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30,早上七点打开官网查询,结果显示拟录取,内心却十分平静。总想给这段艰难又充实的日子写点什么。

2016.9—2018.4,时间说短不短,持续了长达一年半有余,甚至走过了一个二战生所经历的所有过程。

路踩过雷,遇过坎,庆幸的是自己都走过来了,当然也收获了自己想要的。

普通二本生,从一个四级没过,到四六级全飘过(备战考研期间没必要刻意准备四六级,你的考研功底足够),司考

375(飘过),考研刑事诉讼法初试365。

总结自己的经验无非就是坚持和努力。

高考失利,进入西南民族大学且选择了法学专业,沉沦,迷茫,总觉得什么都无所谓,无关痛痒。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大二下端午节前夕,我也不知道哪来的想法,竟然想考中国政法大学

,可能是高考未圆的梦。

无意中通过法大的考研QQ群加上了一个二战刚通过刑法复试的师姐,也是我最初开始想考的方向。师姐非常耐心且鸡血的说:想考法大要明白你为什么想考?你能不能吃苦?能不能天天熬夜到一两点?你要想著你考上了就经常能听到山口厚、平野龙一、西田典之、张明楷、陈兴良等大家的讲座,这些想想就很美好(特别强调吃苦和坚持),你要考一个好学校就要承担考不上的风险,你要想考一个普通的学校,就必须将就她的档次。

我记得我当时是懵住了,缓缓挤出几个字我可以。当时自己什么基础都没有,期末基本都靠水过去,用重新开始来形容绝对贴切。

大二结束完,自然而然要开始暑假的生活,拖拖拉拉的拿著法大初试的书翻了翻,暑假马马虎虎看完了刑民,也就是有个印象,实则没有太大的收获。

大三开始,没有太重的专业课学习任务,但是第一节课劳动法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这个学期很快过去,你们马上就要面临司考和考研,任务很重。很明显宿舍的环境不适合复习,我一个人租出去住了。

从此过上了早八晚十的日子(晚10是指离开图书馆是十点,一般回去会把当天看的东西简单在回顾一下,然后睡觉),没有双休,没有节假日,天天基本固定的位置在图书馆自习。基本的时间分配就是白天专业课,晚上三个小时英语(单词+部分语法,因为自己英语不好)。中午坚持午睡,为了下午效率更高,唯一的休闲就是偶尔约个火锅。

寒假报了周思成英语全程班,早上八点起来上网课到十二点,下午看5个小时左右专业,晚上陪家人聊聊天,当时只知道自己默默努力,因为家人也不管自己,他们想的我毕业考个公务员稳稳定定就行(在这点上,我觉得很多人会得到家里的支持和关心,而我完全是自己去抉择)。

大三下开学,我的作息时间也改成了早7晚10,仍然是图书馆那个位置,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三月初,传闻我们这届是末代思考,很可能放水,也觉得法大初试和司考并不冲突(除了民法物权变动理论和部分刑法观点,当然刑法现在已换命题组)。

我尝试去司考,我选择的是先写了一些司考真题检验一下自己的之前复习效果,但是发现自己对细节掌握得并不好,所以从三月到四月我选择听司考的免费视频,这一个月也是自己收获最大的时间,很多之前自己看书没发现的细节和理论顿时打通,但我选择只听和考研有关的科目,这样考研和司考都用得上。(Tip:最好在课本看了两遍左右开始看司考视频,这样会有一定的基础,但这时候时间才三四月份),同时时间的安排仍然采取白天专业课、晚上英语的做法(政治暂时搁置)。

因为报了辅导机构的脱产班,七月去了北京,而报班面授原因一是想了解法大的解题思路和观点(事实证明我可能复试占了便宜因为报班);二是希望和一同考法大的同学一块备战,这样可能让自己更有压力和动力。

一个普通的二本学校考研氛围难以吐槽,很容易让自己放松。备考过程中,除了我自己,没什么人相信我支持我支持我,某老师每见我一面都感觉要痛斥我的「注定失败的一意孤行」,觉得你是在做梦,咱们学校靠统考进去的几乎为0,你还要考司考。即使到了初试已经通过了,他们仍然坚信我复试会被刷。

同学的不理解,整整大三一年,我都生活在匆忙中,整天忙忙碌碌,沉默寡语(我发誓我不是这种呆呆的人,只是考法大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知道,见到我的人,尤其是我熟悉的某些同学,甚至会从心里鄙视我,我仿佛看到他们见我失败后的自以为有先见之明的得意····想要走向成功,就先走入孤独,这一年我基本一个人自习,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再次强调,我不是孤傲的人),

当然面对这样的压力自己在备考中也有动摇的时候,但是这时候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只要你了解自己的水平是如何是最重要的,而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动摇只会浪费时间。

