉希以及一系列小可爱们,要么把「龙套」角色路人甲演成了高光时刻、要么把「丑小鸭」演出比白天鹅更动人的观感,这是《喜剧之王》式的真.「演员的自我修养」啊!

当然,所有优秀的呈现结果,都是需要「代价」的。

第三,愿景与现实之间的无数波折。

陈翔宇也是把「路人甲」演成高光时刻er,但「难处」也很明显。

他的角色在剧本上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是日料店老板一脸紧张,第二句是兴奋喊了声yes...

讲道理,这和当「背景板」也没什么区别吧?

但陈翔宇real争气,反复琢磨格外入戏。

上线时第一个镜头里紧张又期待、忐忑又紧绷的眼神,让王洛勇老师直呼我好喜欢、夸奖「太值钱了」。

但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呢?

拍摄前陈翔宇反复准备了半天,结果却差点惨被日料店员工轰走。

他一度以为自己的戏份要被删掉了,瞬间弱小可怜孤单又无助。

确实,很多事情我们确实无法控制,但你若不努力做好准备,就永远不会有峰回路转的那一天。

隔壁张开泰也同样很难很波折。

换上一身精致西装、围上一条风骚围巾、架上一副「变态」式斯文眼镜之后,整个人都变了。

平常节目里他都是一脸坚硬阳光的模样,突然切换成胡说八道的虚荣骄傲「渣渣」模式,转变很大。

几个眼神压得很有力度,设计的一套油腻手势又莫名很萌。

大段大段餐饮行业专业台词甩得风生水起,横看竖看都很优秀,然而实际上,他的准备过程也是非常艰难的。

忘词、吃不出「啊好美味」的感觉、画风不对,从导演到同组小可爱,几乎人人担心他。

但这种压力,他扛住了。

隔壁丁禹兮的角色虽然是「幕后终极大boss」,但一大早爬起来化妆、等到深夜也没等来戏;

李则慧大冬天穿超短裙超短裤,薄薄一件真.冻成狗,仔细看看她的这双鞋子不太合脚、脚趾塞进去应该非常不舒服,但她一副「当演员吃苦是天经地义」既视感。

你看,路永远是九曲十八弯的,无论戏份多少,想要演好都需要格外辛苦格外投入的付出。

无论结果多花团锦簇,艰难残酷始终如影随行。

但「虽然艰难却依旧热爱依旧奉献」的过程,不就是演员的真正品格真正高光吗?

这一集《演员的品格》在高光之下,同样也揭露了很多新人演员要面对的残酷境况。

真正的残酷,其实不仅仅是甄别的结果,甚至不是赛制本身、不是竞争本身,而是氛围和压力对一个人心态的摧毁、对心志的碾压。

第一种境况,是在对宏观规则、普世境遇的怀疑里,放弃自我调适

《演员的品格》赛制「残酷」,投射贵圈演员往往处在被动环境中的真实困境:等剧本难、等角色难、等机会难,除了「演技」这一硬核能力之外,还需要机缘、团队、人气等种种因素加持。

尽管节目组处处愿景温和,但节目投射出的「单纯演技排行」不等于「最终成绩排行」现状,依旧时时刻刻催生著新人演员们普遍的焦虑感和怀疑情绪。

这种负面情绪一旦发酵,就会循环出一套「公平无存、努力无用」的消极心理暗示,进而屏蔽掉更好的可能。

更要命的是,这种情绪会像「心理瘟疫」一样迅速传染。

越短线、越片面来看,就越容易觉得偶然性高、公平性小,越不容易看出实力、努力和成功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刘天池老师的「暴走」,就是被同学们没的大型「消极」现场触发的。

一旦开始消极,就连很简单的作业都无心完成,新人演员们的自我辩护里并不存在「没有时间」这一客观因素,所倾诉的大多是没有信念感的颓唐与迷惘。

你看,所谓失败从来不可怕,起起落落是人生寻常事,可怕的是「害怕失败」。

井柏然学长的「深夜谈心」,操心的也正是这种负面情绪,他的建议非常实用:怀疑可以有,但不要因此耽误自己。

第二种境况,则是压力之下,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的间歇性失灵。

素来表现优秀的姜嫄小姐姐,这次忽然出现在了「扣分黑名单」里。

监控镜头记录之下,她违规在宿舍饮酒,又飘到走廊里、啪啪啪拍门、高喊黄米依。

被井柏然抓现行、开始谈心之时,姜嫄完全是失忆状态:喝完酒以后啥也不知道。

(所以何炅和井柏然态度则会是如此罕见的严厉)

