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工作制是指工作日早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中午休息1小時(或不到),總計10小時以上,並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是一種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工作制度。現在大多存在於互聯網公司(有贊、騰訊、阿里等)。


996是一種行為藝術。是一個讓大家表現自己演技的舞台。是讓大家把原來965可以完成的事情拆分成996都做不完的一個過程。

對於開著註定死亡的項目的研發團隊,996是讓這樣團隊可能不被老闆裁掉的一個保障。「我們都這麼拼了,就不要為難我們了!」。

對於沒有能力做事的,996是讓他們存活的依賴。「雖然什麼都做不好,但是至少我的態度很好,很努力很正能量」。

對於真正做事,有能力快速完成任務的人來說,是煉獄。要麼在996中ICU,要麼在996中秀演技。996工作制,劣幣是如何驅逐良幣


對個人來講成長緩慢,並導致對未來自身發展的迷茫和焦慮。我自己就是這樣的。

996通常都能讓你帶著一肚子的怨氣結束工作,導致你工作之餘,只想放鬆一下,休息一下,沒有精力為自己的未來學習和思考。導致個人的成長其實是緩慢的。


資本家以為996是因為勞動力充足隨時可以換人所以勞動者不好抵抗。其實如果996隻要20年中國經濟就會崩塌。因為沒人消費,也沒人有時間生孩子。


這種工作制度在一線城市的互聯網企業中比較常見,一直以來,關於「996工作制」的評價都是褒貶不一,每隔一段時間,對「996」的討論就會再一次被擺上檯面。

這不,近幾天隨著業內大佬馬雲、劉強東、張朝陽、周鴻禕等人都發表了自己的獨特看法,使得這個話題再次被熱議。

京東永遠不會強制員工995或者996,但是每一個京東人都必須具備拼搏精神。

——劉強東

要求員工要盡職盡責地工作,把工作當成非常重要的自己的一種本份,我們每個人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話,做好你的工作是本份,是一種職業精神。互聯網競爭又特別激烈,這種本份職責要求對時間和投入要求是很高的,但搜狐倒沒有對時間上做這樣的要求,依然保持著周末大家休息,偶爾周末也會開會。

——張朝陽

996一定是自願的,但朝九晚五一定發不了財。勞動法沒規定一定要給人發股票,大家知道互聯網公司員工都是靠拿股票掙的錢,我沒聽說過都是拿工資掙的錢,我認為996是一種市場行為。

——周鴻禕

「今天阿里等公司可以「996」是福氣,很多人想「996」都沒有機會。而且只要熱愛工作,就不會覺得工作時間長。」

馬雲的這一席話,一石激起千層浪。

4月14日,《人民日報》的一篇題為《崇尚奮鬥,不等於強制996》的評論文章,更使這個話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引發了網友們對現行工作制的吐槽。

996工作制

有不少科研人員反映,對於他們來說,高強度的工作也是家常便飯。

「教學、科研、項目以及各種煩瑣的日常工作,經常讓科研人員忙得團團轉。別說996,就連711(早11點到晚11點、每周工作7天)都很常見。」某科研所王濱說。

「何止996?博導也一樣。適逢變革年代,專業要調整、課程要改革、水課變金科,慕課教學、翻轉課堂,教學改革使人精疲力竭。本科生教學、研究生教學、博士生及留學生教學,勞心費力。剛過50歲,頭髮白了、腰駝了、眼花了,記不清上次進電影院是在哪一年。」南京林業大學博導李明陽說。

「我讀博時,忙的時候7×24,也有相對輕鬆點的時候。當時肯定是忙碌、辛苦、有壓力的,每個讀過來的人都有這種重壓狀態。現在回想,就不會覺得那麼難過了,也是一段值得回憶、不斷進步的經歷。」計算機科學博士劉洋說。

「我之前一般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10點回,減去吃飯時間,實驗室差不多待12小時,周末也比較少出門,基本實驗室待兩天,典型的勤奮型科研狗。這樣每周工作時間接近80小時,看上去比互聯網公司還可怕。」某科研所李勇說。

相比正在飽受996工作制困擾的上班族來說,目前不少博士們可以說正在經歷著「8107工作制」的工作制。

「我們博士現在不是996工作制,是「8107工作制」,早8點上班,晚10點下班,一周工作7天天天泡在實驗室。」博士生葉小軍說。

「我現在也是「8107工作制」,研究生畢業在一家企業工作8年後,我再次進入了校園,攻讀新聞傳播學博士。現在早8點上課,晚10點才學習完,周末還要聽講座、讀書自習,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但為了理想一切都值得。」博士生馬軍說。

「我現在也是「8107工作制」,在大學從教8年,發現自己僅有的碩士研究生學歷對晉陞職稱、申請課題都有影響,就打算在讀博,去年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現在單位上的事顧不上,收入減了很多,孩子也經常見不著,家裡大小的事情只能由愛人一人承擔,確實也挺難。為了能順利完成學業,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上課、看書、寫論文,沒人能夠平衡各方,每個人都在犧牲。」博士生曹國東說。

