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的夫人蔣方良一共生了四個孩子,分別是:孝文(長男)、孝章(長女)、孝武(次子)、孝勇(幺子),共三男一女。對三個男孩,蔣經國在日記裏曾經這樣寫道:“孝文糊塗,孝武荒唐,孝勇可愛!”

而蔣介石敗退臺灣後,也曾試圖培養三個孩子接班,分別把他們都先後送進了高雄的鳳山軍校學習,但可惜的是老大老二,都是典型的公子做派,受不了軍校的嚴格紀律管束,沒出幾個月,兩人先後落荒而逃。好不容易,最小的孝勇頗爲穩重好學,偏偏又因爲一次意外受傷,祖母宋美齡發話,讓其結束軍校生涯。於是,一心想在蔣家第三代中培養出一個職業軍人的蔣介石,最終無奈接受失敗的結果。



長孫沉迷酒色無法自拔

蔣介石父子失望透頂

孝文本是孝字輩當中,最得寵的一位,由於是長孫,蔣介石從小就很寵愛蔣孝文。孝文血液裏有俄國基因,生性早熟熱情,又兼具中國孩子聰明頑皮的個性。

到初中時,他的學業成績已經下滑的厲害,簡直就是滿堂紅。但是生活方面卻愈來愈多姿多彩,半夜三更,時常命令便衣侍衛,協助他把家中車庫的吉普車,推到門外馬路上,以免驚醒父親被阻擋,然後再發動引擎外出逍遙狂歡。蔣經國打孝文打得特別兇,有時候吊起來用鞭子抽,嚇得蔣方良爲孩子一路哭喊求饒。

經國知道孝文成不了大器,其實早就對他不抱希望,偏偏蔣介石不放棄長孫,對孝文依舊寄予厚望。1954年,蔣孝文“考”進了“鳳山陸軍軍官學校”。

儘管蔣介石父子費盡心機,反覆交代校長,對孝文好生管教。但是,孝文向來我行我素,成爲學校獨一無二的特權分子。他完全不服從管教,抽菸、喝酒已是家常便飯,每天夜裏吹過熄燈號,孝文就翻牆外出,和一羣狐朋狗友,到高雄市通宵達旦,喝酒跳舞,男男女女共處一室,廝混玩樂。

即使如此,孝文也沒有把軍校唸完,很快就主動退學回到臺北。蔣經國只能重新爲他規劃出路。其實四個孩子當中,蔣經國最愛孝文,大抵因爲孝文1935年12月出生於蘇聯,和經國、方良夫婦同處艱苦困頓的日子,孝文是兩夫妻在困苦之中最大的慰藉。加之孝文長大之後,高大英挺,氣宇不凡,當年不少人都稱孝文藍色瞳仁酷似美國影星保羅·紐曼,散發迷人魅力,讓身材不高(一米六三)的蔣經國,以擁有孝文這樣高大挺拔的兒子爲榮。最終,蔣經國想盡辦法安排他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工商管理。

但是到了美國,孝文的公子哥個性,絲毫未改。那時蔣經國成天忙於公事,每天工作時間十幾個小時,還要三天兩頭接到美國長途電話,通知他兒子又出事了。爲了擔心孝文捅出大紕漏,蔣經國特意拜託美國中情局“順便”將孝文每天情況定時告訴他,要利用洋特務來跟蹤自己兒子,這也算是蔣家王朝一大經典的反諷笑話。

最終,孝文沉迷於酒色生活,經常在外通宵喝酒,頹廢自傷,自毀長城,把身體喝出了大病,也讓蔣介石對長孫的期待全然破滅。


槍頂“國安局”局長

蔣孝武大鬧松山機場

蔣介石在垂暮之年,主觀上曾將承接蔣家第三棒的順位,推移到二孫蔣孝武的身上。從現在解密的若干第一手檔案證明,蔣介石一度對孝武抱以極大希望,他曾經積極培植孝武,要他擔當起未來的治“國”重任。

蔣孝武抗戰勝利前出生於重慶,在四川、杭州、南京、奉化溪口,都有祖孫倆歡聚蹤跡。1966年5月,蔣孝武以弱冠之年,離開臺灣遠赴美國留學,蔣介石曾多次給孝武寫家書,鍾愛與掛念躍然紙上。

留學歸來後,孝武本來很希望能爲祖父爭光,然而,孝武最大的問題,是他心理不夠穩重,辦大事常弄巧成拙,因而也讓經國頭疼不已:“孝武在四個孩子中最聰明伶俐。但是他小時候得過肺病,常常臥牀。或許是這個病造成他個性極端,愛憎極分明,卻又相當陰沉。”

後來,孝武果然找到了與自己性格契合的領域,是蔣經國早年邁向接班之路的情報組織。情報圈子充滿了各種誘人的神祕元素——權力、金錢、女人。特別是權力,國民黨當局撤退到臺灣之後,情報部門幾乎掌握了絕大部分的有形無形資源,他也有心在情報圈子裏大幹一場。這是經國與孝武父子關係最融洽的一個階段。

