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30,早上七點打開官網查詢,結果顯示擬錄取,內心卻十分平靜。總想給這段艱難又充實的日子寫點什麼。

2016.9—2018.4,時間說短不短,持續了長達一年半有餘,甚至走過了一個二戰生所經歷的所有過程。

路踩過雷,遇過坎,慶幸的是自己都走過來了,當然也收穫了自己想要的。

普通二本生,從一個四級沒過,到四六級全飄過(備戰考研期間沒必要刻意準備四六級,你的考研功底足夠),司考

375(飄過),考研刑事訴訟法初試365。

總結自己的經驗無非就是堅持和努力。

高考失利,進入西南民族大學且選擇了法學專業,沉淪,迷茫,總覺得什麼都無所謂,無關痛癢。

這樣的日子持續到大二下端午節前夕,我也不知道哪來的想法,竟然想考中國政法大學

,可能是高考未圓的夢。

無意中通過法大的考研QQ羣加上了一個二戰剛通過刑法複試的師姐,也是我最初開始想考的方向。師姐非常耐心且雞血的說:想考法大要明白你為什麼想考?你能不能喫苦?能不能天天熬夜到一兩點?你要想著你考上了就經常能聽到山口厚、平野龍一、西田典之、張明楷、陳興良等大家的講座,這些想想就很美好(特彆強調喫苦和堅持),你要考一個好學校就要承擔考不上的風險,你要想考一個普通的學校,就必須將就她的檔次。

我記得我當時是懵住了,緩緩擠出幾個字我可以。當時自己什麼基礎都沒有,期末基本都靠水過去,用重新開始來形容絕對貼切。

大二結束完,自然而然要開始暑假的生活,拖拖拉拉的拿著法大初試的書翻了翻,暑假馬馬虎虎看完了刑民,也就是有個印象,實則沒有太大的收穫。

大三開始,沒有太重的專業課學習任務,但是第一節課勞動法老師的一句話點醒了我:這個學期很快過去,你們馬上就要面臨司考和考研,任務很重。很明顯宿舍的環境不適合複習,我一個人租出去住了。

從此過上了早八晚十的日子(晚10是指離開圖書館是十點,一般回去會把當天看的東西簡單在回顧一下,然後睡覺),沒有雙休,沒有節假日,天天基本固定的位置在圖書館自習。基本的時間分配就是白天專業課,晚上三個小時英語(單詞+部分語法,因為自己英語不好)。中午堅持午睡,為了下午效率更高,唯一的休閑就是偶爾約個火鍋。

寒假報了周思成英語全程班,早上八點起來上網課到十二點,下午看5個小時左右專業,晚上陪家人聊聊天,當時只知道自己默默努力,因為家人也不管自己,他們想的我畢業考個公務員穩穩定定就行(在這點上,我覺得很多人會得到家裡的支持和關心,而我完全是自己去抉擇)。

大三下開學,我的作息時間也改成了早7晚10,仍然是圖書館那個位置,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三月初,傳聞我們這屆是末代思考,很可能放水,也覺得法大初試和司考並不衝突(除了民法物權變動理論和部分刑法觀點,當然刑法現在已換命題組)。

我嘗試去司考,我選擇的是先寫了一些司考真題檢驗一下自己的之前複習效果,但是發現自己對細節掌握得並不好,所以從三月到四月我選擇聽司考的免費視頻,這一個月也是自己收穫最大的時間,很多之前自己看書沒發現的細節和理論頓時打通,但我選擇只聽和考研有關的科目,這樣考研和司考都用得上。(Tip:最好在課本看了兩遍左右開始看司考視頻,這樣會有一定的基礎,但這時候時間才三四月份),同時時間的安排仍然採取白天專業課、晚上英語的做法(政治暫時擱置)。

