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群的会员目前只有一条权益,「每天听到吴晓波」。看似简单,却压力山大。与其说这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不如说它更像社群发展模式的闯关。

拥有180多万社群粉丝的吴晓波频道开始卖会员了。这在互联网领域不算什么大事。因为大的机构不论是乐视、优酷,还是小的社群类似罗辑思维、樊登读书会,早就走在了前面。与上述会员产品不同的是,吴晓波给自己加码的压力更大。他的会员权益目前只有一条:「每天听到吴晓波。」

问答吴晓波(一)

当吴晓波频道推出收费会员体系之后,《俱乐部》杂志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吴晓波先生,并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访问。

记者:吴晓波频道的会员相比其他互联网自媒体平台会员制推出的要晚很多,请问这个时间点你们是如何考虑的?

吴晓波:其实我们原来有书友会,当时会员还是免费模式,全国八十个城市谁都可以来参加,我们做了两年了,每年会做两千场左右的活动,但是它的紧密度以及组织者的驱动力会有衰竭的。第二点我认为可能知识收费的时代也到来了,因为现在的手机支付很方便,可以用微支付的方式为大家的知识买单,所以我就用知识产品来驱动,来建立这种收费会员模型。收费的好处可能在于会员资料变得非常清楚,彼此间联系可能也会更紧密。我们现在整个频道有180万的用户,会员可能只占10%,但是这个10%就会成为我们社群中最核心的部分。

记者:近期一些在线知识型的产品,比如「分答」、「在行」的推出,是不是对你的整个团队推出收费会员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吴晓波:对,我认为今年在知识领域里最大的一个事情就是知识付费。

记者:其实这些应该是短知识付费。我觉得你们会员产品的特点非常鲜明,权益也只有一条:「每天听见吴晓波」,设计如此简单的会员权益,当时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吴晓波:其实我还是从存量角度来考虑的,我们的一百多万用户里面,还是要用收费的方式把大家聚集起来,文字比较困难,而且我本来就是文字创作者,用户已经养成免费的消费习惯了,视频又太重,相比音频是最简单的,所以选音频当一个切口切进去。如果你长期关注的话,你会发现我们的会员权益会持续增加。比如我们现在已经在讨论是不是一年会有24堂视频的直播课,我亲自讲2?3堂,24堂课中有12堂是职场课,还有12堂是理财课,因为我们的用户比较年轻,这个就是免费送给他们的。可能未来还会有别的东西,这些东西算增值的。

记者:会员制实际上是一个入口,进来之后会有更多的产品推出。

吴晓波:对,我们频道一直以来都有一些赠送的东西,比如商家给我们的东西,我们的公众号未来就会全部送给会员,会员的权益会逐渐累加。

记者:我还有一个延伸问题,(开始收会员费)是不是因为你会对未来内容的产生有一种压力?我们长期关注各种社群,尤其是一些很火的知识型社群与节目。比如罗辑思维现在开始引入外来的力量在讲。据我的观察,除了第一个樊登反响热烈以外,剩下都一般;而高晓松的《晓说奇谈》也有力竭感,当一个脱口秀做采访的时候,说明它需要引入外脑了。您认为未来内容的设想可能是什么样的?

吴晓波:我相对稍好一点,因为他们是知识型的,我相对来讲偏向于实践型,他们的选题都是要自己内心出来的,而我的很多选题来源于外部。比如说今晚公布世界五百强,那我们可能会做音频,或者我今天没时间,我可能会写一篇专栏。现在的选题不是来自于内心的,是来自于发生的变化,比如万科事件等等。像我的频道既不是一个新闻门户,也不是一个纯财经知识型的节目。它有点媒体属性,可以对一些事情进行评价的。

记者:所以你觉得不用靠知识体系去拼?不少知识型的节目在运作过程中随著时间推移听众的水平提升上去了,而这时候你会发现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知识距离在缩短,因此演讲者或者说平台的制作压力就大了很多。

吴晓波:对的,我也面临这个问题,这对我来讲也只是一部分的困扰,因为媒体评论、新闻评论毕竟还是外在的东西,你核心的部分,你的知识结构体系也是很坚硬的。我本身写作来自于我做企业研究,做案例研究,这是我知识的构成部分。但这部分不会完全依赖它,我们这两年来,很多文章被广泛转发,大部分都是跟时政有点关系的。

记者:我注意到你们对会员体系的两个关键描述,价值观和身份认同。我也看到了您讲过的四句话,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意奉献共享,拒绝屌丝文化。这四句话其实是价值观认同,如果要简化一下,未来您可能怎么去描绘会员的身份,并且让会员对其身份产生一种荣誉感或者荣耀感?

