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經常有這樣的疑惑:明明是法國產的葡萄酒爲何只賣幾十元甚至十幾元?號稱原瓶裝的“進口葡萄酒”爲何牌子卻沒聽過?


連日來,半島記者調查採訪發現,進口葡萄酒市場的繁榮和混亂相伴相生——假冒僞劣、以次充好、價格虛高、價格混亂、過度包裝、大桶進口灌裝冒充原瓶進口等亂象層出不窮


青島某超市內,進口高端葡萄酒打折促銷。


市場

激烈競爭下高端市場漸萎縮


青島進口葡萄酒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市場總體規模在不斷擴大,整體結構也在發生着變化。


採訪中,不少業內人士坦言,進口葡萄酒最初進入青島市場時定位比較高端,但近兩年高端葡萄酒市場日漸萎縮,進口葡萄酒開始向大衆消費轉移,百元左右就能買到品質不錯的進口葡萄酒


青島作爲葡萄酒行業發展的前沿城市,備受業界關注。青島消費者從高端到大衆,對進口葡萄酒的接受程度在全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系列數據驗證了這個說法,據青島海關統計,青島地區口岸進口葡萄酒量近年來雖有小幅波動,但整體增長勢頭強勁。


2014年,青島地區口岸進口葡萄酒量爲12282141升,經過短短几年,數據已經翻番:2017年全年,26373730升;2018年全年,27473049升。


青島某商場內的酒品貨架。


此外,數據還顯示,2016~2018年間,在葡萄酒進口方面,進口原產國第一位:澳大利亞,26045967升;第二位法國,18953228升;第三位智利,15562937升;第四位西班牙,8089706升;第五位意大利,7220853升。第六至第十位分別爲:葡萄牙、南非、德國、美國、保加利亞。


2018年8月,中商產業研究院公佈了一組數據:1~6月,中國葡萄酒進口量爲38.5萬噸,同比增長25.8%;進口額19.8億美元,同比增長9.3%。


該機構在此之前還曾發佈數據,2018年上半年國產葡萄酒產量爲34.1萬噸。


這意味着,進口葡萄酒的同期體量首次超過國產葡萄酒。也正因看中中國這個消費市場,不少國家都由政府組織出面,紛紛在中國推銷葡萄酒。


進口葡萄酒有產區之別,其中主要集中在舊世界產區和新世界產區之間。


資料圖片,圖文無關


據瞭解,舊世界產區主要指歐洲代表國家,主要有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新世界產區則主要指除了歐洲以外的釀造葡萄酒國家,代表國家有澳大利亞、美國、中國等。


值得注意的是,舊世界產區的葡萄酒一般趨於傳統的釀造工藝,新世界產區則以現代釀造技術爲主。


近幾年,隨着新世界產區釀酒國家的迅速崛起,澳大利亞出口葡萄酒的數量已經升爲全世界第二名。


進入春季葡萄酒促銷季,一些超市的進口葡萄酒價格低至20元

進入春季葡萄酒促銷季,一些超市的進口葡萄酒價格低至20元。


亂象

個別從業者“另闢蹊徑”


在青島,無論是大型商超還是小型便民超市,花上幾十元就能買到一瓶號稱原裝進口葡萄酒。這些葡萄酒分佈在各處,甚至佔據了主要的葡萄酒市場。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青島原先進口葡萄酒的平衡被電商打破之後,就變成了亂戰狀態


起初青島的大部分進口商因對外交流密切,引進了大量進口葡萄酒,也逐漸被本地消費者所接受,營造了較爲良好的消費市場。


但是,隨着競爭日益激烈,大而全的品牌陳列被電商平臺佔據之後,一些傳統酒商不得不“另闢蹊徑”以次充好。


所謂的“另闢蹊徑”包含在諸多方面。


在青島皇后莊園總代理商張巍看來,進口葡萄酒市場混亂的一大根源就是葡萄原漿勾兌的葡萄酒


市民在選購葡萄酒。


張巍告訴記者,青島就有部分葡萄酒加工企業或者不良代理商從國外進口葡萄原漿,進行調色勾兌,加入香精進行售賣,已經成爲嚴重的消費欺騙行爲。


“這些原漿在運輸的過程中還要承受高達100℃的高溫,本身品質上就難以保證,況且用葡萄原漿勾兌的葡萄酒更是算不上葡萄酒。”