因為報了輔導機構的脫產班,七月去了北京,而報班面授原因一是想了解法大的解題思路和觀點(事實證明我可能複試佔了便宜因為報班);二是希望和一同考法大的同學一塊備戰,這樣可能讓自己更有壓力和動力。

一個普通的二本學校考研氛圍難以吐槽,很容易讓自己放鬆。備考過程中,除了我自己,沒什麼人相信我支持我支持我,某老師每見我一面都感覺要痛斥我的「註定失敗的一意孤行」,覺得你是在做夢,咱們學校靠統考進去的幾乎為0,你還要考司考。即使到了初試已經通過了,他們仍然堅信我複試會被刷。

同學的不理解,整整大三一年,我都生活在匆忙中,整天忙忙碌碌,沉默寡語(我發誓我不是這種獃獃的人,只是考法大必須付出的代價),

我知道,見到我的人,尤其是我熟悉的某些同學,甚至會從心裡鄙視我,我彷彿看到他們見我失敗後的自以為有先見之明的得意····想要走向成功,就先走入孤獨,這一年我基本一個人自習,一個人喫飯,一個人··(再次強調,我不是孤傲的人),

當然面對這樣的壓力自己在備考中也有動搖的時候,但是這時候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隻要你瞭解自己的水平是如何是最重要的,而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動搖只會浪費時間。

(我記得三月底輔導員找談話的時候,耐心的勸導我,但我什麼也聽不進去,我就是要考法大。但內心還是有點虛,我想過換一個緩衝一點的學校,比如中央民大,但最終會被法大夢擊碎)。

目標本身或許不重要,不值得你下那麼大的決心,但我覺得這僅僅是做事的一種態度,人生的一種精神。

考研是一次很好的機會,或許人生中再也沒有的機會,去自己發掘自己最大的潛力,去找到最好的自己,去把自己逼到極限。

隨著進入七月,對於英語的複習時間略有縮短,因為專業課要著手背誦,我不建議拖拖拉拉看書,我喜歡快速看,馬上反覆,這樣效果更好,如果一本一本慢慢看,可能看完一輪再看已經完全忘了之前的內容了,這是極度不適合背誦的。

八月有一個將近一個月的集訓,所以結束已經快八月底了,我選擇的是把最近一個月的內容先梳理。

到了九月初,我覺得我需要進行司考,因為如果考研沒過,但司考過了你以後的選擇會多一點,在畢業季不會那麼被動,當然也有可能兩個都不過,這個選擇因人而異。

此時司考我還有三國、行政法、商經和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沒複習,所以離司考最後十天,我停止了考研科目的複習,全身心備考司考,早6:30-凌晨1點左右,住我隔壁的一個法大法碩畢業的研究生經常過來和我一塊複習。

我真的不知道這段時間我怎麼堅持下來的,這是一段足以讓我銘記的經歷:我的報考點在中國農大,我早上起牀坐車到農大七點(八點半開始考),早上隨便啃點麵包(因為我喜歡早上喫麵食,對於其他食品沒什麼胃口),中午隨便找個石凳子坐下繼續喫麵包再看看下午考試科目,考完回輔導機構繼續晚自習,只有晚上才能喫上真正意義上的飯,兩天考完那天晚上我還是堅持了去上自習,

我同學問我不累嗎?你咋這麼活潑,我笑了笑。因為我英語已經十多天沒看了,且是我的薄弱科目,我需要將落下的補上。

但確實這段時間太累了,第二天我就重感冒了,感覺睡多久都不夠(可能是喫了感冒藥),但我就睡了一個懶覺(八點)繼續去上自習,實在困我就聽劉玫老師的法條解讀放大聲刺激自己。

