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吴芙蓉

  “当时我们都急坏了,以为孩子得了脑瘫,医生的专业评估帮我们消除了顾虑。”日前,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出生14个月的小米来到医院,检查显示,孩子发育正常,确定排除脑瘫。

  “医生,快帮我家宝宝看看,最近一个多月老是打挺、双腿夹得很紧,换尿布都困难。身体这么僵硬,是不是脑瘫呀?”去年的一天,家人抱着3个多月的小米来到厦门市儿童医院,紧张地找到医生。原来,小米去社区体检时,医生说孩子肌张力很高,建议到上级医院检查。宝宝家长上网查资料,得知肌张力高的孩子可能是脑瘫,吓得他们整晚睡不着,第二天就到厦门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就诊。接诊的梁树艺主任医师详细为宝宝做了体检,并安排宝宝做了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检查结果显示是正常的不安运动,基本排除了脑瘫的可能。听了医生的诊断,家长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梁主任介绍,肌张力高是脑瘫的一个表现,但并不是所有肌张力高的孩子都是脑瘫。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肌张力高,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不要一味地按照网上的内容去猜测。他表示,有脑瘫高危因素(早产、缺氧窒息、重症黄疸等)的宝宝,或是体检发现肌张力异常、发育落后的宝宝,最好及早到医院做GMs评估,确定宝宝是否有患脑瘫的风险。GMs评估一方面可以在早期将发育正常的宝宝鉴别出来,并及时告知家长孩子发育为健康儿童的机会很大,以减少家长的极度焦虑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尽可能在早期将脑瘫儿识别出来,使其接受早期康复干预,以降低残疾程度。一般来说,5月龄以内的宝宝就可以通过GMs评估很好地鉴别是否为脑瘫儿,5月龄以上的宝宝也可以通过完善相关的检查来诊断。

  GMs评估帮小米排除脑瘫后,医生认为小米可能是生理性的肌张力高,于是安排专业的治疗师指导家长给宝宝做早期干预,经过几次早期康复干预,小米不再打挺,肌张力高逐渐缓解,现在小米已经14月龄,能独立行走,步态正常,经再次体检后,确定排除脑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