中國酒業協會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從智利、澳大利亞、西班牙等國,合計進口159048.22千升散裝葡萄酒,進口額爲18547.84萬美元。


有分析認爲,以每瓶葡萄酒750毫升來算,如果不經勾調,這瓶酒的酒體成本僅僅約合5.7元……


“稍微對葡萄酒有點研究的應該都可以分辨出勾兌酒,現在市面上這種酒還很多,甚至有些經銷商已經用這些伎倆賺得鉢滿盆盈。”張巍說道。

資料圖片,圖文無關


分析

不懂分辨給投機商可乘之機


香港中路上的家樂福超市進口葡萄酒貨架中,記者看到標註來自法國的進口葡萄酒僅僅20元一瓶。


超市工作人員會首推這些低價酒,稱這些酒既是進口,又價格低廉,性價比非常高,送禮還上檔次。


超市酒水科周科長告訴記者,遇到節假日,折扣力度更大,週期也更長。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進口葡萄酒開始出現誇張的“價格戰”


資料圖片,圖文無關


中國酒業協會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共同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由於信息不對稱,大部分消費者並不十分了解葡萄酒的價格構成及定價方法,導致價格虛高、價格混亂、過度包裝等問題大量存在;


爲迎合一些消費者對陳釀葡萄酒的追求,虛假標註年份也成爲一些不法商家欺騙消費者的慣用手段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流通的葡萄酒當中,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情況仍然時有發生。


業內人士稱,重換標籤的套牌酒如今在市場上也並不鮮見,而電商則給了套牌酒、分裝酒新的藏身之處


一方面電子商務這種新的銷售模式擠出了進口葡萄酒的價格水分,但另一方面,也加劇了市場亂象。


對於網傳葡萄酒灌裝等問題,4月17日,記者採訪了華東葡萄酒品牌部經理畢明偉。


資料圖片,圖文無關


畢女士強調華東葡萄酒均在國內完成加工釀造,原材料部分來源自國外,並不存在灌裝等問題。


另外,華東葡萄酒釀酒所用的葡萄不僅僅限於青島,因爲特殊的緯度和地理條件,在寧夏甚至國外的澳大利亞莊園均有基地。


如何區分並且鑑別不同產地葡萄釀的葡萄酒呢?畢女士並沒有詳細說明。


4月18日,記者問到華東葡萄酒相關負責人魏總關於是否有國外原漿進口葡萄酒在國內加工生產的相關問題時,對方表示不方便透露,隨後掛掉電話。


紅酒作爲一個酒種,在西方世界大多也作爲佐餐用酒,與其他洋酒不同,高端紅酒還是依賴於手工、小型生產。


因此,紅酒的品牌衆多,國人基本無法分辨明晰。如此紛亂的背景下,想讓國人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紅酒鑑別知識顯然是不現實的。


種情況就導致了消費者在面對衆多進口紅酒時,用了最簡單的選擇辦法——價格,“在無從分辨的情況下,只能用金錢來體現價值。”而這樣的心理給了很多投機商以可乘之機。

資料圖片,圖文無關


案例

沒貼中文標籤被判十倍賠償


記者瞭解到,如果商家在進口葡萄酒時不貼中文標籤,結果會付出巨大代價。


在島城就有真實的案例,李滄一家批發超市售賣的進口葡萄酒,因爲在酒瓶上沒有貼中文標籤,最終被判十倍賠償


2018年7月1日和7月5日,韓某在青島市李滄區一家批發超市,先後兩次各購買了六瓶意大利產紅酒,共計12瓶,並通過刷卡方式向超市經營者張某支付酒款共計20160元,張某給韓某開具了增值稅發票。


之後,韓某以購酒後發現酒瓶未粘貼中文標籤,認爲該酒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之規定,屬於禁止進口的產品,以被告明知該紅酒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標準仍然向原告出售,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爲由,向法院提起訴訟。


最終李滄法院判決,第一條就是被告李滄區某批發超市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返還原告韓某貨款20160元。青島中院二審判決,在維持原審第一條的情況下,另外追加判決李滄區某批發超市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上訴人韓某支付賠償金201600元。

◆半島都市報微信(bandaobao),半島記者 郝園園 齊娟 潘立超

◆編輯:小金剛

大家都看

獨家視頻!俄方艦艇抵達青島港,中俄軍事演習開始了!(最全高清圖)

青島琴島通,請回答:卡丟了,爲什麼不退款不掛失?聽說顏值在線的人,都給小編點了“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