(我记得三月底辅导员找谈话的时候,耐心的劝导我,但我什么也听不进去,我就是要考法大。但内心还是有点虚,我想过换一个缓冲一点的学校,比如中央民大,但最终会被法大梦击碎)。

目标本身或许不重要,不值得你下那么大的决心,但我觉得这仅仅是做事的一种态度,人生的一种精神。

考研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或许人生中再也没有的机会,去自己发掘自己最大的潜力,去找到最好的自己,去把自己逼到极限。

随著进入七月,对于英语的复习时间略有缩短,因为专业课要著手背诵,我不建议拖拖拉拉看书,我喜欢快速看,马上反复,这样效果更好,如果一本一本慢慢看,可能看完一轮再看已经完全忘了之前的内容了,这是极度不适合背诵的。

八月有一个将近一个月的集训,所以结束已经快八月底了,我选择的是把最近一个月的内容先梳理。

到了九月初,我觉得我需要进行司考,因为如果考研没过,但司考过了你以后的选择会多一点,在毕业季不会那么被动,当然也有可能两个都不过,这个选择因人而异。

此时司考我还有三国、行政法、商经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没复习,所以离司考最后十天,我停止了考研科目的复习,全身心备考司考,早6:30-凌晨1点左右,住我隔壁的一个法大法硕毕业的研究生经常过来和我一块复习。

我真的不知道这段时间我怎么坚持下来的,这是一段足以让我铭记的经历:我的报考点在中国农大,我早上起床坐车到农大七点(八点半开始考),早上随便啃点面包(因为我喜欢早上吃面食,对于其他食品没什么胃口),中午随便找个石凳子坐下继续吃面包再看看下午考试科目,考完回辅导机构继续晚自习,只有晚上才能吃上真正意义上的饭,两天考完那天晚上我还是坚持了去上自习,

我同学问我不累吗?你咋这么活泼,我笑了笑。因为我英语已经十多天没看了,且是我的薄弱科目,我需要将落下的补上。

但确实这段时间太累了,第二天我就重感冒了,感觉睡多久都不够(可能是吃了感冒药),但我就睡了一个懒觉(八点)继续去上自习,实在困我就听刘玫老师的法条解读放大声刺激自己。

然后我也是在这时候开始进行政治的复习的,之前认为自己是文科生,这个难不倒自己,但从最后考试结果来看,我觉得从七月底开始复习是恰当的,每天一到二个小时就够。

复习的日子是枯燥无味的,但就是这么一直持续著,重复的翻著那几本被自己快翻烂的书,看到自己想吐。

到十月开始拚命冒痘,以至于有一天三老师看到我说我痘痘咋这么严重,我才意识到我最近经历了什么(现场确认的时候,和一朋友吃饭,我朋友都被眼前的我震惊了,变化太大)。

12月14号我回到了成都,租了半个月的房子一个人在外面复习,理由是回宿舍可能会受到室友的影响,离考研时间越来越近,

第一天考研公共课,由于英语新题型突然变难,导致最后慌了手脚,翻译只能看一句翻译一句,还没写完,回去之后心态很崩溃,对第二天的考试一度失去了信心,但想著自己努力了一年多就这么放弃值吗?(英语做题顺序可以自由搭配,并不需要像那些人说的先什么最后完形填空,事实证明这两年完形都很简单,最后没时间写可能会吃亏)。

第二天坚持考完,第二天的考试发挥我个人认为是正常的,除了看错一道六分的题。我当时跟三老师发消息说我要是专业课考了280,明年三月份我可以见到你。当时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说的这句话,哈哈哈哈哈。

之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等成绩阶段,我也开始了我的实习期,成绩出来我365,当时并没有明确的概念这是什么水平,唯一认为的就是自己应该过线了(英语和刑诉专业课都比去年难),

过完春节我开始了复试复习,因为自己学的哑巴英语,越学越没兴趣,也没怎么准备,所以复试英语的发挥比较糟,但是由于对专业课基本复习的能默写的水平,所以专业课类的发挥是令自己满意的(想提醒一下各位:复试应该大头在专业课,但也得花些时间在英语上,看看时事类英语杂志或者背一些作文素材)。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打鸡血,只是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那些二本的孩子,你想要什么结果只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程度,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你需要每天12小时(甚至更多)坐在自习室,你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只有重复的学习和背诵。

你可以短暂的怀疑自己、动摇信心,但一觉醒来你还是应该信心满满地样子。你所有的不成功只能怪你自己(当然也有个别是运气成分,比如今年民诉385,这个分确实很吓人)。

我想再次重申一点的就是:坚持持续的去努力,除此之外没有捷径,你可能不经意的给自己放一下午假或者一天假,可能第二天你对自己之前看的很多都模糊了,我的建议是实在累了那天早点睡觉,或者给自己的学习任务稍微轻点,但一定不能不学习。

