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闲聊,他刚买的iPhone X ,一起聊起了智能手机这些年来的变化,现在出门可谓真是只带手机就可以了。很好奇手机以后的发展会是什么样的,一块玻璃?淘汰掉相机?智能手机的极限会是怎样的呢,或者说会有哪些黑科技呢?


预测未来什么样子是个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我耍赖一下,改成预测未来不是什么样子。虽然不能直接体现未来的方向但是可以关闭一些很明显脑残的伪方向。

1,透明显示屏。这个东西脑残无比,大概是科幻界首屈一指的最扯淡设想。如果你觉得现在的手机屏幕容易反光的话,试试反光+完全透光的屏幕吧。根电影里那些装b在玻璃上用白板笔写字一样,为什么没人量产透明白班?因为没有不透明的实在好用。

2,投影屏幕。根现有的投影机一个毛病,环境太亮就没法看,除非功率大到可怕。这不是电池的问题是安全性和便利性的问题。

3,全息投影屏幕。如果你觉得以上两种显示方式不够脑残的话,把他俩加在一起如何?另外附送几乎不可能的工程挑战。

4,语音交互不会成为主要交互模式。语音会非常成熟,但是没人愿意坐在地铁上没完没了的根手机进行对话。

5,可弯曲设备不会是主流。原因很简单,可弯曲的没有硬的性能强。而且指甲就能划伤,因为可弯曲。

6,问手机能否取代相机就像问小明几年以后和哥哥同岁,答案是永远不会,因为那是他哥哥。但是几年后小明和他哥哥现在同岁,这是有可能的。从物理层面来说当前全画幅机器的画质还是有可能用手机装得下的超黑科技感测器做到的,但是工程上能否达到就不知道了。

7,VR永远不会是主流,除非有SAO2那种超级便携,而且还能全沉浸式体验。目前看来这个基本没有可能,脑神经结构太复杂太微小无法精确的从外部精准的刺激。

8,个人AR设备(眼镜类型)可以用来代替上述脑残的各种炫酷科幻显示设备。AR叠加的虚拟屏幕不受亮度,透光,反光等问题的限制。

9,预测未来最大的一个坑就是只知道注重炫酷,不想实用性,而没有产品会仅仅因为炫酷就热卖的。智能手机消失我觉得短时间内不可能,因为智能手机可以立刻拿出来给别人看,这个过程无需任何科技成分,不会翻车。而纯AR之类的就需要对方也有AR设备,并且有互通的通信规范。不说别的,你给朋友看图的时候是直接手机递过去还是通过某种方式传文件?明明有可靠好用的方式没有正常人会去追求无谓的炫酷高科技。另外智能手机体积大,性能强,带在身上可以作为其他穿戴设备的伺服器,非常合乎逻辑。

10,弯曲手机。我就问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弯的书?是因为做不到吗?不,是因为平的比较省空间。当然一些特殊设备比如手环可以是弯的,甚至是柔性可弯折。我只是说最主流最基本的设备(智能手机)将继续是硬的直板式。

见过灵魂摆渡里的赵吏用的iPhone9吗?

乔布斯似乎与赵吏达成了某种协约。笑cry


1、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人的一个器官,通过这个器官,他可以打电话,可以交流,可以上网,可以作为导航工具....等等,它就是一个人类新器官,与世界产生关系的一个器官。

2、作为一起器官,它一直进化的,从最早的智能机,到现在的iPhone X,包括锤子在追求的各种各样的设计。其实,他无非往两种方向来进化。

3、一种是外形,外形的设计,是根据当前整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材料的突破来定的,当然也跟每个时代的审美有关系。但很明显的一个方向是,会变得越来越小,这个小并不是说就一定要设计小,但可以小;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可能会变成可穿戴设备。先从柔软屏幕开始,然后到眼镜什么的,或者其他方式。

4、另一种是技术,技术的功能会越来越强大,比如人工智慧化,以前苹果多了一个siri,我们就很开心,现在iPhone X出来,我们觉得我靠原来还有更牛逼的,未来的手机,其实就是一个技术上大白式的助理。

5、所以按照这么发展,手机未来肯定是会消失的,消失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可穿戴的,或者说完全意义上的人体器官了,因为,甚至会植入到每个人的手中。这并不是天方夜谭,现在已经有相关的技术,但只是时间的问题。


记得上次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还是个直男。

而现在我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

一、概念手机

咱们先来看一下各种企业宣传中未来的手机都是什么样的

此图来自视频:玻璃的一天(康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6634/?from=searchseid=16015257997646940466

二、目前的方向

从目前发布的几台智能手机当中可以看出

  • iPhone XA11 Bonic处理器
  • Google pixel 2 Pixel Visual Core
  • 华为mate 10AI晶元麒麟970
  • 等等……

