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跟一個鄰居在聊育兒經,聊到孩子的閱讀。

 

“我都陪孩子閱讀2年了,每天晚上都讀。前兩天我買了一套字卡,裏頭好多字她都還不會,這都中班了,還不認得幾個字,真不知道這書都讀到哪裏去了。”她很惆悵地說道。

 

“你陪孩子閱讀的過程中,有沒有用手指着書裏的字邊指邊讀?”我問道。

 

“沒有,我就直接照着念而已,我以爲她天天看着書,看到這些字,自然就會的。”她回答。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朋友,跟這個鄰居是兩個極端。

 

我那個朋友,陪孩子讀完一本繪本,就反覆讓孩子去認裏頭的字,還不時抽查孩子記住了沒。

 

沒過多久,孩子都不願意跟她一起讀繪本了。

 

很多家長在陪孩子閱讀時,用的方法不對,陪讀再多,識字量也上不去,還讓孩子害怕閱讀。



用對方法,閱讀的確可以增加孩子的識字量,但是閱讀從來就不應是一件功利的事。

 

爲了識字,讓孩子的閱讀變得枯燥、嚴肅,讓孩子對閱讀反感,則是本末倒置。

 

新西蘭科學家瑪麗·克萊曾提出一個“讀寫萌發”的概念。她發現,孩子的讀寫能力是自然發展出來的,你給他豐富的文字環境,他自然就學會了文字。

 

如果孩子是自然地接觸文字的,那文字也就成爲他生活中很平常的一個東西,就跟很自然地認識了蘋果桔子、會穿衣服、會騎車一樣。

 

陪孩子閱讀,能夠給孩子一個非常豐富的文字環境。

 

但孩子是否能夠輕鬆、自然、愉快地在閱讀中識字,跟家長陪讀時的引導有很大關係。

 

 

陪讀時,家長只顧自己讀,或者用自己的話把故事念出來,孩子雖能理解故事的意思,但他無法將你讀的意思跟書本上的字聯繫起來,便無法爲孩子開啓識字的大門。

 

過程中,如果家長太刻意地要求孩子一定要認住某些字,這樣不僅破壞了閱讀的節奏,不利於孩子完整地理解故事及鍛鍊思維能力,任務式的識字方式還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陪讀後,家長再不時地拿出某個字讓孩子認,這種脫離了語言環境的機械方式,只會讓孩子的識字效果大打折扣。

 

 

想讓孩子通過閱讀自然、輕鬆地識字,就要讓你的陪讀充滿魔力。

 

既要能引導孩子在閱讀時自然地看字、認字,又要做到不給孩子壓迫感。

 

據嬌媽這3年來給嬌嬌進行課外閱讀的經驗,我認爲最能達到這個效果的便是“指讀法”。

 

所謂指讀,就是在閱讀過程中,用手指指着文字,邊指邊讀。

 

孩子邊聽大人讀,邊看大人指着某個字,再加上閱讀本身的語言環境,便能讓孩子在理解故事的同時認字。

 

教育家尹建莉在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提到,她用指讀法陪女兒圓圓閱讀,孩子不僅喜歡閱讀,更認識了大量漢字。

 

嬌媽用了這方法,也同樣帶着嬌嬌輕鬆過了認字關。

 

如何用對指讀法,讓孩子愛上閱讀又識字量大增?做好以下4點是關鍵。

 

1、 一字一句指着讀

 

指讀,原則上是手指指着文字,一字一字地讀。

 

有的人閱讀時語速本來是自然的,一旦加入了指讀這個動作,就覺得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指和讀,讓閱讀變成一件很機械的事,大人小孩都覺得彆扭。

 

指讀時,不需要爲了讓孩子認字,而刻意地一字一字地指讀,而是讓你的手指跟着你的自然語速一起移動,讓手指配合語速。

 

文字少的時候,一字一字地指讀。文字多的時候,也可以一句一句,快速地指讀。

 

孩子不是看一次就知道你讀的音對應哪個字,指讀,只是爲了讓孩子認識到,媽媽嘴裏講出來的故事,都來自這些字。讓孩子感覺到,字是有意思的,進而對這些字產生好感。

 

 

2、讓指讀像翻書一樣自然

 

有些家長知道指讀法可以讓孩子識字之後,便次次都要給孩子指讀,並且還要孩子一定要看着自己的手指。

 

“寶貝,看媽媽的手,來看着這些字。”孩子正在專注地看着繪本里的畫,卻被家長打斷。

 

這樣的指讀,是不自然的,又回到了爲了識字而刻意讓孩子注意你的指讀上。

 

不必每一次都讓孩子集中注意力看着你的指讀,孩子在專心看書中的畫時,就在旁邊靜靜地指讀,讓指讀就像翻書一樣自然。

 

孩子如果累了,這次乾脆就不指讀,讓孩子躺在牀上舒服地聽故事,保護他的閱讀興趣,比多認幾個字更重要。

 

3、不讓孩子帶着任務讀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段話:

 

“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孩子在閱讀時如果揹着識字的任務,則會達到反效果。

 

讓指讀自然地進行,識字的效果纔會潤物細無聲地發生。

 

而這種效果,不是一時半會就會顯現。

 

孩子需要長時間大量的指讀,纔會反覆看到相同的字,在語境中一次又一次地加深對這些字的印象,纔會慢慢認識這些字。

 

嬌嬌4歲時,我開始使用指讀法。從我開始使用指讀法,到我發現嬌嬌認得部分字,用了半年,而嬌嬌能磕磕絆絆地自己閱讀,則用了2年。

 

不給孩子設任務,設時限,讓孩子毫無負擔地跟着你閱讀,只要你還在自然地指讀,只要他還喜歡閱讀,總有一天孩子會給你驚喜的。

 

4、幾歲開始使用指讀法

 

指讀法沒有明確的開始年齡界限,只要你開始給孩子閱讀,就可以使用。

 

有的人會疑惑,1、2歲的孩子,如果給他們指讀,他們能認得什麼?

 

給低齡的孩子指讀,不是希望他能識字,而是讓他習慣這種方法。如果此前一直沒有給孩子指讀,當他進入識字階段時,家長突然改變陪讀方法,孩子很可能因不習慣而牴觸。

 

此外,孩子在1歲半以後,就慢慢對文字有概念了。這個時候指讀,仍然不要以認字爲目的,而是讓孩子看圖,並指讀文字,久了孩子就容易把圖片跟文字聯繫到一起。

 

從小進行指讀,孩子就會有“字形意識”,意識到字跟字不僅意思不同,形狀也不一樣,每個字都有對應的發音,有了字形意識,孩子才能慢慢發展出區分和記憶字的能力。

 

閱讀,是家長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在閱讀中自然、輕鬆地識字,則是這份禮物中讓人驚喜的彩蛋。

 

家長們定要切記,在陪孩子閱讀時,尊重孩子的天性,配合正確的指讀法,便能把孩子天生就具有的學習潛能誘發出來,培養出一個愛閱讀又識字多的好孩子。


﹌END﹌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作者-

嗨,我是嬌嬌媽,專注於服務數百萬媽媽的家庭教育平臺。我的文,偶爾理性冷靜、偶爾溫暖深情。但願,我們相識後,你懂自己也懂孩子。嬌嬌媽(ID:jiaojiaoma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