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F6634.JPG  

去桃园看鸭之前已听过许多批评的声音,一直想著小鸭头上的三条线,心里也有点担心好玩的程度不如预期。从范姜祖厝走到小鸭池塘的长长路上,看到了许多在田间迎接的稻草人,有叶问招式,有嬉皮风,海绵宝宝风,听路边的阿姨说都是逢甲的学生几天前来扎的,由于这逗趣的景象也让我们边拍边忘了路途的遥远。途中还遇见卖叭噗的老伯,他的叭噗花生、酸梅、百香果、芋头混合口味满满一碗挖了五球才卖十元,便宜到让我们砸舌,也显见这跟大都会的不同,这里是乡间,是耕田灌溉需要埤塘的乡下,而这也是此次地景节三大主角小鸭、点点、莲花这些国外艺术品集结起来共同展出的原因。

DSCF6570.JPG  DSCF6522.JPG  

排进封锁线外长长的人龙,小鸭皱皱的身驱映入眼帘之后大家都疯狂的拍照,人潮拥挤、风势强大让人心情有点火大。愈靠近鸭身脚步愈慢,也愈发现牠有点皱皱、脏脏的,跟高雄的鸭鸭的确有差别。不过就当我放弃拍照,卡位到鸭鸭的正前方,牠那随风摆动的俏皮身躯,还有扁嘴砸嘴的可爱表情正对著我时,我整个定住了,愣了几秒被震撼到,眼前的鸭鸭有一股神秘的光圈(应该是正午的阳光打在牠身上),有如天使般的鸭鸭罩住我的视线,那一刻我真的相信World Peace了。桃园的鸭虽然没有高雄大只,皮绷的也没有很紧,四周的风景也没有搭配的建筑物,但就是因为这样,埤塘中的唯一一只鸭,唯一一个焦点,整场的spotlight都打在牠身上,大家都朝著牠尖叫,而我站在堤岸上,稍微一疯狂就可穿越封锁线抱住鸭鸭的距离,我忽然可以理解鸭为什么要放在这里了,因为埤塘就是鸭的生活圈,也是农人的生活圈,这亲密的连系让一切没有距离。

DSCF6632.JPG  

场景换到草间弥生的点点也是一样,名为「生命的足迹」的点点艺术品,大家都在猜到底是什么,我不愿解读为福寿螺,宁愿相信是瓢虫,因为瓢虫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好朋友,可以吃掉农作上的害虫,这才是正向的「生命的足迹」。当我看到飘浮在水中的瓢虫时,心情的兴奋其实大过鸭子(鸭子人太多了),夕阳西下一堆飘浮在埤塘中的桃红黑色点点瓢虫,左摆右动,好像在水底吃著东西窸窸窣窣,无忧无虑,也让我感受到农村生活的闲适。

DSCF6767.JPG  DSCF6788.JPG  

最后一站赶到的点是崔正化的「会呼吸的花」,公路旁的莲花池已过了盛开的季节,这一大朵莲花隔著马路开在对岸的埤塘内,巨大的花瓣像触手,被风吹得倒来倒去,难得立挺,反而更可体会到莲花盛开的过程,以及动态的莲与农业与生活的相关。

DSCF6815.JPG DSCF6817.JPG  

仔细想想,风和水立了大功,让原本静态的装置艺术品,伴著风势与水波流动呈现一种更生活化,更生意盎然的环境氛围。借由国外大师作品,搭配台湾人文环境,突显主角和主题,不用高楼大厦及灯光当布景,农家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来这一趟我发现了新屋的美丽,下次埤塘里或许什么都没有,天空依旧电线林立,但我还可以去范姜祖厝暂歇,看古屋的建筑体会历史的美好风情,遥望天空飞过的一辆辆飞机,发思古与现在交会之幽情。还有时间就去看白沙岬灯塔,到永安渔港欣赏港口日落。或许没有地方是一无所有,每个地方都有点什么,好不好玩在于有没有去发现而已。

DSCF670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