那段時期蔣經國到若干情報機構開會視察,似乎都帶着孝武,“孝武先生”彷彿就是蔣經國的影子,或者他的代言者。

但真正讓蔣經國對孝武傷心絕望的,是蔣孝武處理與汪長詩的婚姻問題。孝武不聽從父親勸解,執意與妻子分道揚鑣,這讓蔣經國強烈不滿,而最終發生的一樁持槍大鬧松山機場事件,更使經國先生對孝武真正失望。

某次,孝武與汪長詩大吵一架,汪小姐盛怒之下,拎着皮箱行李直奔松山機場,孝武不但不加阻攔,反而叫囂她要走,乾脆把孩子也一起帶走。汪長詩驅車抵達機場時,弟弟孝勇得知消息,火速向蔣經國報告,經國一聽,這還了得,孝武是不是要造反了?連忙命令“國家安全局”局長王永澍趕赴機場,不準汪長詩登機,如果汪長詩已經登機,設法阻攔那班飛機起飛。

氣沖沖的汪長詩剛上飛機,王永澍匆匆忙忙趕到松山機場,緊急通知塔臺和航管人員,某某航班暫時不準起飛,搞得松山機場如臨大敵,許多旅客還以爲發生劫機事件。孝武此時也趕到機場,王永澍還沒有反應過來,哪知道孝武已經握着一把手槍,頂住王永澍的肚子,以半歇斯底里的語氣說:“你馬上讓飛機起飛,不然我先斃了你!”

衆目睽睽之下,堂堂“總統”之子蔣孝武,拿着一把手槍頂住“國安局”局長的肚皮,這是何等有失體統的事情。

被孝武以槍頂住肚皮的王永澍,擔心孝武情緒失控,發生意外,只好允諾汪長詩搭乘的飛機起飛。大鬧機場事件,使得孝武在蔣經國心目中的地位跌落谷底,此後外間各種所謂孝武“準備接班”的傳聞完全失真。按蔣經國的想法,一個連家裏都擺不平的孩子,有什麼資格談接班?

三個孫子在軍校都呆不久

“將軍夢”徹底破滅

蔣孝勇是蔣經國的第三個兒子,童年在臺灣度過,蔣介石夫婦,尤其是宋美齡特別喜歡這個小孫子,不管遇到什麼煩心的事,只要這個小孫子走到面前,喊一聲“爺爺奶奶好!”他們就會立刻轉怒爲喜。由此可見他在蔣介石和宋美齡心中的地位。

二哥孝武只比孝勇大兩歲,兄弟倆從小就像一對小冤家,一見面就要打鬧。由於孝勇年紀小、個頭小,當然不是孝武的對手,打輸了只能拿出絕招——哭。蔣經國常常叫他別哭,結果看到兒子照哭不誤,於是火冒三丈地開打。這樣就愈哭愈打、愈打愈哭。成年後的蔣孝勇毫不諱言地說,他是三兄弟中被父親打得最多的一個。

雖然小時候調皮經常捱打,長大後的孝勇卻成爲蔣家第三代最懂事的一個孩子,也是最少讓蔣經國夫婦操心的一個兒子,蔣介石也對他寄託很大希望,常常把他帶在身邊耳提面命。

中學畢業後,蔣介石和蔣經國商量了許久,還是讓他進高雄鳳山軍校學習。鳳山軍校一直寄託着蔣家的希望,老大孝文和老二孝武,兩位自由散漫慣了的公子,都受不了軍校嚴格紀律管束,沒出幾個月就落荒而逃。

這讓蔣介石大失所望,因爲在他眼中,蔣家第三代在他百年之後能否繼承其衣鉢,關鍵在於軍界的影響力。現在希望似乎只能寄託在小孫子蔣孝勇身上,最好他也像自己當年躋身政治舞臺時一樣,首先從國民黨的軍界幹起。

果然,蔣孝勇在軍校不像他的哥哥們,既不開汽車闖禍,也不隨便觸犯校規,在各種考試中也多次名列前茅。不過,一次意外卻改變了一切,一次軍事拉練中,他不慎將腳扭傷,送到醫院卻久久沒法癒合,等到幾個月之後有所好轉,卻再也跟不上同期的學員了。事已至此,祖母宋美齡一錘定音地說:“依我看,索性就別讓孝勇回軍校了,他那隻受傷的腳好不容易纔治好,萬一繼續受訓,如果再受傷了,又將如何得了呢?”

這對一心想在蔣家第三代中培養出一個職業軍人的蔣介石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而蔣孝勇本人也因爲這次挫折,改變人生規劃,選擇了與政治相對較遠的經商之路。

總之,三個孫子的不同人生之路,最終讓蔣介石的第三代接班夢徹底付之東流。

摘編自《南方人物週刊》、《河南商報》有刪節

來源:蘇州廣播電視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