在节目里不再喝酒当然很容易做到,难的是长期的、严格的、复杂的自我管理,和渗透进意识深层的自我约束。

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都被无限放大,吃瓜群众对负面传闻的高度「嗜血」性简直堪称饥渴,全民皆「自媒体」的态势更是让传播趋势和速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疯狂态势,在这样的格局之下,一点小错误都可能引发山呼海啸一般的灾难效应。

某一个演员的负面新闻发酵,连锁反应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大量影视剧项目,连累产业链上无数利益相关者,极端情况是「一个黑点、损失几十亿」。

在这样的「残酷」现状下,对于行为的约束就显得格外重要。

所以何炅、井柏然都一反常态、一副山雨欲要好好说道说道的架势。

然而对姜嫄来说,一次10分的扣分反而可能成为警钟一般的烙印:以后只能有加分、不会再扣分。

以「惩罚」的代价换取鞭策的力量。

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是井柏然和小可爱们谈话时,镜头里出现的背景墙,摘录著《肖申克的救赎》。

表演不仅仅是记住台词、念出句子,更是要培养出真正强大的信念感。

有了这种信念感,「跑龙套」一样能出高光时刻,倘若没有,恐怕永远活在自己患得患失的牢笼里。

《演员的品格》最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传授技能,更在于埋下信念感的种子。

舒心结语

甄别时刻固然虐心又残酷,但正是这种「惨烈」、才让付出更有意义。

很多只能get一丢丢表演时间、「戏份比特约还少」的演员,真正做到了「哪怕演一具尸体」也要认真分析三生三世人物小传,背水一战完成了最浪漫最有力量的逆袭之旅。

认真对待表演、认真打磨角色,不论是悲剧抑或是喜剧,不论戏份多少、不论是留是走,不曾辜负自己、不曾错付时光,每一位就都真正有了演员的品格。


这一期的三个短片,相对于上一期来说,剧本的逻辑硬伤更加明显,就不要说播出的还是删减过的精简版了。我完全当作看每个出镜演员的单独片段式表演。

首先是《给我看你的心》,为了推动剧情,新职员可以坐在办公桌参与公司高层会议,这是明显违背逻辑了。

此外,戏中的强势角色很多,但除了张洛偍能驾驭之外,其他人都像孩子偷穿大人衣服演戏,从说话语气到动作设计都根本没有调整,全程我的感受是「啊,没有专业配音的职场剧可能就是这样吧」。

张洛偍的状态、气质

包括坐姿,微靠椅背,仍然威武、挺拔

曾淇从出场开始就盯著地面

插播一下《穿prada的女王》中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出场:

不是无视年龄阅历的对比,吊打得太过分了。而是说明一下,你可以微垂眼睑,表现出「不想理你」。

但也不能盯著地面,像幼儿园值班班长一样虚势呀。

被一个新人打断,面子立刻就明显挂不住了,但只能盯著桌子回应。

甚至查杰给我的印象还好一些,他全程没有出戏。我必须说,之前我对他的印象极其不好,因为他自带流量过来,其实更应该具有偶像的特质,但是他一直疏于表情管理(随随便便咧嘴笑到皱纹都来,或身体状态过于松弛,整个人松松垮垮)

粉丝可以说这是他的魅力点,但这跟他留给任何一个陌生人的印象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人有义务先补了他之前的剧,再包容地接纳他目前的表现。但这次他的角色应该是跟他性格挺靠近,他的整个表现都很自然,当然还有一些小小的动作处理得不够干净,但是总体上给整个组加分,比男主还讨喜。如果换一个人,演得太「正」太好兄弟了,反而少了他这种损里藏真情打是亲骂是爱,男生的友谊黏黏糊糊的感觉。

姜卓君的角色,感觉形象把她丑化了,顶著一个我初中都不敢剪了出门的发型混迹职场。

我有看过她和丁禹兮演那部《八分钟的温暖》的cut,也是差不多的短发。如果说短发不能让她看起来干练,那说明她根本不适合这个发型。不知道为啥tony老师每次都给她打理成这样。

她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双眼无神。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她双眼看的不是一个地方,目光汇聚不起来那种。特别是左眼。

几个人同框就对比很明显。就算第三位眼睛被弹幕遮挡了,隐约透出来也更有神。

她被甄别时的发言充满了讶异,当然不希望止步于此。但是「我真没想到我在这里能交到朋友」还有除了表演她感觉自己是死的,诸如此类的话,让人感觉她除了对表演的热爱之外,太多情绪是消沉的,让人很难承受。希望小姐姐能真的开心起来。目前眼睛里真的没什么笑意。