然後我也是在這時候開始進行政治的複習的,之前認為自己是文科生,這個難不倒自己,但從最後考試結果來看,我覺得從七月底開始複習是恰當的,每天一到二個小時就夠。

複習的日子是枯燥無味的,但就是這麼一直持續著,重複的翻著那幾本被自己快翻爛的書,看到自己想吐。

到十月開始拚命冒痘,以至於有一天三老師看到我說我痘痘咋這麼嚴重,我才意識到我最近經歷了什麼(現場確認的時候,和一朋友喫飯,我朋友都被眼前的我震驚了,變化太大)。

12月14號我回到了成都,租了半個月的房子一個人在外面複習,理由是回宿舍可能會受到室友的影響,離考研時間越來越近,

第一天考研公共課,由於英語新題型突然變難,導致最後慌了手腳,翻譯只能看一句翻譯一句,還沒寫完,回去之後心態很崩潰,對第二天的考試一度失去了信心,但想著自己努力了一年多就這麼放棄值嗎?(英語做題順序可以自由搭配,並不需要像那些人說的先什麼最後完形填空,事實證明這兩年完形都很簡單,最後沒時間寫可能會喫虧)。

第二天堅持考完,第二天的考試發揮我個人認為是正常的,除了看錯一道六分的題。我當時跟三老師發消息說我要是專業課考了280,明年三月份我可以見到你。當時不知道自己哪來的勇氣說的這句話,哈哈哈哈哈。

之後就進入了漫長的等成績階段,我也開始了我的實習期,成績出來我365,當時並沒有明確的概念這是什麼水平,唯一認為的就是自己應該過線了(英語和刑訴專業課都比去年難),

過完春節我開始了複試複習,因為自己學的啞巴英語,越學越沒興趣,也沒怎麼準備,所以複試英語的發揮比較糟,但是由於對專業課基本複習的能默寫的水平,所以專業課類的發揮是令自己滿意的(想提醒一下各位:複試應該大頭在專業課,但也得花些時間在英語上,看看時事類英語雜誌或者背一些作文素材)。

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打雞血,只是想通過自己的經歷告訴那些二本的孩子,你想要什麼結果只取決於你自己的努力程度,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你需要每天12小時(甚至更多)坐在自習室,你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只有重複的學習和背誦。

你可以短暫的懷疑自己、動搖信心,但一覺醒來你還是應該信心滿滿地樣子。你所有的不成功只能怪你自己(當然也有個別是運氣成分,比如今年民訴385,這個分確實很嚇人)。

我想再次重申一點的就是:堅持持續的去努力,除此之外沒有捷徑,你可能不經意的給自己放一下午假或者一天假,可能第二天你對自己之前看的很多都模糊了,我的建議是實在累了那天早點睡覺,或者給自己的學習任務稍微輕點,但一定不能不學習。

最後:考研不易,保重身體。(很多時候我是靠像紅牛的抗疲勞產品撐起來的,為了保持精力,真的數不清喝了多少罐紅牛,更奇葩的是有一次把同學給的可可粉當咖啡喫了,回頭跟我同學說生喫可可粉非常精神,這純粹就是個心理安慰,大概其實是靠自己意志去支撐自己去完成這件事情吧)。

基於時間等原因很多東西說的可能不是很詳細,歡迎學弟學妹一起探討。

Tips:

1.關於學習計劃:我個人認為應當每天花幾分鐘簡單的列出自己該做啥,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否則自己完不成會給自己造成挫敗感,或者到了最後完成的任務保證不了質量或者熬夜作戰(個人不太贊成熬夜),所以有一個大概的任務清單即可。

2.關於筆記:我個人不太做筆記,一是法大沒有什麼是絕對的重點,像今年刑訴的五聲聽訟等,所以我更強調的是拿書本背誦,邊背邊寫。(但是把握一本書的主線很重要,像刑訴你要大概將整個黑色標題串聯起來,對整本書有一個整體的掌握。比如刑訴第一章你需要知道有:刑事訴訟、訴訟程序和階段、刑事訴訟法和其淵源、三大程序法的區別和刑訴法的特有之處、刑訴法的研究對象和方法、四大理念、目的和任務,其他科目類推)