这几点明显的可以看出

多家厂商对于未来手机的发展主要在AI

我们知道

在2007,apple发布了第一代的iPhone,给智能手机行业带来的意义是,可以让用户在一块屏幕上完成更多的操作更加聚焦于屏幕里的内容

手机发展到现在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个通讯工具,在非智能机的时候,它已经代替了部分非专业的「mp3」、「mp4」、「拍照摄影」的工作

而现在,它扮演了更多的角色

  • 它从你的生活习惯中学到到如何更好的帮助到你
  • 它会提醒你什么时候休息
  • 它会到点帮你关闭你的卧室灯
  • 它会在你早起的时候帮你查看今天的天气情况
  • 它会在你下班的时候帮你查看回家的路况,挑选路线
  • 等等……

这些都是AI高度集成化之后的结果

手机会像你的朋友一样,实时与你建立沟通联系,给你建议,帮你生活

所以,我们再看另一方面

2013年,moto x在手机上使用了"ok,google now"作为手机唤醒指令

随后

apple使用「hi,siri」作为iPhone上的手机唤醒指令

google使用「ok,google」作为pure android上的手机唤醒指令

微软使用「hey,cortana」作为windows设备的唤醒指令

三星使用「hi,bixby」作为三星手机唤醒指令

此处可以看出多家厂商对于未来手机的发展也比较侧重于语音互动操作这一新兴的交互方式

可能相对于你的朋友,与手机相比最大的区别大概在于以下几点了吧

1、内容:朋友是本地;手机是云端

2、交流方式:朋友语音回馈、或者各种体位展示;而手机是屏幕显示、未来会通过AI加强语音回馈效率

3、专注方式:朋友会对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反应,体感、声纹、面部;而手机目前对主人的识别方式在于指纹、体感、声纹、面部、蓝牙、虹膜、NFC

所以,手机在未来的发展中:

除去常规的硬体升级

  • 独立的DAC(负责音质)
  • 双镜头(负责拍照)
  • 全面屏、oled(屏幕显示)
  • 等等

能够在手机中真正起到未来型驱动的

只有在于AI的加强,与类似人类的交互方式

三、AI化的智能手机

在方面的硬体短板都补齐之后

  • 电池(强续航、柔性、透明)
  • 晶元(强运算、透明)
  • 感测器、传输晶元(透明、高性能)

软体方面

AI(通过学惯用户的生活习惯,可直接对用户做出反馈)

Google的now on tap功能,当你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可能你最想做了是了解此处的地图,其次是找便利店、洗手间、饭店、加油站

那当你打开手机,手机就直接通过大数据猜测到你想要干嘛,并给出相关的答案

如电视剧《魔幻手机》当中,傻妞如同一个人一样可以对你心中所想作出回应

四、无手机化(观《超体》有感,手机无处不在)

这点是我们自己的想像

回头看看手机行业的发展

手机作为一个便携的通讯工具而面世

打电话、发简讯

后来变成了一台「全能设备

听音乐、看视频、打游戏

从而渐渐忽略了通话功能简讯功能

现在,变成了一个智能设备

学习你的习惯做出对应的回馈

以后可能也会慢慢抛离「全能设备」的一些功能

没有屏幕不可以打游戏看视频

晶元植入到体内或者放在口袋

手表来临时作为一个通知显示装置

语音或者体感作为交互方式

我们走在路上,就可以通过体感、或者语音

来告诉手机,我们想干什么要干什么

手机直接给我们回答


如果您认同我们的观点,请点个赞再走,或者在评论下方留言

对手机、数码、科技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关注

我们微勃、攻肿号:metour科技


虚拟现实化,现实虚拟化。

谢谢有人赞我。

无论VR或者AR,都是让人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虚拟世界变得越来越现实化。现在虚拟现实化的东西还是很碎片的,部分的,但是未来的方向应该是整体的现实,让五感都有更加现实化的体验,虚拟的方向。

现实的虚拟化,移动支付,手机当做公交卡,实际上方向是相同的。我们对现实的影响和掌控是由虚拟间接的影响和掌控的,我们与现实的交互开始离不开虚拟世界的中介,这个进程会越来越快,程度也会越来越深。

手机的方向就是如上,现在手机是我们接入虚拟世界的一个重要节点,手机有著其他设备所不具有的优势。手机作为现实存在的事物也为我们呈现著虚拟世界。我们通过手机所呈现的虚拟世界去影响掌控现实,而手机呈现方式将给我们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

赶的,毕竟快期末了。逻辑不是很清,有些用词也不是很准确。大家海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