《给我看你的心》在我心目中排所有影片最末。

我自己的排序是:

1.神药一组(主角没垮配角出色)

2.临时演员(主演没火花但配角到位)

3.真味秀(中规中矩)

4.神药二组(瑕不掩瑜)

5.11点11分(不是谁特别不好,是没有评价欲望的那种boring)

6.给我看你的心(除了张洛偍黄米依查杰之外没法看)

《11点11分》剧组,感觉最不理解的是姜一朵为什么要选这么个角色……戏份鸡肋没有表现力,台词还只有一段。当然她演的也和那种普法节目案件重演的配角演员差不多……完全走过场的感觉。

曹雪跟姜卓君还有一部分新人演员差不多,就是何老师他们说的,不太懂管理自己的感觉。她的松弛状态下,总是双眼无神+大咧嘴:

加上嗓子听起来可塑性不是那么强,十分沙哑。

这个节目最无理的地方在于用流量的方式决定演员的去留。要捧的其实是有新国民初恋气质的流量小花小生。例如杨雨潼。所以他们确实应该学会管理自己,而不是在任何场合下,大喊大笑,弯腰驼背。

最后这期比较开心的是终于有实力派解锁了演值加试分,如李寅崟和马睿翰,特别是小姐姐终于苦尽甘来了。

那最可惜的,莫过于张洛偍和陈怡馨。张洛偍的实力在我心目中绝对排进A班。陈怡馨是很难得的真正的小太阳。她不像高秋梓崔莉娅那一类,她的所有笑容,行动,都特别明亮可爱的那种,不是微笑抑郁,表面上开心无事但其实积压了很多沉重的东西。

因为节目不是特别火所以说啥都不担心有人撕恍恍惚惚哈哈哈


大家新年好鸭~春节假期里有没有舒舒服服瘫在沙发上追综艺鸭!这一期《演员的品格》真可谓爆点连连,接连上演反转大剧,保准看得你在沙发上都躺不住~直想板起身子抱住电脑看个清楚。

这期节目里学员们遭遇二次甄别,48位选手只能留下24位,一次性淘汰了一半人!排名也发生了剧烈变动,完全颠覆前几期节目留给我们的印象~

原本D班的李寅崟、吴瑞淞逆袭前八,成为新A班的成员——

原A班成员却只有张开泰、曾淇和苏泽林免于降级,保住了属于自己的荣光——

前后不过两三期节目的时间,选手的排位却发生了这么大的波动,难道真的印证了一句话——观众的心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仔细研究赛制才发现,这次排位出现这样大幅度颠覆的终极原因其实在于演值加试分。一共24个安全晋级的席位,获得加试分的机会却多达16个,足足占据晋级席位的三分之二!一旦成功解锁加试分,就能额外获得90~100分。而此前选手影视化大考核的总成绩排名,第一名与最后一名的总分相差不足100分,也就是说只要解锁加试分,那几乎就能让最后一名直接逆袭第一名!来,跟我一起唱:「我要稳稳的晋级,能抵挡甄别的残酷~」

加试分如此重要,肯定很多人要问了那怎么获得解锁机会?全靠演值守护者也就是粉丝投票,简单来说就是拼人气。它让一些存在争议的选手安全晋级甚至位居高位,例如在节目中违规喝酒失控被扣分的姜嫄也因为解锁了加试分位列前24——

而一些默默努力,实力出彩却为人低调的选手却因为没有解锁加试分而惨遭淘汰。例如一直保持元A班实力的姜一朵,只能在离开之际自嘲一句「我还是挺厉害的」,但这份实力却没机会被更多的观众看到了——

包括在此次考核中表演大受导演好评的张洛偍,即使在片场已经如此努力演绎角色,一条过大获好评——

却依然改变不了被甄别的命运,最后只能用一句「谢谢」结束自己的比赛之旅。

而更多被甄别的选手,会选择用微笑来面对这个不够圆满的结局。即使心里的悲伤已逆流成河,嘴上却还要劝已经晋级的好兄弟「别哭」——

对他们来说,站在这个舞台上的两个月里最大的收获是成长,即使没有能够走到最后,但获得了自我提升也已足够开心。

在舞台上最后留下一句自我介绍,一如我们初见的模样,不忘初心,真心不改。

这么多勤勉又乖巧的学员被瞬间淘汰,这就很难过了啊。作为学员,他们很多人还没有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演员,他们也许只来得及在节目里说过一句属于角色也属于自己的台词。

