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靖 浦峯    編輯 | 滑璇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週年。100年來,這場以青年學生爲主力的愛國運動,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多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爲內核的“五四精神”,也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年輕人。 五四100年之際,我們選取其中30位代表,採集他們的人生故事,以人物報道的形式,彙集成系列專題,拼貼出新時代中國“新青年”的赤子圖景。



“我覺得新青年就是遵循自己的內心,不被社會的條條框框限制,再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和生活道路。”


每分鐘,中國有超過8個人被診斷出癌症,5個人因爲癌症而離去。在一次演講中,李治中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


癌症像是隨時可能到來的洪水猛獸,幾乎威脅着每一個現代人的生活。“但癌症發生的最大風險因素不是空氣污染、轉基因食品,而是壽命。無論男女,當年齡超過55歲之後,癌症的發病率就會明顯上升。”李治中說,以前的皇帝不得癌症,不是御醫好,是死得早。


李治中今年36歲,是美國杜克大學的癌症生物學博士。畢業後,他在一家全球知名的藥企研發癌症新藥。2013年起,他開始利用業餘時間寫作與癌症相關的科普文,還給自己起了筆名叫“菠蘿”。


與其他癌症類科普文不同,李治中能把深奧艱澀的專業知識幻化成輕鬆幽默的文字,有故事、有比喻、有圖片,沒有醫學背景的普通人也能讀懂。隨着果殼、丁香園等科普平臺的興起和自媒體的發展,他收穫了大批讀者,在患者和醫生羣體中成了小有名氣的“網紅”。


2018年8月,李治中受邀在國內演講平臺“一席”上開講,以《我們是在兼職闢謠,別人是在全職傳播僞科學》爲題講了40分鐘,視頻播放次數達到7000多萬。


但他似乎並不滿足。“我希望影響的人越多越好,起碼也得上億吧。”


科普網紅


“運動能防癌嗎?”3月20日,在上海一所高中的講座現場,一名中學生問道。


李治中穿了一件黃色夾克,扶了扶黑框眼鏡,低着頭在臺上來回走了幾步,眼角一彎,“你知道我爲什麼一直在臺上走來走去嗎?我每天都要走一萬步。”話音剛落,禮堂裏的幾百人發出一陣爆笑。


運動真的能防癌。爲此,他還專門寫過一篇近2000字的小文:運動防癌是美國癌症中心的研究成果、哪些運動能防癌、爲什麼能防癌、防哪幾種癌,以及哪些運動會增加癌症發病率,他言簡意賅地說得一清二楚。文章結尾,他還即興做了一首調皮的小詩,把紅薯防癌的謠言也編排了進去:我相信,紅薯可以防癌,如果你是,每次都需要走很遠的路,去買紅薯的小孩。


這是典型的李治中風格:準確清晰,輕鬆幽默。


2018年10月,李治中在“一刻”演講。


在進行癌症科普的6年裏,李治中和朋友運營着兩個微信公號。公號內聚集了80多名生物學和癌症領域的作者,發表了近千篇文章,訂閱用戶累計達到60多萬。這些文章讓缺乏專業知識的普通人見識、理解了什麼是癌症,在癌症侵襲自己或親友的健康時不至於“赤身裸體”,慌張無措。


他還出了4本與癌症相關的科普書,兩本是泛科普,兩本是針對乳腺癌、肺癌的專著。在書裏,他以科普小男孩的漫畫形象出現,頭上頂個菠蘿,臉上戴着眼鏡。有時會出現的情況是,患者得了肺癌,醫生會建議“先去看看李治中的書”。


爲了讓更多人聽到科學的聲音,最近兩個月,李治中剛錄製了20期癌症科普短視頻,每期1分鐘左右,正要上線。“我找了20個全國最流行的癌症謠言,比如酸性體質易患癌這種,打算每期針對一個進行闢謠。”爲了拍視頻,李治中特意找來一個團隊幫他拍攝、剪輯。他說坐在錄影棚裏的一刻,真有一種網紅的感覺。


高學歷的人也不懂癌症


李治中的科普網紅之路,始於一個偶然的起點。


2001年,從小到大基本都是班級第一的李治中以四川省資陽地區高考狀元的身份考入清華大學,讀了當時的熱門專業生物科學。


大四上學期時,他還在順風順水地爲出國讀幹細胞生物學做準備,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了父親從縣城打來的電話,“你媽媽生病了。”


