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代謝綜合徵?

代謝綜合徵擁有很多方面的特徵,包括:

· 高密度脂蛋白(HDL)膽固醇較低

· 甘油三酸酯較高

· 腰圍尺寸較大(表明您的器官四周存在大量危害健康的內臟脂肪)

· 高血壓

· 高血糖和/或胰島素耐受性

如果您出現了以上三種或更多的癥狀,即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您已經患有代謝功能障礙,這又為多種慢性疾病埋下了隱患,包括II 型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痛風、癌症、老年癡呆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等等。一些令人信服的證據也表明,較低的維生素 D 水平在這些風險因素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維生素D 水平較低,可能導致您患代謝綜合徵及相關疾病的風險增加

在參與這項專題研究的463 名女性中,近 33% 的女性處於維生素 D 不足的狀態,具體表現為維生素 D 含量在每毫升 20 至 29 毫微克(ng/mL)之間;另有超過 35% 的女性處於缺乏維生素 D 的狀態,也就是血液維生素 D 水平低於20 ng/mL。僅有 32% 的女性維生素 D 水平處於「充足」狀態,達到了30 ng/mL 或以上。

我之所以為「充足」這個詞加了引號,是因為大量可靠的研究表明,40 ng/mL 是維生素D 含量充足的最低標準,而有益於保持最佳健康和預防疾病的最佳水平實際在 60 – 80 ng/mL 之間。

在缺乏維生素D 或維生素 D 水平不足的人中,又有 58% 的人面臨被確診為代謝綜合徵的風險因素。這項研究採用的代謝綜合徵的參數,包括腰圍尺寸大於 88 釐米、血壓高於 130/85 mmHg、空腹血糖水平高於 100 毫克/分升(mg/dL)、甘油三酸酯高於 150 mg/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於50 mg/dL。若同時符合三個或以上的條件,就會被確診為代謝綜合徵。

其他研究證實了維生素D 與代謝綜合徵之間的關聯

大量其他研究都得出了同一個結論。例如,2015 年,研究人員回顧了多項評估維生素 D 不足給 II 型糖尿病、心臟病和 NAFLD 等代謝綜合徵造成的影響的研究,同樣得出結論:維生素 D 不足可能導致此類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研究報告的作者指出:

「維生素D 缺乏症與葡萄糖穩態受損有關,這一發現引起了人們的特別關注。針對 28 項研究開展的一項薈萃分析發現,更高的血清 25(OH)D 水平可能可將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 55%,患代謝綜合徵的風險降低 51%,以及患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降低 33%。

此外,在使用維生素D 補充劑連續治療兩個月之後,100 名 II 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胰島素耐受性均有所改善。這表明,後一發現的機制涉及到改善肝臟、肌肉和骨骼等目標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以及增強 Β 細胞功能。

鑒於CVD 的很多種危險因素都與高度流行的代謝綜合徵有關,而代謝綜合徵的主要特徵又是胰島素耐受性和腹部肥胖,我們有理由推測,這種維生素對於代謝綜合徵以及由此導致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隨後一年發布的另一項評論則指出:

「維生素D 缺乏症在代謝綜合徵風險因素的病理生理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而代謝綜合徵又會影響心血管系統,增加胰島素耐受性和肥胖的幾率,並刺激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從而引起高血壓。

維生素D 受體在幾乎所有身體細胞內均有表達,如免疫細胞、血管和心肌細胞、胰腺細胞、神經元和成骨細胞,這一發現表明維生素 D 能夠對代謝綜合徵產生介導作用。此外,維生素 D 缺乏症以及心血管疾病及相關風險因素經常同時出現。這強調了,在代謝綜合徵的背景下了解維生素 D 的重要性。」

代謝綜合徵的根源在於胰島素耐受性

將代謝綜合徵稱之為「胰島素耐受性綜合徵」可能更為貼切,因為胰島素耐受性在所有導致代謝綜合徵的風險因素中居於核心位置。此外,由於胰島素分泌是胰島素耐受性的重要衡量指標,因此,測量您的胰島素水平——尤其在飯後(餐後胰島素水平),就可以讓您瞭解必要的信息,而無需評估代謝綜合徵的其他風險因素。

Kraft 注意到,五種截然不同的模式表明,就算空腹血糖水平在正常範圍內,絕大多數人依然可能患有糖尿病。事實上,90% 的高胰島素血癥患者(也就是相對於葡萄糖水平,血液中胰島素過多的情況)在空腹血糖測試中都不會發現任何異常,50% 的患者在葡萄糖耐受性測試中不會發現異常。

僅有20% 的患者存在餐後胰島素敏感性居於健康水平的信號模式,這意味著,80% 的患者已經出現了胰島素耐受性,並且他們患 II 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有所增加。這裡要記住的一條重要信息就是,胰島素耐受性和高胰島素血癥就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因為它們會相互推動和促進。

換言之,如果您患有高胰島素血癥,您基本上就已經出現了胰島素耐受性,如果您未能做到從飲食開始,對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進行調整,那麼,您也正在朝著晚期糖尿病的方向發展。