如此大批次的淘汰真的称得上一句「残酷」。

这么多优秀的新人演员一夕之间惨遭淘汰,更让人思考这些能够留在节目中的学员是否「德能配位」?他们能够名列前茅究竟依靠的是人气加试分还是自己过硬的实力?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集获得高位的选手,他们之中有一些是老A班,我们都很熟悉啦,比如曾淇、苏泽林。两人从节目一开始就坐稳了「实力派」的宝座,从前几集的「形体之光」——

再到影视化拍摄现场一秒入戏、让导演频频点头微笑的潜力演员——

这份实力还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能够在所有学员中身居出道圈还是没啥可多说的,服气!那么再看那些新逆袭上位的选手,例如一直以「形体黑洞」的形象,在节目中刷足了存在感的查杰,这次在影视化考核中表现也相当不俗,一个急抬手,皱著眉呼噜嘴,配合瘦弱的身躯看著委委屈屈的,莫名有喜感——

小窗口看现场观众的反响也很不错~

登顶冠军的黄米依在正式拍摄前专门去烧烤店体验生活,女孩子家家的弄得满手油、满身烟也没有丝毫怨言——

丁禹兮历经从A降D的波折,却没有影响心态,始终保持对表演的热爱,在寒冷拍摄现场足足空等一天,但没有丝毫不耐烦与抱怨——

拍摄效果相当不错,演什么像什么,狂霸酷炫拽的街头大哥一脸「我不好惹」——

后期转变暖心朋友也让何老师对他的表演表达了认可,认为他很好地演出了人物的转折——

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一个人是随随便便就获得了高的排名、高的人气,每个人都很努力,也表现得很出色。被淘汰的选手固然很优秀,但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之下仅仅拼努力已经远远不够了,很多时候要获取成功是需要多面发展的。尤其是演员这样面向大众的职业,也许在基本技能之外更看天赋、机会、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张开泰,在排练现场全无状态,但到了正式拍摄的时候能做到让导演赞不绝口,直言四五年后会大有所为,这是天赋。

陈翔宇,虽然我们说他是偶尔惹人烦的「小作精」,但身边总有朋友愿意带他飞,给了他一个能够发挥的角色,这是机遇。

例如马昊、查杰,在专业上他们或许不是很强,但就是能把自己的弱项化为取乐大众的笑点,这样的小机灵还不招人烦,这就是性格优势。

《演员的品格》甄别赛制正是考察了选手们方方面面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演技,更不仅仅是努力,还包括天赋、人脉、机遇、魅力等等综合因素。对演员来说,出色的演技是很重要,但也只是重要,它绝不是一个优秀演员的全部。被淘汰的选手令人可惜,但能够在这样残酷的赛制中留下来的选手每一个都拥有更高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演技。

在比赛里,只要综合差了那么一点点,也许你就成了别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只能看著曾经的同伴坐拥高人气、稳坐高位圈。

残酷吗?一次性淘汰一半,当然残酷。

公平吗?全方位考察新人的潜力与能力,当然公平。

这就是比赛,残酷却公平。

正如王炳翔在淘汰时所言,比赛正是行业环境的一个小缩影——

它反映了行业里存在的很多规则,即使那是非常残酷的。对于大众来说,一次淘汰一半显得过于武断,仅凭一次影视考核就否认了一半的选手。但放到真实的娱乐圈里,在剧组选角时,淘汰一半不过是冰山一角。类似《如懿传》这样的大制作,那几乎是一次选角就要淘汰大半个圈子的演员,甚至数以百计。

春节档大热的电影《新喜剧之王》说的也是小演员的追梦之旅,为了能够成为演员多少人在剧组跑龙套,多累、多苦、多小的角色都接。女儿如梦在荧幕上跑龙套被暴打,所有人掩面而笑的气氛中,只有父母留下心疼的泪水。

像如梦这样怀揣表演梦想的青年还有很多,对他们来说横店就是一夜成名的天堂。但这么多年除了王宝强还有谁真正走出龙套的阴影,成为一名知名演员?而至今仍然有「横漂」30万大军,每日在各个剧组辗转试镜,在努力,在期待。

这就是现实。

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演员的品格》甄别赛制虽然残酷,但它能让这些新人演员更早适应社会的节奏,也向观众更真实地反应行业规则。它已经公平地考核了演员各方面的能力,不仅仅是演技也包括吸引观众的魅力。新人演员的实力并没有天堑式的差距,即使存在差距但能够让观众忽视差距获得喜爱更是一种能力。正是这种残酷,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周星驰。