吴晓波:我目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社群运作下来,我感觉他们玩他们的,我讲我的,其实没什么荣耀感,并没有像我入党了,或者我加入了什么组织那样,会员并没有这样的东西,他们基本上就是借吴晓波频道这个概念聚到一起,聚到一起他们就玩自己的了。但如果深入下去考虑,我的那四句话: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意奉献共享,反对屌丝经济。 其实我认为这个是价值观,在这个价值观的前提下,他们互相找到,我认为这是基础性的东西。

记者:刚才我们谈的是价值观认同,其实价值观认同的同时也就会有某种身份认同了。我举一个反例,前两年某个发展得很快的手机品牌,在创始初期大力强调屌丝逆袭。但今年以来业绩大幅度下滑。如果从我们专业研究社群与俱乐部的人看来,这是当初他们制造社群身份认同时犯的错。当所谓的屌丝成长起来之后,也就不再愿意接受这种身份了,于是这个企业面临重整社群成员身份认同的课题。

吴晓波:屌丝是没办法社群化的,屌丝社群化只有一个理由:打土豪,分田地。分完田地就成地主了嘛,所以屌丝聚集的唯一理由是要摆脱屌丝,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如果做中产,做消费升级的话,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中产的目标是成为资产。其实像俱乐部也是一样的,基本上是有产者玩的东西,无产者玩俱乐部肯定很恐怖。

我们未来会员会分两层,一层就是180(元)的基础会员,现在增长很快,到年底可能会过10万,这算是中产的部分。另外我们还会做资产阶层部分,像频道受众里有很多企业家,参与培训计划的企业就差不多4000多,我们会有大头会,它的收费会比较贵,比较点对点的精准。

记者:那你们会对标正和岛吗?

吴晓波:不会,大头会不需要那么多人,我们是按开班的方式先做,更像商学院,它未来的体系像一个终身教育的企业家组织,我不希望它变成像正和岛那么大的组织。我最终希望它不会超过500人,更精英一些。

记者:你的组织形式会做成学院型?

吴晓波:我们先会开班,而且价钱是很关键的,我觉得钱还是蛮好的一件事,能把人给割掉,实际上人的付出就两个东西,第一个是金钱,第二个是时间,这两个付出以后,剩下的就是你得到的东西。如果你时间不愿意付出,那就去掉一部分人,金钱不愿意付出,那就再去掉一部分人,剩下的就简单了。

记者:其实刚才讲组织形式的时候,我联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你会把吴晓波频道的会员体系想像成一个家还是一个联盟?且最近的一些财经事件中,比如像「宝能系」,它背后是有宗族的力量在支撑,未来您会把您的社群往哪个方向去设计?

吴晓波:我们的会员制我认为还是来自价值观的,我不希望他们产生人格依附。我觉得未来有几万、十几万人群这样的生态模型,但大头会刚开始弄,我现在还没想清楚。大头会会有自己的基金,基金发起的话我们会在资本形成一个纽带,会员模型再加上资本端纽带那就会蛮紧的。

如果建立在人格魅力下的组织,对我的压力会很大,会花很大的精力跟他们互动,我不是这个性格的人,我也没这个人格魅力,我也不想做这样的人。我本来就是写东西的人,除非大家喜欢这个内容聚在一起,聚在一起之后再碰撞出一些东西,我觉得未来圈层会是个趋势。我觉得未来可能会有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圈层的建立,大家都没经验,需要有专业的指导和帮助;第二是圈层与圈层之间的沟通。

知识型的音频产品不同于音乐,这个产品的新闻属性决定了吴晓波在未来不知多久的时间里必须每天保持语出惊人!这样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

今天是个听一条语音就可以收费的时代。从唱片业被单曲收费取代,到自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一切传统的媒体模式在现代交互手段挑战面前感到回天乏力,知识创富成为本年度的热点。一个个新兴的平台产品让越来越多的年轻媒体人看到希望。也真的可以让那些老套的、没有追求的、缺乏观点与写作能力的媒体人彻底离开这个领域!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吴晓波都是勇气可嘉。在以往的各个时期他都会勇于尝试各种变化。现在吴晓波频道推出了会员制。从表面上看,这个会员是以每天收费音频为核心展开的。但我们又可以把这个事件看作一个口子,吴晓波频道进入了自媒体的深耕阶段。已经有不少人在各种平台上表达自媒体的未来的盈利模式就是会员制。但从目前的各家能够收费盈利的自媒体平台上看,这种会员制,还仅仅处于初始阶段。也就是说,大家开始利用自己的媒介影响力卖门票了。至于进门之后是什么样子,则都没能形成定式。

我们认为,互联网是一扇门,它开启了人格化媒体的路径。会员制是第二道门,它让自媒体有了稳定的收益,与可能共存的读者群体。

在社群运营方面,吴晓波带领他的团队早已有了非常先进的经验。无论从班委会的组织模式,还是布局全国各地的组织。这些组织基础决定了吴晓波的社群拥有了长期发展的可能。而以求援这种「玩法」打开社群互动与联动模式,一方面满足了社群成员「被需求」的心理渴望,另一方面也通过实际有效的交往提升了整个群体的荣誉感与黏性。

未来,我们从俱乐部专业的角度会在以下几个点上继续关注吴晓波频道的会员组织。

以内容为核心媒体化运作的这个社群如何进行知识产品的升级,借以满足成员日益升高的知识水平。

在社群与会员组织中如何更加清晰地对成员进行定位,从目前定位的「白领阶层」到让成员更具认同感与荣誉感的定位。

会员权益、产品会不会有后续的更新,让会员享受到更大的红利?

会员组织或者社群未来是否可能具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复制的俱乐部特性。

??

凡此种种,可能不是吴晓波今天就需要回答我们的问题。而这一切的答案揭晓时间大概就在一年后,今天购买会员的人需要续费的那天。

最新《俱乐部》杂志,敬请期待

(文、采访 刘阳 摄影 雅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