胰島素耐受性和高胰島素血癥會導致同樣的後果

高胰島素血癥意味著脂肪細胞內有更多胰島素,這又意味著您需要將更多的能量轉移到脂肪細胞內(因為這正是胰島素的作用)。胰島素耐受性與體重增長具有顯而易見的關聯,雖然很多人認為胰島素耐受性由體重超標引起,但Robert Lustig 醫生卻提出了一個截然相反的論點,那就是體重增長由胰島素耐受性導致。

當您的肝臟將多餘的糖分轉化為肝臟脂肪,並且存在胰島素耐受性時,就會形成高胰島素血癥,而高胰島素血癥又會讓更多能量儲備轉化為身體脂肪。

隨著肝臟脂肪不斷增加,您最終會患上脂肪肝,它反過來又會加快高血液胰島素水平以及相關的機制通道,導致脂質(脂肪)被輸送到血管壁,這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標誌。它還可能導致高血糖,尤其是餐後血糖,這同樣會形成引發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通道。

高血壓是胰島素耐受性的另一個副作用,就是它可能給動脈施加壓力,從而加快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人們認為,大部分原發性高血壓(沒有已知病因的高血壓)都是由高胰島素血癥導致。

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耐受性還會引發炎症,導致內臟脂肪釋放炎症性細胞因子和系統性信號分子。隨著時間的推移,您的內臟脂肪對胰島素的耐受性會不斷提高,從而導致系統的信號系統出現問題。

總體而言,這一連串的事件會引發致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其特徵是較高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氧化 LDL 和甘油三酸酯,以及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最終,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心臟病的形成和發展,但它們的根源都在於胰島素耐受性,因此,解決胰島素耐受性應該是治療的首要目標。這也正是飲食發揮作用的地方。

證據非常清楚:胰島素耐受性是由採用含有大量糖分(尤其是加工果糖,它造成的有害代謝影響更甚於葡萄糖)的飲食導致。

例如,2014 年發表在 JAMA《內科醫學》(Internal Medicine)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研究了 20 多年來添加糖分的消耗量,即糖分佔總熱量的百分比,得出的結論是,它對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具有顯著影響。添加糖在每天攝入的卡路里中佔據 30% 的人,其死於心臟病的風險要高出四倍。

如何逆轉胰島素耐受性

總而言之,代謝綜合徵的根源就在於胰島素耐受性,而絕大多數人(可能高達80% 的美國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胰島素耐受性,這使他們更容易出現 II 型糖尿病及其他相關的健康問題,包括心臟病、癌症和阿茨海默氏病。根據這些統計數據,幾乎所有人都需要重點關注自己的飲食和身體活動,因為這二者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預防和治療策略。

好消息就是,胰島素耐受性是一個很容易解決的問題,它很容易預防和逆轉。晚期II 型糖尿病也不例外。我撰寫《脂肪燃料》(Fat for Fuel)的初衷,是為了幫助癌症患者,但這種方法對於胰島素耐受性、代謝綜合徵和糖尿病其實更為有效。癌症是一種錯綜複雜,並且通常難以治療的重大挑戰,它需要的不僅僅是調節飲食。但胰島素耐受性可以通過我在《脂肪燃料》(Fat for Fuel)中介紹的飲食計劃輕鬆逆轉。

以下就是其中一部分最重要指導原則的快速概覽。總之,這項飲食計劃可降低您患糖尿病及相關慢性疾病的風險,同時幫助您防止健康進一步惡化。

將每天的糖分攝取量控制在 25 克以內。如果您出現了胰島素耐受性或患有糖尿病,需將每天的糖分攝取總量控制在 15 克以下,直至您的胰島素/瘦素耐受性問題得到解決(然後再增加至 25 克),同時還要儘快開始間歇性禁食。另外,您還要遠離各種形式的人工甜味劑,它們常見於多種食物、零食和飲料。

限制凈碳水化合物(總碳水化合物減去纖維)和蛋白質攝取量,並用大量高質量脂肪取而代之,如種子、堅果、草飼黃油、橄欖油、牛油果、椰子油、有機放養蛋類和動物脂肪,包括動物源性ω-3 脂肪。遠離所有類型的加工食品,包括加工肉類。如需瞭解對糖尿病患者尤其有益的食物清單,請參閱《九種適合糖尿病患者的超級食品》。

每週進行有規律的鍛煉,醒著的時候多四處活動,目標將每天坐下來的時間控制在 3 個小時以內。

保持充足的睡眠 — 大部分人每晚都需要大約八小時睡眠。這將有助於讓激素系統恢復正常。研究還顯示,缺乏睡眠可能會對您的胰島素敏感性產生重大影響。

優化您的維生素 D 水平,最好是通過合理的陽光照射。若使用口服維生素 D3 補充劑,請務必同時增加鎂和維生素 K2 的攝取量,因為這些營養物質可以產生協同作用。

優化您的腸道健康,方法可以是定期食用發酵食物和/或服用高品質益生菌補充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