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江豚已在地球上生存了2500萬年

  是國內唯一的江豚淡水

  更是目前長江中唯一的鯨類動物

  南京是

  全國唯一

  可以在城市中心看到野生長江江豚的城市

  今天,就來說說江豚與南京的故事

  江豚在吐水

  爲了給江豚讓路

  最近,錦文路過江通道方案改了

  錦文路過江通道是南京公路三環西南方向的過江通道,連接着江寧濱江開發區和江北新區橋林新城,其規劃線位就位於江豚保護區核心區的邊緣。

  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西起江寧區新生洲,與安徽省馬鞍山市相鄰,東至南京長江大橋,規劃總面積86.92平方公里。新濟洲水域是南京長江江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錦文路過江通道的選址地就在此附近。

  在方案研究初期,南京市就考慮要儘可能少在江中設立橋墩,選擇了“三塔懸索橋”方案,在江中僅設一處橋塔。

  爲了把對江豚的影響降到最低,方案調整了:把新橋樑線位從江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邊緣遷移到保護區的緩衝區,並取消了江中橋塔,將原有的三塔懸索橋改爲雙塔懸索橋。修改後,兩座橋塔分別位於新濟洲和子匯洲上,完全避開江豚保護區,主跨跨徑將達到2079米。

  之後,錦文路過江通道還要進行橋樑和隧道方案的比選。目前世界最大跨徑的懸索橋爲日本明石海峽大橋,跨徑1991米。一旦選擇橋樑方案,錦文路過江通道將成爲世界最大跨徑懸索橋。

  跨徑越大,投資越大

  穩定性、抗風性等技術要求也會相應增加

  爲了保護比大熊貓還要珍貴的江豚

  一切都值得

  接下來,南京還將邀請權威機構,開展長江南京段過江通道水下噪聲特性及其對江豚的影響研究。

  這不是南京第一次聽取江豚意見

  早在2014年長江五橋開工建設前,南京就首次對江豚保護區進行了影響論證。

  江豚在吃小魚

  長江五橋位於江豚保護區的核心區,目前橋墩正在施工,主要採用驅豚器對周圍水域江豚進行驅趕,避免誤傷。同時,設專人對施工環保情況進行監測。五橋開通後,橋面還設有徑流系統,使得雨水和污水不下江,保護江豚的生存環境。

  去年,南京完成了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工程對江豚保護區生態影響論證專題研究,還進行了專家評審,這個研究也將爲今後其他通道的建設提供依據。

  南京與長江江豚的淵源

  很多老南京人都有在長江看到過“江豬”的記憶。以前多呢,一羣一羣的。

  六朝時期,郭璞(玄武湖公園有其衣冠冢)在《江賦》中寫道“魚則江豚海狶,叔鮪王鱣”——這是“江豚”一詞最早出現的文獻。

  在南京博物院,展出着一個“江豚形陶壺”,1960年在吳江出土,新石器時代的文物。

  去年4月,國際著名的nature子刊《自然-通訊》發表了一項由南京師範大學聯合多個國內外研究機構完成的研究報告。研究表明,原來一直被認爲是窄脊江豚一個亞種的長江江豚,其實是一個獨立的物種。

  長江裏的“微笑精靈”有多珍貴

  長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亞種,已在地球上生存2500萬年,在“長江女神”白鰭豚被宣告功能性滅絕之後,江豚成爲了長江中唯一的鯨類動物。

  江豚母子

  4—5月爲長江江豚產仔高峯期,每胎一仔。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小江豚寶寶基本要江豚媽媽撫育三年,手把手就教導生存技能,才能獨立存活。

  劉方 繪圖

  由於長江流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沿岸大量自然溼地的消失導致魚類生存空間萎縮;加上捕漁業捕撈強度過大,導致長江漁業資源匱乏,江豚食物不足。

  此外,水質污染、繁忙的航運交通、違法捕撈等也威脅着江豚的生存。

  電魚對長江水生資源的傷害可以說是毀滅性的。

  從2003年開始,每年3月1日到6月30日被設定爲長江干線流域的禁漁期。在此期間,所有的捕撈行爲都將涉嫌犯罪。

  長江江豚需要我們共同的保護

  爲更好保護長江江豚和長江流域生態環境,2014年1月,南京市政府提出對江豚實施保護;當年9月,江蘇省政府批准設立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

  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三橋下觀測點,江豚近距離擊水畫面

  2014年以來,南京市拆除搬遷了長江三橋至二橋段所有生產性碼頭,並投放苗種超過3億尾,增加江豚的食物來源。同時,實現保護區三橋以下江段徹底禁漁,保護區水域生態得到有效修復,南京長江段棲息的江豚數量逐漸上升。根據2018年的統計,保護區內江豚出沒1950頭次。

  張瑜 繪

  長江是南京的生命河、母親河

  南京與長江,相依更相生

  跨江而踞、擁江而興的南京

  是長江經濟帶上一個獨特的標誌性城市

  保護生物多樣性

  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保護人類和世界未來生存與發展的可能

  在複雜的生物鏈和生態環境中

  微小如昆蟲、平凡如水鳥

  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受保護的意義

  素材來源 | 南京發佈 南京日報、直播南京、南京長江江豚保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