3.關於記憶:我採取的是邊想邊寫在草稿紙上,不會的地方整整齊齊寫出來,這樣加深印象。對於一些程序性的東西,採用記關鍵詞的方法,進行串聯。(比如查詢凍結:批准進行——輪候凍結———期限———出售——解除)

4.關於是否需要找研友:除非考一個學校,否則不建議。因為每個學校對學生的考察重點不一樣,所以相互之間偶爾的比較會使自己更緊張或者鬆懈。只要自己有計劃,每天跟著自己的計划走,就可以了,總是對比進度,只會讓你的內心更加的恐懼不安。那些每天說自己複習了幾遍的人未必有你複習的好,可能也只是通過對比來獲取內心的慰,真做題未必有你的正確率高,所以踏踏實實的複習自己的吧。

5.作息時間:我屬於比較規律作息型的,除了特殊時期,否則不熬夜,一般12點左右睡,七點開始自習,中午睡午覺。(這個根據個人而定,但我個人而言沒有休息日)

6.關於資料的選擇:我英語背的單詞各種各樣,主要有考蟲的單詞和張健真題裏包含的那本單詞書,反反覆復背。真題第一遍建議用考研真相、第二遍用張健的黃皮書,第三遍依個人看好(真題裏的答案生詞一定要抄下來背誦,對於要達到一種怎樣的熟練程度,我認為是通篇翻譯沒有一個生詞不會,一個長難句沒有就算過關),作文可以十一月背,可以背一些模版句,道長的作文複雜麻煩,相比何凱文更加簡單粗暴。政治跟緊肖秀榮,衝刺階段可以買其他的老師的衝刺題練練手。專業課的話最好能寫法大的期末題和真題。(一定不要忽視公共課,這個可以不給你漲分,但一定不能拉後腿,尤其法大公共課的線都劃在60,不少我認識的同學就是因為差一點而沒有資格進入複試)。

7.關於考研和司考 : 個人認為是互補的關係,尤其是重合的科目,聯繫更加緊密。(關於司考老師的選擇:我覺得盡量找到法大老師在司考機構上課的視頻,這樣對考研用出更大,觀點衝突沒有那麼厲害)

8.備考期間,心態要好。什麼事情都盡量看淡一點,一定要注意身體,哪怕一次小感冒都會讓自己的複習計劃擱置。

9.關於書本:法大初試的主要考查點在課本,所以重心就在課本,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適當看一些相關的文章,如果在試題上能表現出來,老師還是會很欣賞的。

10.關於信息:儘可能多的去搜集更多關於本專業報考的相關信息,包括招生名額、歷年的報錄比和分數線,防止報名前因為名額太少而臨時更換專業,大忌。

11.關於報班: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自己報了一個班且是面授,因為是法大老師上課,灌輸的是法大的觀點,所以對於答題會有不小的幫助。比如今年法綜的論民總關於法人的分類:因為之前講過:所以會從我國目前分類,著重論述特別法人的特別之處,再談談法人分類的發展,時間夠的話還應該說說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因為法大偏向此分類),也可能這個老師複試就面試你,看個人運氣。

12.關於看書,我還是堅持看書不能太慢。前期一個小時25頁左右,憲法和法理適當可以多一點,十一月後基本一天要複習完憲法和法理,其餘的一天需要完一門。而不能拖拖拉拉,這樣最後什麼東西都沒記住。

13:關於備戰時間:傳統說不要戰線太長,容易消耗太大。我十分反對這種觀點,這取決你想考哪個學校,一個普通學校考法大,你就必須越早越好,並且要堅持下來,因為你最後會發現你只可能擔心時間太短,而不會說戰線太長。

人生路不白走,每一步都算數,哪個考研的,沒在深夜裡痛哭過。

在此非常感謝一路以來不斷支持和鼓勵我的親人、朋友和同學,為避免掛一漏萬,不一一列舉。以上僅個人經驗之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