這讓我想起,電影《天氣預報員》的一句台詞。

成年人的生活里,沒有「容易」二字。

成年人誰不是一邊歷經磨難,一邊拚命努力。

不管你是在高級寫字樓里發號施令的老闆高管,還是在平凡的企業里認真工作的普通上班族,或是為了夢想千里迢迢來到北上廣,蝸居在某個城中村的青年,為理想為夢想奮鬥的人,大家都不容易。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但願所有懷揣夢想、奮勇拼搏的人都能夠被世界溫柔以待。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在職研微廳,關注微信公眾號免費諮詢國內在職博士、國外留學博士、碩士等報考事宜。


我僅說一個,996讓很多人(尤其白領階層)在本該購物消費的年紀,沒有了購物、消費的時間,如果這成為一種常態,無疑讓中國經濟三家馬車之一的國民消費再次雪上加霜。

互聯網公司的產品與平台本就依託於大量的用戶長期且時間充足的使用和消費,而在網路平台上擁有大量消費力的也正是這群現在被要求執行996工作制的人。

鼓吹996的根本目的是讓996成為一種合理合法的常態,屆時根本沒有所謂的高工資,而是讓你們拿著965的工資做996的工作。看不懂這一點的是蠢,看得懂又甘願做奴隸,還不願別人站起來的是壞。不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想阻止別人維護的是又蠢又壞!還有一個詞叫:自我剝削。

短期看是卧薪嘗膽,長期看是殺雞取卵。


就是想少花錢讓人多幹活唄


我支持選擇996的人。

我支持選擇不加班的人。

我堅決反對不讓我選擇的人。

996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無法選擇。

比如公司有一新項目,24連軸轉抓緊干,沒問題。

但平時沒什麼事的時候,我想擁有選擇不加班的權利。

對了,加班費給結一下唄~雖然夢裡才有這樣的好事。

最後,呸~誰tm你兄弟。


我覺得是否願意996要分具體情況。

一個年輕人,不是富二代,也不是拆遷戶,未來全要靠自己的雙手打拚,996拼幾年高工資也無妨。

說起來,能夠996的工作明顯就是吃青春飯的行業,趁著自己年輕,身體健康,又沒有家庭牽絆,工資高又能攢經驗,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

可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下降,再996的拼,首先身體就吃不消。

再加上年齡大了還伴隨著結婚生子,等有了家庭,孩子要教育,父母年事已高生病什麼的也要陪伴,有了家庭的責任和負擔,就不僅是錢就能解決的問題了,人畢竟還是要有情感需求要有生活空間的,這時候的996顯然就不現實了。

996嘛,我在年輕沒負擔時可以接受,但如今上有老下有小,這種996的工作是不會考慮的。

所以年輕的時候也要趁早為老了的時候打算,不被消費主義洗腦,才能在各個年齡從容不迫呀。


「996」是指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一個星期工作六天的工作制度。這一制度一出來便引起的網友的廣泛熱議,有人說這這種制度不夠人性化,加班文化不值得提倡;有人說,公司推行這一制度也有他的道理,現在中國處在轉型期,經濟下行壓力大;還有人說,只要支付相應的加班費,996又何妨?有網友甚至還「提出」了007制度,指的是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時,一個星期無休的工作制度…當然007是對996的一種調侃。

在人工智慧化的時代,信息精準推送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信息繭房效應也越來越明顯,人活在被互聯網包圍的世界中,機器越來越像人,人也越來越像機器。當個人的閑暇時間被工作擠壓,沒有更多時間去思考和感受生活,「無意義」的事情不被提倡,那麼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不禁想起奧斯卡.王爾德說過的一句話;「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謀生的大多數人的常態,活著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現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太大了,高房價逼著年輕人用生命去工作,詩意的生活離人們越來越遠。時常看到新聞爆出富士康工廠工人跳樓自殺的新聞,華為高管因經常熬夜加班猝死的新聞...每次看到這類新聞,內心都很複雜。人到底是為什麼而活?在社會這部巨大的運行機器面前,人就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從小被放在「溫室」里培育,十幾年後獲得一張文憑,接著用這塊敲門磚打開工作的大門,接著被固定在一個地方,走著別人走過的路,做著被人累積成熟的事情,在自己的安全區里,就這麼過去。

大眾抵制996折射出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新變化,時代在進步,人們的思想意識也在進步,由於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自我發展意識和法律意識已經覺醒。無論是在道德上還是法律上,超長加班,侵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是不被認可的。


違法


資本來到世間,每一個毛孔都帶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謝邀

這就是21世紀的資本家為維護自身既得利益而變態提出的無恥工作制度

別問為什麼

當你看到法律都不是關鍵的事兒了的時候

再有什麼出格的事情都可以理解了


朝九晚五是夢想


「我們」高速發展的必然現象

「我們」生活所迫的必然產物

補充回答:

建議看看新的日劇《我,到點下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