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譽世界的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

(I.M. Pei)於 5 月 16 日在曼哈頓的家中去世,享年 102 歲。

圖丨貝聿銘(來源:NYMag)

貝聿銘這一生,作品享譽世界,他曾經登上《時代》雜誌的封面,獲得多項建築大獎。在半個多世紀的職業生涯中,他主導設計了數十座建築,其最著名作品包括法國盧浮宮

的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北京香山飯店等。

而在他內心深處,依舊想要回歸故土。

在麻省理工學院與建築真正結緣

1917 年 4 月 26 日,貝聿銘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他的故鄉就在蘇州美術館往東不到兩公里的位置,就是如今被大眾所知的獅子林,這曾是貝聿銘祖輩的宅邸。

他的祖輩是傳承了 15 代之久的名門望族,貝氏家族曾靠經營葯業成為「蘇州四富」之一。而作為中國銀行行長的父親貝祖詒,曾在貝聿銘十歲的時候,被調往上海分行擔任主管工作,此後,貝聿銘也隨之搬至上海,度過生活與學習時光。

貝祖詒一直希望貝聿銘能繼承其工作,從事金融業。不過,上海外灘時髦的建築,使貝聿銘隱約對這一領域產生濃厚興趣。貝聿銘曾回憶,他親眼見證過「遠東第一樓」上海國際飯店拔地而起的過程,所以,少年的他開始萌生了想做建築師的夢想。

圖片來源:Magnum

1935 年,18 歲的貝聿銘登上了前往美國的輪船,遠離家鄉求學。在開始的時候,貝聿銘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建築學院學習。然而,僅僅過了兩周之後,他轉到麻省理工學院,專業是工程系,師從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教授。而在這裡,他度過了 5 年的大學時光。

當時,瑞士-法國建築師柯布西耶受邀,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演講,對整個建築行業進行深度講學。貝聿銘事後回憶,他說:「這是我建築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天」。這足以說明,建築事業對於貝聿銘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而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習,他認為這是一生以來最值得驕傲的一段經歷。

1940 年,貝聿銘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的學士學位,以及美國建築師協會的獎項。之後的幾年,由於二戰爆發,貝聿銘在美國空軍服役了三年。1943 年,他進入哈佛大學設計學院,成為建築大師格羅皮烏斯( Walter Gropius )的研究生,因成績優秀,未畢業就被聘為講師。1946 年,貝聿銘獲得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的碩士學位。

圖片來源:Bloomberg

貝聿銘留學過程中,一直不願紙上談兵,希望做一些實際的工作。在此期間,他不斷做出成績,融合了東西方的設計,建造為中國藝術品量身定做的上海藝術博物館。

在畢業之後,因為家庭和生活所需,貝聿銘拒絕了留校工作,選擇了進入實際的建築領域,接受紐約市房地產開發富商齊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 )給出的高薪工作 ,他們合作達 12 年之久。期間,貝聿銘為公司完成了許多商業及住宅群的設計,也做了不少社會改建計劃。

1955 年,他離開齊肯多夫的公司,並成立了自己的事務所,總部設在紐約。

對於貝聿銘來說, 1960-1980 年這段時光,是他的事業巔峰。在此期間,貝聿銘完成許多出色的作品。不管是肯尼迪圖書館,還是波士頓漢考克大廈,都是非常經典的建築,不斷提升貝聿銘的行業地位。

而後,他又參與了盧浮宮擴建項目、「桃花源」日本美秀美術館,還有 21 世紀完工的蘇州博物館、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博物館始終是他的作品主題,他認為「建築是藝術和歷史的融合」。

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1964 年,貝聿銘為母校設計了一系列設施,並為其東南角設計了總體規劃。其中最有名、最獨特的設計,就是其校園中的 21 層高的綠樓,通過混凝土結構設計,建造出美國校園裡唯一的高層教育建築。

圖丨綠樓(來源:Flickr用戶Joey Rozier)

除此以外,貝聿銘還在母校設計建造了許許多多的百年建築,包括德雷福斯大廈(1970 年)、蘭道大廈(1976 年)和威斯納大廈(1985 年)等。在他漫長的職業生涯中,結合了更多的實用主義,使用大膽、自信的建築設計形式,成功完成了多個百年建築。

20 世紀 80 年代,有著許多出色作品的貝聿銘,逐漸被建築圈所認可。於 1983 年被授予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審團對貝聿銘大師的評價是:「他創造了本世紀最美麗的內部空間和外部造型。」

在 1979 年,貝聿銘獲得了美國建築師學會金獎,2010 年,皇家英國建築師協會將皇家金牌頒給了貝聿銘。

創新的靈魂

貝聿銘是一位敢於大膽創新的建築天才,在其建築設計生涯中,創新的意識貫穿始終。

在執業初期,貝聿銘的作品主要採用混凝土結構,不以玻璃為主要建材。

圖丨漢考克大廈(來源:Traveleye)

1968 年,貝聿銘參與設計了美國波士頓的漢考克大廈(John Hancock Tower)。該大廈位於波士頓歷史核心區,毗鄰聖三一教堂,貝聿銘採用了極簡主義的玻璃幕牆設計,這樣既不影響教堂的景觀和採光,而且在天氣晴朗的日子,大樓與藍天白雲融為一體,樓體同時清晰映照出一旁的教堂。大廈與教堂相得益彰。

然而,由於當時玻璃幕牆技術不夠成熟,漢考克大廈建成初期,曾出現過玻璃脫落的事故。

業主後來將玻璃製造商和貝聿銘事務所告上了法庭,指責他們提供了質量差的材料和不專業的服務。玻璃製造商反訴業主誣陷,並控告貝聿銘事務所使用不良材料。貝聿銘則反訴了玻璃製造商。各方爭持不下,直至1981年終於達成和解,三方都對和解內容保密。

