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e媽解說日本景點|日本全國通譯案內士深挖景點背後故事

樑思成先生曾經說過,“對中國唐代建築的研究來說,沒有比唐招提寺金堂更好的借鑑了。”雖不研究建築,但建築恰恰是參觀日本古都不可割捨的部分。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唐招提寺位於奈良市西京五條。平城京時代這裏曾是繁華地段,歷經千年歲月流轉,如今的唐招提寺一帶卻是一片田園風光。水田、菜地在眼前延伸,橙色的柿子、青綠的桔子就在身邊招手。一路上沒有追趕討要鹿煎餅的小鹿,沒有人聲鼎沸,卻有參拜寺廟應有的肅穆意境。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南門匾額

從南門進入唐招提寺。硃紅色大門上懸掛木製匾額,“唐招提寺”四字是日本孝謙女皇模仿王羲之,王獻之的字體所書。

「招提」源自梵文,有四方之意。北朝魏太武帝於424年修建伽藍名爲招提,此後招提成爲寺院別稱。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金堂

穿過南門,迎面就是樑思成先生筆下的金堂。據「招提寺建立緣起」介紹,金堂爲隨同鑑真來到日本的如寶所建。金堂建於奈良時代,距今已有一千兩百多年曆史,是日本現存最大的天平時期建築。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金堂側面

這是一幢單檐廡殿頂建築,正面七間,側面四間,坐落在約一米高的石臺基上。當初,在南門和金堂之間有中門,中門兩側有迴廊連接金堂。今日雖不見中門和迴廊蹤影,但佇立於金堂前直徑達六十釐米左右的木柱愈加顯得空曠久遠。屋脊兩端裝飾巨大的唐式鴟尾,據說西側鴟尾曾俯瞰奈良一千兩百多年。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金堂立柱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金堂內供奉三米高的主佛盧舍那佛坐像,雙重圓形光背上有千體化佛。主佛左側是日本國內最大最古老的千手觀音立像。千手觀音像高五米多,爲木心乾漆造法,有大手四十二隻,小手九百一十一隻。主佛右側是三米三藥師如來立像,豐滿的眼脣部體現平安時期雕刻特點。主佛的前方設置威武的四天王像。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講堂

金堂北面是正面九間,側面四間,單檐歇山頂講堂。唐招提寺創建初期,朝廷將東朝集殿遷移到寺內,增加門窗後做爲佛堂使用。平城宮早已片瓦無存,講堂卻成爲唯一留存下來的平城宮宮殿建築。

講堂內供奉主佛彌勒如來坐像,左右兩邊分別設置增長天王像和持國天王立像,從精雕細刻的裝飾可以看出雕像出自唐朝工匠之手。講堂內還有兩個論議臺立於兩側,是當年鑑真師徒讀經和講經的地方。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戒壇

在金堂西邊有三段石基建成的戒壇。石基上方的建築毀於火災,取而代之的是1978年建造的模仿印度聖地的古塔。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鐘樓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鼓樓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心形團扇

鐘樓和鼓樓位於金堂和講堂之間。鼓樓是寺內唯一的多層建築,兩層樓皆有平臺環繞。1240年鼓樓建成後安放了鑑真的三千佛舍利,因此也被稱爲舍利殿。

每年5月19號唐招提寺內舉行「撒團扇」活動,善男信女們聚在鼓樓前期待能得到手工製作的心形團扇。運氣好的,還能得到名家親筆插畫的團扇。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東室和禮堂連爲一體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經藏和寶藏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鼓樓東邊是禮堂和東室,鐘樓西僅剩西室和食堂遺址,這些都是唐招提寺做爲學問寺實行全寄宿制的歷史見證。禮堂東邊是兩座可防潮的校倉式建築,分別爲經藏和寶藏。其中的經藏是唐招提寺建立前新田部親王宅邸遺存建築,也是目前日本國內現存最古老的校倉。經藏內收藏着1200多年前鑑真帶到日本的經書。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沿寶藏左側石板路前行,會看到滄海池。順着石階往北走,可以看到正在維修中的御影堂。堂內供奉兩尺七寸鑑真坐像。坐像面向西方,雙手合十,結跏跌坐,面帶微笑,表現鑑真圓寂時的姿態。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開山堂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開山堂

