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2 16:54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由李嘉誠基金會出資創辦的非營利教育機構「長江商學院」,日前公布8月份中國民營企業經營狀況報告,指民企表現惡化,已達4年來最差。專家指出,在美中貿易陰影下,市場需求減少及結構性成本增加都是肇因,且企業3至5年內的經營壓力更不容樂觀。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長江商學院以企業銷售前瞻、企業利潤前瞻、企業融資環境、企業庫存前瞻等4個分指數,平均後得出「中國企業經營狀況指數」,以50分為分界點,50分以上代表改善,50以下代表惡化。8月份的4個分指數全部下滑,平均指數為49.8,與上月的55.6相比明顯下滑,且上次指數低於50已是2014年7月。

值得留意的是,在銷售和利潤等數據表現退步之際,企業的人力成本前瞻指數,卻從上月的88.8升至本月的90.0;企業總成本前瞻指數從上月86.3升至本月88.3。報告指出,在目前的情況下,「企業所面臨的成本壓力不降反增,由此可見,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不是周期性,而是結構性的」。調查樣本均為該校的校友企業,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

原中國「經濟學周報」副主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王軍濤分析,整體經濟需求減少,市場競爭者卻在增加,再加上勞動力等經營成本上升,都是民企營運惡化的原因。他補充說,在中國市場「國進民退」的機制下,民企不如國企擁有優勢,造成這兩種型態企業在營運狀況上的差距;若是國企也和民企面臨同樣困難,國家的經濟就會跟著下滑。

中國獨立經濟學者、高地智庫研究員秦偉平則指出,社會整體營運的結構性成本正在上升,主要是輸入性通膨所引起;人民幣在美中貿易紛爭陰影下不穩定,企業經營成本上漲將轉嫁給消費者,而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就會讓企業陷入困境。他坦言,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非常不好,投資者的信心也大受打擊,中企在未來3至5年內將面臨更大壓力。

  • 中國智庫「長江商學院」最新報告指出,中國民企8月份營運表現為4年來最差。(路透資料照)

    中國智庫「長江商學院」最新報告指出,中國民企8月份營運表現為4年來最差。(路透資料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