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18世纪的巴黎人挤在北京早高峰的地铁上,那场面估计比香奈儿5号与韭菜馅儿包子混合在一起的味道,更为不堪入「鼻」。

当时的医学常识认为,体臭越强烈说明身体越健康。

不论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绅士、贵妇,还是下层的穷苦百姓,绝不会轻!易!洗!澡!

太阳王路易十四,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沐浴。

在他的御用医生留下的记录中,路易十四从1647年到1711年的64年间,只洗过一次澡。。。。

他的曾孙路易十五则相对多一点,洗过三次澡:一次是过生日、一次是结婚日、还有一次入殓时

全民不洗澡毕竟难闻,而且欧美人体味又「大」,不得不用香氛来掩盖身上的异味。

当时最受欢迎的是动物性香料,如龙涎香、麝香、麝猫香一类。

这种气味过于呛人,18世纪中叶以后巴黎人就把兴趣转向低调、克制、优雅的植物性香料,柠檬、橘子、玫瑰花一类的气味开始流行。

格拉斯Grasse,气候适宜种植玫瑰、茉莉等原料,是当代世界香水产业的中心。

然鹅,真正的「香水之城」并不是巴黎,而是位于法国南部的小城——格拉斯。

据说巴黎乃至世界上三个调香师中,就有一个来自格拉斯。

电影《香水》中的调香师称:「没有在格拉斯历练过的人,不配自称为香水制造者。」

1

让·克罗德·艾列纳Jean Claude Ellena,爱马仕首位「专属调香师」

让·克罗德·艾列纳就出生于格拉斯的调香师世家,他的父亲、兄弟与女儿都是调香师。

16岁时,他以学徒身份在当地精油工厂上夜班,20岁加入了当今全球第一大香精香料公司「奇华顿」(Givaudan)所办的调香师学校,成为第一个学生。

艾列纳只上了九个月的课,最后仍成为一名举世闻名的调香师。

艾列纳

他替宝格丽(BVLGARI)、斐德瑞克马尔(Frederic Malle)、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等奢侈品牌,创作出多款香水。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为爱马仕创作的「花园」系列、仅在爱马仕门店销售的沙龙香水「闻香珍藏」系列等,皆为香水界经久不衰的「神话」。

艾列纳为爱马仕创作的几款香水

艾列纳以「极简主义」风格而著称,他本人只穿「烫的四平八稳的白衬衫」

他自称是「气味的作家」,把日常与环境中的气味精简成成分。大自然纷繁庞杂,一朵玫瑰的香气有五百个分子,比巧克力的味道多,又比蒜头的少。

借由这个游戏,我脱离惯常的表现法,建立起一个气味的语意形式,以便把这些词义集合起来,形成复杂的气味,构成香水。

因此,你不要天真的以为,香水的味道就是从真正的水果、鲜花中萃取的。

2

诚然,当你喷上果香味的香水,可能和水果摊上散发的甜香味类似,但它们绝大部分是调香师用香料通过一定的比例调制出来的。

用调香师艾列纳的话来说,就是「拧著大自然的脖子要它说出我想让它说的话」。

《调香师日记》

而当艾列纳为爱马仕创作「地中海花园」的时候,爱马仕的工作人员却坚持把他送到地中海城市的一座花园里。

树下的我,五感受到围攻。我迷失了。猛然间,我的想像空间惨遭偷袭,马上就被局限在常见的刻板印象里,我必须忘掉这些才懂得凝视光和影的游戏,体会无花果树和海百合的芳香……

爱马仕尼罗河花园的广告

按部就班可能只是化学实验,而调香师是靠「想像」操纵气味的,抽象且不可触摸。

比如,宝格丽的「绿茶」香水并没有使用茶,爱马仕的「尼罗河花园里」没有芒果,「大地」不见燧石。

如果你「感受」到了这些气味,那么恭喜你,不仅被调香师欺骗了,而且给广告商交了不少智商税。

3

广告商深谙「图像更能触动情感」的道理,他们从未让人闻到香水味,却把嗅闻的欲望撩拨至最大。

比如,当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出现在香奈儿五号的广告中,似乎就能闻到其中的香浓、性感与魅惑。

玛丽莲·梦露与香奈儿5号

此外,香水的名字来自文字,有时是原料名称的排列组合。名字的发音必须能勾住所有的感官,它是人们与香水的第一道接触。

广告商总是用尽招数编写故事、推广,但只有消费者愿意买单才算成功。

每年发表的上百款香水中,必须等首批销售半年之后,亦即补货到店家所需的时间,始知一支香水有无成功的机会。

在艾列纳看来,「标准化」像薄荷味的口香糖、柠檬味的洗洁精,让一些香气变得平庸;而市场的选择,让潮流趋于一致。

时尚的成规是用来颠覆玩弄的,「我才不信香水有男女、中性或单性之别。只有擦香水的人才能替香水分门别类。」

艾列纳的宏图大志,是用寻常气味让人惊叹不已,如同画家塞尚曾说「我要用一颗苹果惊艳巴黎」。

End

Ps:这本《调香师日记》是中信出版社出的,排版真是字大稀疏,有种大学时候交作业「充」页数的感觉,难道良心不痛吗?

但值得欣慰的是,翻译的还不错,读起来比较有趣。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路。

weixin.qq.com/r/9kynv2r (二维码自动识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