一如既往的喜欢这个节目,就是喜欢它的真实,也期待它能够快速为市场筛选出能够快速融入行业之中的既有演技又有个人魅力的潜力演员。


一直致力于拆穿黑幕而不停止,黄米依的暗箱太严重了…………100人超话10多万守护值,关键人家上期没解锁呢,任不任性,这么糊的综艺都可以这样呢,我评论一个她的营销博,1秒钟就被举报了,而且我的评论是那么多正常,,,


首先我想说一下黄米依。她还是有一点点演技的,有点小周迅的感觉(某些时候),她能脱稿去试镜还是用了心的。说什么体验生活很辛苦的楼上的几位,那48人里面为什么只有那几个进了前24的体验生活了呢?加了这么多(鸡腿)不好好体验那可真就不珍惜了。她说了她妈妈之前的不容易,可能之前确实不容易,但是能上这种节目的,后来的家庭经济情况应该很不错吧,是故意这么说还是节目的卖点就不知道了。至于她的选票,如果有钱有能力能拉票,这样在娱乐圈也算是「能力」吧。

张开泰。我记得他在某一期开玩笑说了一句「撤资」(应该没听错吧。。。)。这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感觉很「霸气」啊这句话。然后这一期「光芒万丈」,没记错的话第二吧?结尾的广告都是他。不知道这是什么「神秘力量」。。。也有可能是粉丝的力量哈。。。演技我不敢说他有没有,但是能第二真的有点迷啊。。。

姜媛她在节目里因为酗酒被批评,就算压力大什么的但毕竟是错了的,节目组播了,我是以为她不会晋级的。但是她却是他们那一个剧组里是第二个晋级的,而她那个剧组里有的人演的不比她差吧,扣了10分还能是十几名。。这是一种讽刺还是一种保护。。。

塑料姐妹曾淇和姜卓君前面有好多说过了,曾淇让苏泽林替他选角甩锅很明智,但是事后不应该埋怨,这样苏泽林多尴尬啊。这种是不是说明她日常应该有点霸道呢。。。姜卓君如果真的拿曾淇当姐妹,那就不应该给曾淇太多压力,发脾气情理之中,但不明智,在我看来很任性。我以为姜卓君演过《悍城》网剧可以进前24的。

这一期刘天池再给D班讲课时发现D班情绪低落,然后分析原因并安慰,镜头略过,我看到有几个八期了名字和特写镜头就基本上没出现过,或者出现的很少,然后拿到的剧本或者往期的角色要么很老,要么很丑,要么角色就不讨喜之类的,这种算是陪跑的吧,那既然来了这个节目就得学会博出位吧,来不就是为了出名吗,真的有只为了学习和体验生活来的吗?节目组亲生的几位的自然各种找点,比如「科班专业性强「某些特长「「呆萌」「傻萌」「颜值」「作」「义气或者姐妹情」「对角色的痴狂疯癫」「体验生活」甚至是「犯错扣分」,既然来了这个节目,就应该努力给自己找个点。。。当然,可能水太深,我们只看到了节目的表面,不知道内幕吧。

哦,还有一位大咖,陈翔宇,请参考楼上几位的,对他我真的大开眼界。。。无敌一般的存在。。。大气的能量说,为了自由而释放的烟花,博爱众生放弃表演机会,好兄弟花式赔礼道歉(这个可以有)。这么「作」都没被甄别,人气反而很高,他是杨超越附体了。(他的粉丝多,但他作你们别不承认,双鱼座的人惹不起)

有一位甄别男学员说到「改变规则」,而他也是那个「非亲生的」,看到很陌生(可能我没记住他),很感慨。他说的很隐晦,但是作为观众我很能体会到他的无奈和不屑还有傲娇。

最后留下的,有的是不能「撤资」的巨头们,有的是海选第一期就是迷之第一的,有的是是颜值高的,有的是有点可挖的。可能这就是娱乐圈吧。

当然这里面的学员都在节目里学习到了专业知识,也体验了真实的娱乐圈,在没有真正进入演艺圈前收获到了友情,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段宝贵的记忆。作为一个综艺节目,卖点十足,猛料不断,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很喜欢看,会继续看下去,加油。

(我不是托儿黑子啊什么的,只是一个在半夜看了这一期然后胡言乱语的普通观众,请各位学员们的粉丝们放过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