電話裏,父親並未說明母親的具體情況,一切都被說得輕描淡寫,甚至告訴他暫時不用回家。過了一段時間,他再度從父親那裏聽說了母親患病的消息——母親得的是乳腺癌,一側乳房已被切除。


放下電話,李治中感覺自己被癌症的恐懼包圍了。當他寒假考完試趕回家時,母親正在做化療,臉色蒼白,頭髮大把大把地掉在地上。


作爲一名生物學專業的大學生,他根本看不懂母親的診斷報告,上面都是奇奇怪怪的數字和專業術語。醫生告訴他,“給你們用的是最貴最好的進口藥”,沒有更多的解釋或進一步的治療信息。


李治中心裏的疑問太多了:化療後,母親還能挺多久?病症會不會復發?有沒有別的治療手段?從醫院回家後應該怎麼休養,飲食該注意什麼?他不滿足於從醫生那裏得來的信息,想要查到所有資料。


2018年4月,李治中在約翰霍普金斯兒童中心。


在網上翻了整整一晚,李治中順着搜索引擎一條一條地看了十幾頁,依然找不到靠譜的治療信息,非常生氣。他開始考慮放棄幹細胞生物學,轉而去讀癌症生物學,那樣就能瞭解癌症到底是怎麼回事,或許還能在美國找到更好的藥物和治療方法。


回到學校後,他轉變了申請方向,並被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錄取。他用3年多的時間拿到了博士學位,之後進入一家全球知名藥企工作,負責做實驗篩選藥物靶點等工作。


工作之外,李治中常和不同行業的朋友吃飯聚會。一次在美國的聖地亞哥,一羣清華校友聚餐時有人隨口問他化療和放療的區別。在李治中看來,放療是指局部治療,化療是指全身性治療,這是一個基礎性的問題。他簡單解釋後,對方的問題卻越來越多,從癌症的不同治療手段到靶向藥物研發進展,不知不覺中,普及癌症知識成了那次聚餐的主題。


“那時候我就發現,原來很多高學歷的人也不懂癌症啊,隔行如隔山。”李治中說,類似的事,在他身上經常發生。一次和朋友去波士頓滑雪時,4個小時的車程甚至變成了他的癌症科普脫口秀。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可以把複雜的癌症知識傳達給非專業人士,用最簡單、最清晰的表達解答他們的困惑。


嚴謹,但不晦澀


從那時起,李治中就在腦海中排列想要寫成科普小文的主題:癌症爲什麼會讓人死亡、癌症患者爲什麼越來越多、兒童爲什麼會得癌症、怎麼才能用上國外最新的抗癌藥……


他第一次真正下筆是2013年8月。一天晚上他哄娃睡覺後,癱軟在沙發裏,噼噼啪啪地在鍵盤上敲下幾個字:癌症和腫瘤的區別。


這篇1000多字的小文,他寫起來毫不費力,只用了不到2個小時,因爲這是朋友們反覆諮詢過的問題。他詳細解釋了腫瘤和癌症不是一個概念,只有惡性腫瘤纔算癌症,但癌症還包括血液類的癌症。他還自創了公式方便人們理解:腫瘤=良性腫瘤+惡性腫瘤,良性癌症=說錯了。


之後的幾篇,寫作難度越來越大,需要查閱許多資料。有時,爲了一篇1000多字的小文,他要花去10個小時:查文獻、找研究數據,下筆寫稿,寫完後還要修改。因爲文獻中大多是英文詞彙,他還要把一堆英文專業名詞譯成中文。


那時,李治中還在公司裏研究癌症新藥,同事們覺得做科普這事兒很新鮮。李治中當時的老闆李南欣說,此前,能緊跟新藥發展,且真正針對病人和醫生的科普太欠缺。沒多久,包括李南欣在內的幾名同事加入了這支寫作隊伍,文章都發在了李治中的公號“菠蘿因子”上。


2019年4月10日,李治中在天津進行向日葵兒童公益科普講座。


說起自己的科普文,李治中認爲科學嚴謹非常重要,他會就某個問題閱讀大量文獻,然後把文獻裏的數據列出來,作爲他的論據。他會把人們的疑問寫進文章裏,自己再回答一遍,像和讀者對話一樣娓娓道來。


一次,李治中和好友張洪濤一起寫了一篇豆漿是否會導致乳腺癌的小文,之所以要寫,是因爲他也困惑。寫作前,他們問了七八位國內外的乳腺癌專家,大家的意見並不一致。有人說豆漿會導致乳腺癌,但給不出科學依據;有人說不會,還給他們找來了一些論文。


