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極體是電子電路中很常用的元器件,非常常見,二極體具有正嚮導通,反向截止的特性。

在二極體的正向端(正極)加正電壓,負向端(負極)加負電壓,二極體導通,有電流流過二極體。在二極體的正向端(正極)加負電壓,負向端(負極)加正電壓,二極體截止,沒有電流流過二極體。這就是所說的二極體的單嚮導通特性。下面解釋為什麼二極體會單嚮導通。

二極體為什麼只能單嚮導電?

二極體是由PN結組成的,即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因此PN結的特性導致了二極體的單嚮導電特性。PN結如下圖所示:

在P型和N型半導體的交界面附近,由於N區的自由電子濃度大,於是帶負電荷的自由電子會由N區向電子濃度低的P區擴散,擴散的結果使PN結中靠P區一側帶負電,靠N區一側帶正電,形成由N區指向P區的電場。即PN結內電場。內電場將阻礙多數載流子的繼續擴散,又稱為阻檔層。

下面分兩種情況討論PN結的導通特性。

1. PN結加上正向電壓

將PN結的P區接電源正極,N區接電源負極,在正向電壓作用下,PN結中的外電場和內電場方向相反,擴散運動和漂移運動的平衡被破壞,內電場被削弱,使空間電荷區變窄,多數載流子的擴散運動大大地超過了少數載流子的漂移運動,多數載流子很容易越過PN結,形成較大的正向電流,PN結呈現的電阻很小,因而處於導通狀態。

2. PN結 加上反向電壓

將PN結的P區接電源負極,N區接電源正極,此時外電場和內電場方向一致,內電場增強,使空間電荷區加寬,對多數載流子擴散運動的阻礙作用加強,多數載流子幾乎不運動,但是,增強了的內電場有利於少數載流子的漂移運動,由於少數載流子的數量很少,只形成微小的反向電流,PN結呈現的反向電阻很大,因此處於截止狀態。

以上兩種情況如下圖所示:

以上就是我對二極體單嚮導通特性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在留言區留下評論一起討論,更多精彩內容請您關注頭條號「玩轉嵌入式」,謝謝。


這個很簡單,下面我將通俗易懂的說一下!

1、PN結的形成

將採用不同的摻雜工藝形成的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製作在同一塊硅板上,在他們的交界處形成了PN結。

P型半導體內部只有帶正電荷的空穴可以自由移動,負電荷的負離子不能動。N型半導體內部只有帶負電荷的電子可以自由移動,正電荷的離子不能動。

首先,正電荷在P半導體上多,在N半導體上極少,這變形成了物理學上的現象「擴散運動」,正電荷由P半導體上向N半導體上擴散。相同的道理,負電荷在N半導體上多,在P半導體上極少,這也形成了物理學上的現象「擴散運動」,負電荷由N半導體上向P半導體上擴散。

然後,正負電荷在擴散運動過程中,相遇了,他們中和了,泯滅了!

於是原本電荷平衡的PN半導體結合處的電荷平衡打破了。在PN半導體結合處P半導體上,少了正電荷,N半導體上少了負電荷。他們中間形成了空間電荷區。形成的電場力阻止雙方電荷自由移動。

2、單嚮導電性

如果加了負電壓,空間電荷區會擴大,進一步阻止雙方電荷的自由移動,直到到最後達到平衡,空間電荷區越大,可以移動的電荷越小,電流越小至沒有。

如果加了正電壓,加到一定程度(硅管0.7V),空間電荷區會消失,那麼此時,電荷便可以自由移動了!

這便是二極體單嚮導電性的原因!


晶體二極體為一個由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形成的p-n結,在其界面處兩側形成空間電荷層,並建有自建電場。當不存在外加電壓時,由於p-n 結兩邊載流子濃度差引起的擴散電流和自建電場引起的漂移電流相等而處於電平衡狀態。 當外界有正向電壓偏置時,外界電場和自建電場的互相抑消作用使載流子的擴散電流增加引起了正向電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