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自2017年第三季度以來,近7個季度GDP累計值同比增速的最高值。這些數據對廣州的未來發展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南方plus平臺“陳思勤工作室”,作者:周甫琦 陳思勤


近日,廣州市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出爐,據初步覈算並經省統計局覈定,一季度,廣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07.7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5%,比上年同期4.3%的增速,提高了3.2個百分點


這也是自2017年第三季度以來,近7個季度GDP累計值同比增速的最高值。可以說,一季度廣州實現了“開門紅”。



一系列數據真實地反映了廣州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契機,聚焦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新動向、新趨勢。


開局廣州到底幹得怎麼樣?這些數據對廣州的未來發展釋放出怎樣的信號?南方+帶你迅速讀懂數字背後的奧祕。


大項目給力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漲7.64倍


固定資產投資的大幅提高,是今年的亮眼數據。


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1%,同比提高16.6個百分點。今年增長率是去年的7.64倍。


2018年一季度,廣州投資增長僅2.5%,隨後儘管增速略有回升,但二季度、三季度及全年的增速均在10%以下波動。


2019年,廣州投資開始迅速扭轉頹勢,進入兩位數增長狀態,1-2月就高速增長16.5%,最新速度也大幅高於廣東全省和全國水平。



投資流向透露出政府工作的發力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0.4%、工業投資增長44.3%、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2.2%。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和工業投資增長實現了大幅提高,增速同比分別提高了20.4個百分點和26.8個百分點。


大項目果然給力。在黃埔區,百濟神州投資設立的百濟神州廣州研發中心項目備受矚目,是百濟神州設立的全球第二個研發中心,將於2021年建成。在白雲區,總投資70億元的空港大道(白雲五線—機場)項目,將完善廣州北部及白雲區主幹線路網布局的需要,改善行車條件、滿足交通量快速增長的需要。


數據顯示,一季度,完成投資超10億元的項目共18個,同比增加8個,完成投資371.00億元,同比增長75.4%。


投資流向還代表着資本的信心。國有投資和民間投資扭轉上年同期負增長態勢,呈現恢復性較快增長,同比分別增長42.4%和17.5%。外商投資延續上年高速增長態勢,大幅增長52.0%。



特別是民間投資最能體現信心的含金量。15日,規劃範圍約8.6平方公里的南沙慶盛樞紐區塊綜合開發項目啓動建設,吸引了衆多粵港合作重點項目落戶,如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新鴻基交通綜合體項目等;擬落地項目包括馮氏集團華南總部項目、嘉華粵港澳現代服務業總部基地、一帶一路總商會(中國區)總部項目、南沙國際化教育產業園等。


一季度的投資數據,還反映了一個重要趨勢:補短板、保民生相關領域的投入在持續加碼,政府非常重視。


可以看到,民生、環保、科技等領域投資不斷加大,教育業投資增長2.1倍,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1.6倍,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3倍,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69.9%。


從政府財政支出也可以看出,科學技術支出、節能環保支出、城鄉社區支出、教育支出分別增長90.4%、70.1%、51.3%、37.3%。


可見,爲推動經濟平衡、協調地高質量發展,廣州正在抓緊“查缺補漏”。


結構更優

新動能增長速度跑贏GDP增速


工業仍是經濟命脈。一季度,第二產業增加值1480.00億元,同比增長5.1%。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第二產業中的“大戶”,它們的錢袋子鼓了,第二產業的增加值、產值自然就上去了。


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產值分別爲1037.02億元和4165.0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和3.6%,增速比1-2月分別加快4.5個和4.1個百分點,在3月可謂火力全開。


體量不小,那麼結構又如何?


三大支柱產業,特別是其中較爲傳統的製造業,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電子產品製造業產值保持增長,增速爲3.1%;汽車製造業受國內汽車市場銷量下滑的影響產值仍爲負增長,同比下降4.8%,降幅較1-2月有所收窄;石油化工製造業持續回落,產值下降0.5%。


而與此同時,一季度廣州經濟運行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新動能比例持續增加,增長速度高於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高出0.5個百分點)。



一季度,八大新興產業合計實現增加值增長8.0%,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9.23%。


幾個結構性指標繼續向好:


高技術製造業加快成長,實現增加值增長25.7%,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爲15.9%,比重同比提升3.1個百分點。


先進製造業的重點行業增長較快。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6.3%,電氣機械增加值增長18.5%,醫藥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8%。


高新技術製造業、先進製造業正是廣州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着力點和發力點。



賣出的產品更高端 

集成電路產品最暢銷


高技術工業品的產量、產值增幅,是衡量廣州製造業發展質量的重要依據。


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爲48.23%,同比提升0.95個百分點。


廣州最主要的工業產品,哪些賣得最好?