李治中和張洪濤看完了這些研究結果,發現沒有證據表明豆漿會導致乳腺癌,相反,食用大豆還有可能減少乳腺癌的發生。“所以到最後你會發現,第一要相信人,第二不要太相信人,要更相信文獻。”李治中說,文獻是經過許多專業人士分析判斷的產物,肯定比人的直覺靠譜。


“而且我絕對不幹‘專業以外’的事兒。”對於癌症治療後的隨訪、飲食指南和心理康復等自己不瞭解的問題,李治中會找相關領域的專家一起幫忙寫。


在寫作風格方面,他始終堅持口語化、故事化的表達。他會把十幾年前那個迷茫的自己作爲科普對象,用最淺顯的語言解讀最專業的問題。


2015年1月,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圖書編輯胡洪濤像往常一樣點開“科學網”,試圖尋找可以合作出書的作者。此前,他做過數學、物理方面的科普書,卻沒接觸過醫學,因爲醫學領域的科普文章寫得通俗易懂的很少,大部分要麼枯燥乏味,要麼晦澀難懂,不適合出書。


那一次,他發現了一篇與癌症作鬥爭的科普文,署名李治中。他看了幾行就停不下來了,一口氣讀了十多篇,全是李治中的。他訝異於這個人竟然能把癌症科普寫得像小說一樣生動,“就像在和你聊天”。


胡洪濤很快聯繫上了李治中,想把他的文章彙編成書。2015年9月,李治中的第一本書《癌症 真相》出版,至今銷量已超過20萬。


北京協和醫院院長曾益新爲該書作序時寫道,“癌症的科普不容易,一方面因爲癌症是非常複雜的疾病,講清楚很難,寫出來容易枯燥;另一方面是因爲癌症領域科研進展非常快,每天都有很多新內容,如何把其中的精華提煉出來介紹給大衆,需要很高的科學素養和判斷力。” 


2018年9月,李治中新書《深呼吸 菠蘿解密肺癌》的發佈會後,一位看上去50多歲的老大哥跑到臺前拉住了李治中的手,他說“如果沒有你的文章,我可能就死了”。


李治中後來瞭解到,2016年,那位老大哥被診斷爲晚期肺癌,腦轉移,最多還能再活幾個月。大哥在微信上看到李治中介紹免疫治療和PD-1藥物的文章後,真的去試了試,不僅活到了現在,而且腫瘤已經縮小。


闢謠趕不上造謠、傳謠


在李治中的衆多科普文中,駁斥與癌症相關的謠言是一個重要方面。“因爲太多人聽了癌症謠言上當受騙,花了很多冤枉錢,最後人財兩空。”


今年春節,“瘧原蟲治癒癌症”的新聞鋪天蓋地,新聞提到,有實驗表明瘧原蟲能夠治癒癌症。大批癌症患者在李治中的公號後臺留言,詢問消息真假,還問如何能夠參加這樣的臨牀試驗。


李治中立即寫了一篇科普文,告訴患者這是早期研究,療效和副作用未知,“很多核心的科學問題還沒有被回答”,希望患者謹慎對待,不要輕易嘗試。


類似的事,李治中做過許多。魏則西事件發生後,他找出2年前寫的免疫治療科普文,在公號上重發,告訴人們不要再上當受騙;一個女明星接受偏方治療去世的新聞在網絡爆炸後,他又快速撰文普及這種治療的危害性。


“但是我闢謠的速度還是趕不上謠言傳播的速度啊。”李治中感慨,由於信息的鴻溝,國內有不少人相信喝果汁、吃保健品、喝蘇打水、放血能夠治療癌症,他希望人們養成更加科學的思維方式,學會分辨哪些說法是謠言。“一個相對簡單的判斷方法是,可以看看文章後面有沒有參考文獻,它的科學依據和研究出處在哪裏。如果沒有,那多半是騙人的。”


2019年3月,李治中在錄製短視頻。


李治中的每一篇科普文後,幾乎都有一長串參考文獻,他認爲這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但在國內,許多讀者並不在意這些專業性的問題,甚至沒有耐心閱讀一篇附有完整出處的科普文。


這讓李治中有些無奈:我的一篇文章花了那麼久的時間去寫,用科學和數據解釋了那麼多,卻沒多少人願意讀完。


他發現,與科學的論據、清晰的論證過程相比,多數人更喜歡專業人士直接給出確定的結論,“就像大家總想知道,喝豆漿會增加乳腺癌發病機率是不是真的,你只要告訴他不是,這就夠了。”


