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星際迷航》裡面沒有這樣的劇情,這裡應該是《星際穿越》。在電影《星際穿越》中,為了拯救人類,主人公庫珀一行人駕駛宇宙飛船穿過蟲洞前往銀河系之外執行任務。最終庫珀回到地球之後,她的女兒已為百歲老人,而他還是年輕時的樣子。

上述劇情是有科學依據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表明,不同參照系中的時間流逝速率是不一樣的。在低速觀察者看來,高速運動的時鐘走得慢,並且速度越快,時間越慢。而在處於弱引力場中的觀察者看來,強引力場中的時鐘走得慢,並且引力場越強,時間越慢。這是兩種不同的時間膨脹效應,在現實中都已經得到證實。在《星際穿越》中所表現出來的為後者,即引力時間膨脹效應。

庫珀一行人穿過蟲洞之後,先是去往了黑洞附近的米勒行星。由於這顆行星過於接近黑洞,導致其時間流逝速率極慢。在米勒行星上過一個小時,相當於在地球上過了七年。雖然庫珀執行任務的總時間不過數年,但由於黑洞附近引力場很強,時間膨脹效應非常顯著,使得庫珀回到地球之後,地球上已經過了數十年。因此,他的女兒成了百歲老人,而他依然保持年輕。

如果未來人類能夠乘坐飛船近距離飛近黑洞或者其他引力場的天體,當這些太空旅行者回到地球之後,原先與他們同一時代的人都已老去,甚至早已去世。這相當於太空旅行者實現了前往未來地球的時間旅行。

此外,如果未來人類能夠建造出超高速宇宙飛船,也能實現同樣的效果。例如,太空旅行者乘坐速度達到光速86.6%的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飛行一年,當他們回到地球時,地球上已經過去了兩年。如果宇宙飛船能夠達到光速的99.995%,當他們在太空中飛行一年回到地球之後,地球上已經過去了一百年。通過這種方法,也能實現去往未來地球的時間旅行。


肯定會,按照愛因斯坦相對論,影響時間膨脹原因有很多,速度,重力都會影響時間的膨脹。

1996年,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用銫原子鐘從倫敦到華盛頓飛了一個來回,與留在實驗室的銫原子鐘比較,相差39.0±2納秒。

就是說,你坐波音787在倫敦和華盛頓之間飛一個來回,能年輕39×0.000000001 =0. 000000039秒,如果你想年輕1秒,就要飛1÷0. 000000039 =25641026個來回。

2010年初,美籍華裔科學家詹姆斯?周欽文率他的團隊完成了在地面上驗證相對論的實驗,他們研製出一種超精準原子鐘。這種原子鐘以單粒鋁原子為基準,精確得令人髮指——每37億年誤差不超過1秒,這是人類目前最精準的計時器。

兩臺鋁原子鐘,把其中一臺平穩升高33釐米,升高後的鐘比另一臺快,每79年快900億分之一秒。驗證了廣義相對論有關引力越大,時間越慢的理論。

人類走出銀河系需要的速度和探索開放黑洞中子星的行為必然會改變當事人相對應的時間膨脹率,那就一定會出現星際迷航裡面的情況。


很多人都想當然,你知道速度增大阻力也要增大,為啥宇航員要訓練,不僅僅訓練失重,更重要是訓練飛船加速的時候,人體承受的壓力。

所以,速度越快,對人類的壓力越大,人體有承受極限。

而且,有人說要達到光速,你們真敢想。

如果你不分裂成光子形態,你怎麼飛?吹牛飛嗎?

那麼越接近光速,物質只能越接近光子形態。

你分解成光子,還想回來,那你必須重新形成粒子。你手上有個金戒指,恭喜你,金元素形成要超巨恆星死亡壓縮的力,還要千億級的溫度。

你死不死啊。

無腦的人,不瞭解科學知識,只是想當然,以為是那麼回事。


會。並切每天正在發生,還影響到你的生活。 比如你打字的手機內置的gps導航如果常用的話,就和你息息相關。

天上的衛星由於相隨比地面運行的快的多,每天gps衛星上的時鐘都會比地面慢一點點,這個微小的時間差會到自己定位和導航完全失敗,所以gps衛星需要經常和地面校對時間保持同步纔行。

換句話說如果天上人間衛星是爸爸,那你的手機就是女兒,衛星總會比手機年輕一點點。只是衛星的速度太慢,距離黑洞太遠,才導致差距不是特別大。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你能圍繞黑洞走一遭回來地球過了500年,對於來誰你自己的時間並沒有變長,也沒覺著變慢,你還活完你的100歲就完蛋。雖然地球人覺著你離開了500年,你好像有500歲,但那只是別人的感覺,與你自己無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