御影堂內的鑑真像每年只開放三天供遊客參拜。爲了讓遊客們隨時都能參拜,2013年起在開山堂內設置了高度仿製奈良樣式的鑑真坐像。

站在團目微笑的鑑真坐像前,想象鑑真六次東渡日本的艱辛歷程不禁感慨萬千。

佛教於538年(另一說爲552年)傳到日本,在鑑真到達日本之前的兩百多年間,日本國內並沒有正式的僧侶。因爲日本國內沒有擁有佛教授戒資格的高僧。當時日本出家沒有嚴格要求,許多人爲逃避賦稅和兵役而選擇成爲私度僧。

佛教能夠安定民心鞏固統治,但是私度僧太多卻影響賦稅和兵役。日本希望能夠向唐朝學習佛法,引進正式的授戒制度。由高僧主持儀式,通過考試的人才能獲得進入佛門資格,避免個人隨時“宣誓成佛”。

公元733年日本僧人榮睿和普照受聖武天皇之託隨遣唐使進入中國,輾轉各地寺廟學習佛法的同時希望能夠找到傳戒師赴日傳授佛法。

十年後兩人到達揚州大明寺聽完鑑真講律學後,懇請已經爲4萬弟子授戒過的鑑真東渡日本。從743年出發到754年2月進入奈良平城京,鑑真一行經歷了前後長達十二年的六次渡航。榮睿在第五次渡航時病故,鑑真雙目失明。

鑑真被日本天皇授予佛教最高職位「大僧都」,爲日本佛教界帶來大乘佛教最正式的具足戒標準「三師七證」,在日本開啓正式的戒律制度,成爲日本律宗開山鼻祖。

759年鑑真獲贈新田部親王舊宅邸,開始修建私人寺廟唐招提寺,進一步普及律學。

博學多聞的鑑真不僅對日本佛教界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對日本醫學、雕刻、繪畫、甚至飲食文化的發展都有深遠影響。

據說鑑真在航海過程中將味噌作爲糧食儲備帶到日本。沒有鑑真帶來的味噌,味噌湯加納豆的傳統日本飲食或許又是另一番模樣。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鑑真和上御廟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今日,我們仍然可以在唐招提寺內的鑑真和上御廟緬懷爲中日交流做出巨大貢獻的鑑真。在日本佛教發展史上留名的日本高僧不在少數,但他們大多沒於荒冢。而在身後一千兩百多年還有御廟供後人朝拜的卻只有鑑真一人。靜謐的御廟中來自故鄉揚州的瓊花始終陪伴在鑑真身邊。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當日唐招提寺內外國遊客鮮少,卻不缺集體修學旅行的日本學生。對於日本學生來說,古都奈良是不可錯過的地方。我想,何止是日本學生,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奈良唐招提寺更是不可一晃而過的地方。這裏有盛唐的建築,更有中日文化交流第一人--鑑真。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走進唐招提寺,走進鑑真的世界|日本景點解說


唐招提寺內的古建築和佛像當中共有18件國寶,重要文化財也有將近200件。

到奈良就要看佛像,因爲堂內光線較暗,而且不允許拍照,所以建議大家前往唐招提寺的話最好帶個望遠鏡比較好。

相約日漂物語知識星球


日本出生並長大的小e在日漂物語知識星球陪伴大家學習「日語五十音圖」和「日語漢字」等課程,我們將陪大家渡過將近三年的日語漢字學習時間。

如果您想對孩子進行很好的日語啓蒙,如果您對日本中小學教育資訊感興趣,歡迎加入日漂物語知識星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