大多數人經歷過這樣的麻煩,都會留下陰影。但貝聿銘顯然沒有因此失去使用玻璃材料的勇氣。

1984 年,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親自委託貝聿銘,承擔盧浮宮的擴建工程。貝聿銘大膽地設計了金字塔方案,大量使用玻璃材料。

然而,設計方案一經公布,便引發軒然大波。很多人質疑,玻璃的設計會破壞這座數百年歷史的古建築風格。

但貝聿銘堅持認為,玻璃金字塔會為這座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提供一個擁有歷史價值和比喻意義的象徵性入口,將現代與古代連接起來。

1989 年,玻璃金字塔最終建成,塔高21米,底寬34米,四個側面由673塊菱形玻璃拼組而成。

當人們進入金字塔後,會驚喜地發現,透過玻璃可以看到古典主義的老盧浮宮牆面和巴黎隨日光變幻的美麗天空,地下展廳也因日光而更加明亮。

貝聿銘曾說,「如果有一件事我知道我沒有做錯,那就是盧浮宮。」

圖丨香港中銀大廈(來源:DeviantArt)

香港中銀大廈是貝聿銘的另一件著名作品。1982年,中國銀行在香港籌建總部大廈,邀請貝聿銘設計。由於父親貝祖貽便是中國銀行的創始人之一,這座建築的設計對於貝聿銘來說意義非凡。

中銀大廈的設計難度很高。中銀大廈位於香港核心商業地帶中環,樓高加上當地颱風季節強勁的風力,使得建築物的結構系統需要特別的設計。

在傳統的高層建築中,大廈重量隨樓層的增加而增加,樓層越高,立柱越粗。為防止大樓側面發生搖擺,建築師會給支撐建築物重量的長方形框架綁上橫向拉條,起到穩定作用。

由於香港經常受颱風襲擊,中銀大廈橫向拉條的標準是紐約的兩倍。貝聿銘的勇氣在於,面臨這種額外的負擔和預算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仍然通過創新的設計,一一化解了困難。

此外,貝聿銘還曾回憶,由於香港人篤信風水,他為中銀大廈設計的尖角亦備受指責,甚至有說法稱,這會帶來厄運。

不過八年後,高聳入雲的中銀大廈最終落成,成為香港當時的第一高樓,正顯示了貝聿銘結合美學和結構創新。

在獲知貝聿銘辭世的消息後,香港建築師學會前會長陳沐文表示,貝聿銘具獨特風格,即使是商業建築,都會將藝術帶入設計,所以其作品有很強的藝術欣賞價值。貝聿銘的設計多用幾何造型,非常簡潔有力。

陳沐文特別提到中銀大廈的設計融合中國元素,包括竹「節節向上」的理念;大廈地面採取蘇州園林景色,以現代化手法演繹,非常創新,貝聿銘對園林細節的處理一絲不苟。

「異鄉人」貝聿銘的終年領悟

在接受普利茲克獎的時候,貝聿銘說,建築師整個職業最重要的是,「尋找那種特殊的品質,這是該地方的精神,因為沒有建築物可以獨自存在」。

所以,貝聿銘在建築設計中,可以體現出孤獨、特殊、特立獨行的一面。

《貝聿銘傳》中記載,耶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羅伯特·斯特恩對貝聿銘表示過很詫異,「他從來不是很熱情。對於任何有爭議的觀點他從來不表態。貝聿銘給人的感覺是,他總是坐在那裡盤算下一步該做什麼。」

雖然工作讓貝聿銘在各大洲之間穿梭,但 「異鄉人」,仍然是他的痛,也是貝聿銘身上最重要的標籤,這是他終年回歸故土的主要原因。在 1974 年,讓他回到了故鄉,而在 1978 年受邀來京時,對北京城市發展和規劃提出各種建議,如今在故土,都有他的一份力量。

《貝聿銘全集》作者卡特·懷斯曼曾這樣評價這一階段的貝聿銘:「年逾九十的貝聿銘,證明了一個人也許可以實現年輕時的夢想,而仍保有割捨不斷的根。」

圖片來源:Dezeen

貝聿銘以他優雅而堅定的氣氛,終其一生,在其建築中的現代主義設計,即乾淨,保守,銳利,毫無保留展現出來,對整個建築行業,做出巨大的貢獻。

逝世前,貝聿銘曾再次回到中國。蘇州博物館作為他的封山之作,他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建築智慧結合東方的傳統美學,以及對家鄉的情感全部融匯在這座建築里,而這也是他對故鄉的最後一份留念。

圖丨蘇州博物館新館(來源:Architectsjournal)

貝聿銘一生,一直對於麻省理工學院充滿著感激,多次為母校設計各種建築;他對於故土充滿熱忱,為國人所瞻仰,這些都是他對於情感的投入,也是他對故土做出的最大貢獻。

貝聿銘老了,和百年建築一樣,他留下的,除了建築,還有異鄉人回到故土的情感。

他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如此多的經典建築作品,欣賞它們,也許是我們對他最好的懷念!

參考:

https://www.nytimes.com/2019/05/16/obituaries/im-pei-dead.html?

www.nytimes.com

https://www.wsj.com/articles/i-m-pei-architect-who-reconceived-skylines-and-created-icons-dies-at-102-11558044669?

www.wsj.com

http://nymag.com/intelligencer/2019/05/a-portrait-of-i-m-pei-at-nearly-100.html?

nymag.com

《貝聿銘傳》—— 2008 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