最后:考研不易,保重身体。(很多时候我是靠像红牛的抗疲劳产品撑起来的,为了保持精力,真的数不清喝了多少罐红牛,更奇葩的是有一次把同学给的可可粉当咖啡吃了,回头跟我同学说生吃可可粉非常精神,这纯粹就是个心理安慰,大概其实是靠自己意志去支撑自己去完成这件事情吧)。

基于时间等原因很多东西说的可能不是很详细,欢迎学弟学妹一起探讨。

Tips:

1.关于学习计划:我个人认为应当每天花几分钟简单的列出自己该做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否则自己完不成会给自己造成挫败感,或者到了最后完成的任务保证不了质量或者熬夜作战(个人不太赞成熬夜),所以有一个大概的任务清单即可。

2.关于笔记:我个人不太做笔记,一是法大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重点,像今年刑诉的五声听讼等,所以我更强调的是拿书本背诵,边背边写。(但是把握一本书的主线很重要,像刑诉你要大概将整个黑色标题串联起来,对整本书有一个整体的掌握。比如刑诉第一章你需要知道有:刑事诉讼、诉讼程序和阶段、刑事诉讼法和其渊源、三大程序法的区别和刑诉法的特有之处、刑诉法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四大理念、目的和任务,其他科目类推)

3.关于记忆:我采取的是边想边写在草稿纸上,不会的地方整整齐齐写出来,这样加深印象。对于一些程序性的东西,采用记关键词的方法,进行串联。(比如查询冻结:批准进行——轮候冻结———期限———出售——解除)

4.关于是否需要找研友:除非考一个学校,否则不建议。因为每个学校对学生的考察重点不一样,所以相互之间偶尔的比较会使自己更紧张或者松懈。只要自己有计划,每天跟著自己的计划走,就可以了,总是对比进度,只会让你的内心更加的恐惧不安。那些每天说自己复习了几遍的人未必有你复习的好,可能也只是通过对比来获取内心的慰,真做题未必有你的正确率高,所以踏踏实实的复习自己的吧。

5.作息时间:我属于比较规律作息型的,除了特殊时期,否则不熬夜,一般12点左右睡,七点开始自习,中午睡午觉。(这个根据个人而定,但我个人而言没有休息日)

6.关于资料的选择:我英语背的单词各种各样,主要有考虫的单词和张健真题里包含的那本单词书,反反复复背。真题第一遍建议用考研真相、第二遍用张健的黄皮书,第三遍依个人看好(真题里的答案生词一定要抄下来背诵,对于要达到一种怎样的熟练程度,我认为是通篇翻译没有一个生词不会,一个长难句没有就算过关),作文可以十一月背,可以背一些模版句,道长的作文复杂麻烦,相比何凯文更加简单粗暴。政治跟紧肖秀荣,冲刺阶段可以买其他的老师的冲刺题练练手。专业课的话最好能写法大的期末题和真题。(一定不要忽视公共课,这个可以不给你涨分,但一定不能拉后腿,尤其法大公共课的线都划在60,不少我认识的同学就是因为差一点而没有资格进入复试)。

7.关于考研和司考 : 个人认为是互补的关系,尤其是重合的科目,联系更加紧密。(关于司考老师的选择:我觉得尽量找到法大老师在司考机构上课的视频,这样对考研用出更大,观点冲突没有那么厉害)

8.备考期间,心态要好。什么事情都尽量看淡一点,一定要注意身体,哪怕一次小感冒都会让自己的复习计划搁置。

9.关于书本:法大初试的主要考查点在课本,所以重心就在课本,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适当看一些相关的文章,如果在试题上能表现出来,老师还是会很欣赏的。

10.关于信息:尽可能多的去搜集更多关于本专业报考的相关信息,包括招生名额、历年的报录比和分数线,防止报名前因为名额太少而临时更换专业,大忌。

11.关于报班: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自己报了一个班且是面授,因为是法大老师上课,灌输的是法大的观点,所以对于答题会有不小的帮助。比如今年法综的论民总关于法人的分类:因为之前讲过:所以会从我国目前分类,著重论述特别法人的特别之处,再谈谈法人分类的发展,时间够的话还应该说说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因为法大偏向此分类),也可能这个老师复试就面试你,看个人运气。

12.关于看书,我还是坚持看书不能太慢。前期一个小时25页左右,宪法和法理适当可以多一点,十一月后基本一天要复习完宪法和法理,其余的一天需要完一门。而不能拖拖拉拉,这样最后什么东西都没记住。

13:关于备战时间:传统说不要战线太长,容易消耗太大。我十分反对这种观点,这取决你想考哪个学校,一个普通学校考法大,你就必须越早越好,并且要坚持下来,因为你最后会发现你只可能担心时间太短,而不会说战线太长。

人生路不白走,每一步都算数,哪个考研的,没在深夜里痛哭过。

在此非常感谢一路以来不断支持和鼓励我的亲人、朋友和同学,为避免挂一漏万,不一一列举。以上仅个人经验之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