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隆新能源再批大股東公款私用

魏銀倉遠在美國首發聲


記者丨李星 段思瑤


自曝家醜四個月後,銀隆新能源與大股東魏銀倉之間的“鬧劇”這兩天又連續更新了劇情。

 

4月29日,銀隆新能源通過官微對外公佈,“經初步覈實發現,公司先後出資270餘萬元購買了四輛小客車,均由大股東(魏銀倉)家人,包括親家長期使用,並由公司承擔車輛保險及其他費用。”


隨後,此前一直處於“失聯”狀態的魏銀倉終於在4月27日通過界面和騰訊財經發聲稱,“我和董總(董明珠)沒有根本矛盾”。針對銀隆新能源第一大股東非法侵佔公司財產的指控,魏銀倉出具了《魏銀倉、孫國華涉嫌職務侵佔罪一案專家論證法律意見書》予以迴應,這份意見書給出的法律意見爲,魏銀倉、孫國華沒有實施職務侵佔行爲,不構成職務侵佔罪。

 


魏銀倉的突然發聲,或許與銀隆新能源的連續出擊有關。四天前,銀隆新能源就曾通過官微對外發布一則標題爲《新案件浮出水面,涉嫌詐騙財政資金過億,孫國華等六人被刑拘》的消息,對大股東魏銀倉、原公司總裁孫國華等人涉及的“七宗罪”(四件刑事案件和三件民事案件)進行了披露,並明確孫國華等在內的六名涉案人員已經被刑事拘留多日,魏銀倉仍身處美國。

 

一位銀隆新能源高層管理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大股東和公司過往的資金糾紛,對公司正常運營沒有任何影響。”

 

接連自曝家醜,銀隆新能源和大股東魏銀倉之間的“恩怨情仇”,變得越來越複雜。


1

魏銀倉自證清白


據騰訊《潛望》和界面新聞的聯合報道,魏銀倉出具了一份自證清白的法律意見書。該份法律意見書顯示,訴魏銀倉、孫國華等人因爲被銀隆新能源舉報職務侵佔,被廣東省珠海市公安局以經濟犯罪監察支隊以涉嫌職務侵佔罪立案調查,二人認爲自己沒有實施職務侵佔行爲,舉報及偵查涉及的相關事實不存在。


該法律意見書是孫國華委託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研究院名義院長、教授樊崇義等5人,於2019年2月26日對該案的相關刑事法律問題進行了研究和論證,並出具了法律意見。

 

法律意見書對銀隆新能源在起訴書中的“魏銀倉、孫國華等人以虛增設備價款的方式侵佔河北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2.2億元、以虛構基建款的方式侵佔河北銀隆1.6億元和冒領銀隆新能源補償款1.5億元”涉及刑事案件部分相關內容進行了迴應。

 

5位專家出具的法律意見顯示,2.2億元、1.6億元、1.5億元並沒有被孫國華等人非法佔爲己有,也不存在通過借款、掛賬、調賬事項在新股東入股時虛高銀隆新能源資產價值,當時也沒有證據證明魏銀倉、孫國華是如何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銀隆新能源、河北銀隆的財產非法佔爲己有,關於侵佔的過程、方法和具體數額等事實均不清楚、明確。

 


不過,對於法律意見書的效力,北京中書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鄒義律師認爲,專家法律意見書屬於案外人對案件相關事實發表的書面意見,不具有法定證據形式,對辦案機關沒有強制約束力。專家意見不能作爲案件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的依據,對於辦案機關來說,只是辦案時參考意見,專家們給出的意見是否會被辦案機關所採納,要綜合其他證據和材料做出判斷。


2

用公款270萬買4輛小客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法律意見書是4月27日魏銀倉等人出具的。隨後在4月29日,銀隆新能源又在其官微發文稱,“大股東涉嫌詐騙國家財政資金,部分媒體錯誤報道爲詐騙國家新能源補貼資金,特澄清:2013 年9 月6 日,公司收到珠海市金灣區三竈鎮財政所科技扶持資金1.123 億元。經覈對公司財務記賬憑證發現,資金到賬後的第三天,即2013 年9 月9 日,大股東分兩筆5000 萬元和6000 萬元支付給其控制的公司。

 


經公司覈實,無法查實扶持項目對應的設備、產能等。大股東涉嫌利用公司編造科技項目,詐騙鉅額資金,給國家帶來鉅額損失,也對公司造成惡劣影響。公司將全面配合司法機關的調查取證,同時也將通過民事訴訟挽回公司的聲譽和損失。”

 

此外,銀隆新能源又披露,“初步覈實發現,公司先後出資270餘萬元購買了四輛小客車,上述車輛均由大股東家人,包括親家長期使用,並由公司承擔車輛保險及其他費用。


大股東是否存在其他在公司列支家庭開支的事項,公司將進一步調查。”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嘗試通過多種途徑聯繫魏銀倉本人,但截止記者發稿時,對方未給出任何回覆。