爲了適應這樣的傳播方式,李治中會在科學論證後交出一個結論,他還嘗試用音頻、視頻等更接地氣的方式科普闢謠,比如直接在微信公號裏發語音,告訴大家某個事情不能相信。


因爲闢謠,李治中招來了不少罵聲。


一次,因爲推薦一部美國癌症紀錄片,微信公號後臺有人留言,“你借科普平臺,在這裏誤導大衆,實屬可憎”,還有人說他是在爲西藥利益集團站臺。李治中很無奈,把罵他的留言置了頂,還發了個朋友圈,稱自己“長期做科普,可以修身養性”。 


2018年,他的一篇喝酒致癌的文章閱讀量迅速超過200萬,罵聲也接踵而至。“當時表達情緒的有,罵髒話的也有,但沒有一個人是用科學依據反駁我。”李治中說,那是他被罵得最慘的一次,祖宗十八代都被問候過很多遍了,罵他的人幾乎全是愛喝酒的中老年男性。“如果幾年前收到這種留言,我還有點難過,現在已經無所謂了。”


偶爾也會有人對李治中文章的科學性產生質疑。


李治中曾在一篇科普文中提到一個專業名詞“客觀應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指癌症化療患者評估療效。但普通人看不懂這是什麼意思,他就把它解釋成了腫瘤顯著縮小的比例。有同行認爲這樣的表達不嚴謹:ORR專指基線病竈長徑總和縮小≥30%,僅表達縮小,李治中只說縮小,不夠清晰。“但大衆真的在乎是體積縮小還是直徑縮小嗎?”李治中認爲,在通俗易懂和科學嚴謹性之間,科普文需要一個平衡。


遇到這種情況,李治中會把質疑其科學性的留言置頂。對他來說,錯誤被糾正讓人欣喜,承認自己錯了一點不難。


兒童癌症公益新徵程


2018年除夕,李治中從美國的藥企辭職,回國做兒童癌症公益。


寫癌症科普的這幾年,他經常收到患癌兒童家長的來信,問他有沒有新的癌症藥物,有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怎麼找到就醫信息等。他開始分出一部分精力,爲家長們撰寫兒童癌症科普,翻譯國外最前沿的資料。他還和朋友們成立了專門針對兒童癌症的網站——向日葵兒童。網站上有100多種兒童癌症的資料,每種都包括了治療手段、康復手段、研究者、醫院信息等,像一個兒童癌症百科。


在這個過程中,李治中發現不僅兒童癌症的科普很少,就連兒童癌症的新藥也幾乎無人關注——過去近30年,全球藥企開發了200多個抗癌新藥,但只有3個是治療兒童癌症的。


2018年11月,李治中(左二)參加向日葵兒童官網上線儀式。


對於李治中,放棄美國的職位和規律的生活並不容易。轉換職業賽道後,他將絕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兒童癌症的科普、兒童癌症新藥研發和公益活動中。每週,他會邀請中國甚至國際知名的專家,在網站上直接回答患兒家長的問題。這些問題家長們很關心,但因爲日常與醫生交流時間有限,所以很少有機會詢問。


現在,他的時間非常緊張,除了每天6小時睡眠外,其他時間幾乎都在工作。最誇張時,一天會飛到4個不同的城市出差,“我現在是一個創業者的狀態”。


但他仍會擠出時間,爲大家撰寫科普文、闢謠文。他會在不同城市的機場,在機艙裏、火車上寫下那些與癌症、科學有關的文字。“如果你能一口氣讀完我的科普書,就是對我最好的評價。”


■ 同題問答


新京報:過去一年,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李治中:我轉換了職業跑道,從一個科研工作者轉換成了全職公益人和科普作家。


新京報:你心中“新青年”的標準是什麼?


李治中:我覺得新青年就是遵循自己的內心,不被社會的條條框框限制,再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和生活道路。


新京報:未來,你對自己所處的行業有什麼期待?


李治中:希望中國能涌現出一批非常優秀的人才,在各方面有專長的人才。他們能全職加入公益組織,並且持續做下去,通過做公益能夠養家餬口,同時爲社會做出貢獻。


新京報:未來,你對國家社會有怎樣的期待?


李治中:我希望中國的社會能越來越關注弱勢羣體,尤其是少數人羣的利益,包括癌症兒童,也包括兒童罕見病羣體,能夠真正爲他們着想,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延長他們的生命。


_________

上期文章

小城父母在北上廣,要看病時我們該怎麼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