數據顯示,信息技術產品中的平板電腦、集成電路、服務器產量分別增長5.5倍、73.7%和10.6%;新材料產品中鋰離子電池產量增長24.4%;高端裝備類產品中的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產量增長16.2%。


這與上文提到的先進製造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等重點行業的增長較快是相符合的。


互聯網、軟件、信息技術

對服務業貢獻最大


從產業來看,今年一季度延續了去年的整體趨勢,服務業依然佔據了經濟總量的重要地位。數據顯示,第三產業增加值3982.54億元,同比增長8.7%。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產值佔GDP比重一般在60%以上,從這個角度來看,廣州的經濟運行結構達到了世界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在去年全年的經濟數據中,廣州的三產佔比爲71.75%,在全國僅次於北京排第二,今年一季度又有提升,佔比達72.31%。


數據顯示,1-2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771.51億元,增長16.8%。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正成爲廣州經濟新的增長點。



1-2月,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分別增長45.5%和21.6%,分別拉動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長2.3個和3.1個百分點。


以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爲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日漸成熟。它們貢獻的不僅僅是一個增長數據,更關鍵的是,在擁有紮實製造業基礎的廣州,現代服務業主動與傳統製造業實現深度融合,提供產業轉型乃至超車發展的支撐。


這幾年,廣州服務業的結構不斷在優化。2016年廣州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爲65.5%,2017年達到66.10%,2018年更是達到66.5%。


按照《2019年廣州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廣州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比重將達到68%左右,做優做強高端現代服務業,支持發展法律、會計、諮詢、廣告、精算、人力資源等專業服務業,建設國際工業設計中心,發展供應鏈管理、定製化服務、總集成總承包、信息增值服務等服務型製造新業態。


憑這幾個要素

廣州快遞業務量或持續領先


在服務業中,還有一組數據特別搶眼。


在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收佔比近四成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營業收入增長15.7%。


儘管3月份的數據還未公佈,但廣州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一直在廣州現代服務業中獨佔鰲頭。在2018年各地服務業“成績單”的細分指標中,廣州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577.95億元,比上年增長5.3%。這一數字也超過了上海的1533.36億元、北京的1346.2億元,排名全國第一


其實,這三個指標,體現的是一座城市經濟的活躍度


交通運輸量自不用展開多說,背後是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這與近年來廣州交通樞紐能級不斷提升密不可分。根據中國社科院研究機構去年底發佈的“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廣州的國家交通中心指數爲1,居全國第一,而其交通集聚度和交通聯繫度指數全國排名分別位於第一和第三位。


再來說說郵政業。一季度,廣州快遞業務總量和收入分別快速增長31.5%和43.2%。



廣州的快遞業務量從2014年開始超過上海,持續至今高居全國第一。這靠的不是常住人口的突然猛增,而是網店經營者的努力,以及出色的電商發展水平。


廣州的電商發展水平僅次於杭州,居全國第二。廣州還是一個蔚爲壯觀的淘寶村聚集地,根據阿里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廣州有125個淘寶村,全省第一。


說說倉儲。前三季度,全市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增長25.5%,其中出口增長3.1倍。


“廣州跨境電商進出口額一直位居內地城市前列。”廣州市跨境電商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馬科說,據他初步估計,廣州的跨境電商企業,包括一些未統計在案的中小賣家,數量至少超過了1萬家,並呈現出兩個特徵:85%是跨境電商出口端的企業,85%是中小型賣家。


一直以來,廣州擁有生產中心、物流中心這兩個深厚的家底。廣州所在的珠三角城市羣,是全國最大的消費品生產中心,廣州又是珠三角最大的物流中心,從這裏發貨、收貨的成本都非常低。所以,廣州雖然沒有電商巨頭,但電商巨頭在華南地區的倉庫、貨物分揀中心一般都在廣州。加上廣州海關跨境電商通關便利度位居全國前列,倉儲業務自然蓬勃發展。包括淘寶村的集羣效應也一定會出現在廣州,這是由物流成本決定的,也是由廣州的傳統優勢決定的。

版權聲明

本文轉載自南方plus平臺“陳思勤工作室”作者:甫琦 陳思勤,原題爲《動圖|7.5%!廣州一季度GDP增長背後的祕密》,原文發表於2019年04月28日。無冕財經已獲得轉載授權,並稍作編輯。如有其他需要,請聯繫客服小冕(微信號:xiaomian0504)。

無冕財經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簽約賬號,現已覆蓋今日頭條、搜狐財經、網易財經、鳳凰新聞、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號、新浪微博、UC頭條、百家號、企鵝號、雪球號、螞蟻財富號等平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