與今年1月9日銀隆新能源發佈的《關於對董明珠等股東不實報道及追訴大股東案件進度的說明》中列舉的三件刑事案件不同,在其最近發佈的最新案件進展中,魏銀倉等人涉嫌的刑事案件增至四條。新增刑事案件爲,騙取政府財政資金1.123億元,涉嫌詐騙罪

 

根據銀隆新能源披露的信息,2013年9月6日,珠海市金灣區三竈鎮財政所向銀隆新能源銀行賬戶轉賬1.123億元科技扶持資金,專款用於所扶持科技項目的發展。經覈對公司財務記賬憑證發現,銀隆新能源9月9日在孫國華的指示下以還借款名義,將上述1.123億元財政補貼資金(分爲5000萬和6000萬兩筆)支付給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由魏銀倉全資控股,以下簡稱銀隆集團)。經公司覈實,上述政府扶持科技項目申請書所述的設備、產能均不存在,且補貼項目具體經辦人爲“銀隆集團”員工。上述政府專項資金轉爲魏銀倉個人控制,嚴重損害了公司利益,大股東魏銀倉及孫國華等涉嫌騙取國家財政資金。

 

由此,魏銀倉等人涉嫌侵佔銀隆新能源利益資金也由最初的超10億元提升至超14億元。記者瞭解到,這已是銀隆新能源第三次更改魏銀倉等人涉嫌侵佔銀隆新能源利益總金額

 

2018年11月13日,銀隆新能源發佈《致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各股東的函》稱,魏銀倉、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元。隨後在2019年1月9日,銀隆新能源稱,魏銀倉及孫國華等人涉及的相關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金額超12億元。直至此次,魏銀倉等人涉嫌侵佔銀隆新能源利益資金提升至超14億元。

 


銀隆新能源在此次發佈的聲明中稱,魏銀倉及孫國華等人涉及四宗刑事案件和三件民事案件中,四件刑事案件已正式立案,但還未開庭,其他三起民事案件將於近期開庭審理。


3

格力暫不受影響


魏銀倉曾在面對銀隆新能源指控時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用我的公司告我,你覺得真實嗎?”但隨着銀隆新能源一封接一封的聲明,魏銀倉再未對外發聲。

 

2016年12月15日,董明珠攜10億元,聯手王健林等知名企業家共計30億元,正式入股銀隆新能源,共持股22.388%。隨後,董明珠個人又對銀隆新能源進行了增持,成爲銀隆新能源第二大股東,而魏銀倉通過銀隆集團持股仍爲銀隆新能源的第一大股東。

 

啓信寶信息顯示,銀隆集團目前仍爲銀隆新能源的第一大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爲25.99%,而魏銀倉100%控股銀隆集團,所以魏銀倉目前仍是銀隆新能源的第一大股東。董明珠爲銀隆新能源第二大股東,個人持股比例爲17.46%。



身兼格力電器董事長和銀隆新能源大股東的董明珠曾把銀隆新能源形容爲“窟窿”,但她表示並不後悔,因爲這讓行業看到了格力汽車空調的優勢。她公開感慨:“進入後,才知道銀隆的窟窿有多大。”

 

去年11月當銀隆新能源首次指控魏銀倉等人涉嫌侵佔公司利益時,銀隆集團曾用一封《致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的函》進行反擊,稱銀隆新能源的指控爲銀隆新能源個別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董明珠爲個人私利,利用公司對大股東發難,表示將拿起法律武器進行反擊。

 

隨着事件的發酵,作爲銀隆新能源汽車空調的主要供應商,格力也被攪入其中。“格力電器的銷售面很廣,不只是銀隆新能源一家。”格力電器股東熱線相關負責人說,格力電器與銀隆新能源是兩家獨立的企業,互不影響。

 

目前,面對即將開庭的三件民事案件,魏銀倉身處美國,孫國華已被刑事拘留數日,其他與刑事控告事項有關的人員也已無法取得聯繫。雖然銀隆新能源一直在“發聲”,但由於魏銀倉等人的“失聲”,使劇情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



NBD汽車互動

銀隆新能源未來將由誰來掌舵?

後臺回覆“進羣”加入NBD汽車互動羣


更多精彩內容

深度丨誰能終結寧德時代?

獨家 丨價格倒掛?新車投放少?觀致對質疑一一回應

經銷商上門表達不滿 觀致獨家迴應:願與經銷商共贏

……


新聞在身邊

我在你左右

 微信號:NBD-AUTO)


你還可以在以下平臺看到NBD汽車

每經網|今日頭條|一點資訊

企鵝號|搜狐號丨新浪看點

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