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那段时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1977年高考被恢复,大多数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想方设法要回到故乡去。1978年冬在云南的知识青年以请愿和罢工的形式来将他们的要求表达出来,再次使的中央感觉到问题的急迫性。

1978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每天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同时各省级卫视进行转播。

1978年12月18日-22日,邓小平召开了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至2008年,已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之时。

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之后,中国的经济正在悄然飞奔,激荡的三十年正是中国企业家们,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的时期。

《激荡三十年》的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作品,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人的思想潮流已经汹涌澎湃,《激荡三十年》透过民间的角度,用小人物的故事慢慢拼接凑成那个年代激荡的日子。

沉舟侧畔千帆过,无数人的失败促成了一些民间大企业家的崛起,那段日子的暴富亦或是惨败,也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初期的急速上升过程。


我个人观点,激荡30年是介于小说和长篇新闻报道之间的杂揉式文学作品。作者以改革开放30年作为选题,写了一批企业家的创业经历。也涉及了中国的经济改革。

从吴晓波本人来看,在对外采访和他本人在社交媒体当中的言论来看,那个时候的野心还是不小的。希望成为为企业家著书立传第一人。不过,如果真的考究历史,他恐怕要失望了。司马迁在史记当中就专门为商人作传,名为货殖列传。只不过后世的史家出于正统思想的束缚,不再为商人列传。但无论如何,凭借著此书,吴晓波结识了一大波企业家,并以这些人脉为基础,开创了自己的商业领域,也成了企业家。最近几年知识付费的风潮过去,吴晓波审时度势,将自己的产业变卖套现走人。商业头脑由此可见一斑。

从内容上看,既有事实,也有作者个人的想像。所以我认为,既不是长篇新闻,也不算是小说。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特殊形态。吴晓波是复旦大学新闻专业出身,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记者,写新闻是他的老本行。但是激荡30年当中很多的内容,非常明显的带有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和想像,这就使得这本书并不完全真实,自然也不够客观。从这个角度上看,此书绝对不是长篇新闻报道。但是,此书毕竟是以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事实为基础进行书写的,大体上还是尊重了历史现实,个人想像和创作的空间相对有限,因此又不能被称为小说。

那么这本书写的好不好呢?

好与不好,本质上都是一个主观评价结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从娱乐标准上来看,文笔还是比较活泼生动的,不会让人像毒很多刻板的新闻那样产生厌烦感,所以在这个方面还是要予以肯定的。从真实性的标准来看,此书就不够过关了。从经济专业性的角度来看,吴秀波本人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很多基本的经济观念都是错误的,所以也不要指望把这本书当成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入门教材。至于把这本书当成致富宝典,那纯粹是读者的一厢情愿。这也并非作者本意,所以倒不能因此而指责作者。总的来说,如果有闲暇时光,读读这本书,消遣一下未尝不可。在酒席上作为谈资,也是一个很好的对象。但是要对这本书有更多的期望,就不太现实了。

至于个人收获,就我个人来说谈不上。至于是否有人在这本书当中悟到了致富门道,我就无从得知了。


吴晓波的巨作《激荡三十年》是近年难得一见的精湛作品,作者用自己的独特视野和全方位的角度来描写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史和企业成长史。企业家早期的艰辛和先见的眼光,再加上魄力和具有胆识,促成了这些企业家成功的范畴。

三十年对于历史长河可谓是沧海一粟,但是1978年至2008年这三十年对于中国命运共同体来说那却是一场飞的质跃,一次生命的蜕变。刚刚从文革走出来阴影的中国,百废待兴,此时的中国人民都在踌躇,中国将往何方成了一个大问题?

对过去的痛惜,对现实的悲悯,对未来的迷惘,整个社会都处于呆滞状态。幸甚,我们国家还有一群独醒的人,他们依然对中国充满著希望,他们相信这个有著5000年文化底蕴的东方大国,不会被当前磨难所击败,一定会再次实现凤凰涅槃......

吴晓波这本《激荡三十年》尽情描述中国企业家如何进行原始积累,他们中有成功的,甚至有成为福布斯富豪的,有失败的,最终沦落成为阶下囚的,也有沦为普通百姓的。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们的探索至少告诉我们,他们有著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走在时代前列,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有了自己绽放的一页!

看了此书后,它给我带来不少对这个社会多棱角度的认识,也对某些人和事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在今天中国已发展成世界重要经济体之一,我们国家又处于重要变革时刻,物质充足与精神空虚,经济繁荣与贫富悬殊,社会重建与利益博奕,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矛盾重重的国家,你无法离开,你必须正确面对,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吴晓波的作品《激荡三十年》是一部描写我国改革开放的壮丽波澜的史诗。我们要珍惜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也要在我们的美好时代进一步求变创新,决不能固步自封和停滞不前,并带著国际视野和创新的念头,将中国一个制造大国转变成一个创新和科技大国而贡献我们每一份力量!最后用莎士比亚的一段话作结束语:世事的起伏本来就是波浪式的,人们要是能够趁著高潮一往无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身蹭蹬,一事无成。


?必须要感叹的是:时势造英雄!

?每一个时代,都有该时代快速发展的事物,这些事物就是所谓「风口」。

?若有幸刚好入对行业,并且不断打磨自己的实力,坚持下去,成为一代领军人物还是很有希望的。

?难就难在,「风口」并不是特别容易发现。有些「风口」在当时环境中,可能一开始不被认可,甚至被定义为犯罪,一个身先士卒就有可能毁了全部人生。

?好也好在,每个时代总有一些敢于冒险的人,坚持与大部分人不同,也最终成为了时代的宠儿,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以史为鉴,过去的时代发展历程不会重演,可旧人的努力拚搏历程却可以借鉴。

?不与大多数人同流;坚信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全力以赴;敢于冒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短暂的困境挺过去可能就是柳暗花明;梦想与生存两难的时候,选择以后不会遗憾的那一条。??

?历史是一面镜子,拉长时间来看,每一个人物都有其必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没看过呀,小编


他说,水大,鱼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