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 ! Sir !】
抬头挺胸,是从小教导的姿势与习惯,
能维持适当的姿势,不弯腰驼背,并且给人有精神的外型表现。

不过,
在流传数百年,并且被崇为养生健力的太极拳中,却不崇尚抬头挺胸,和现代的医学微有相悖之处。

太极拳中,
除了先前讲到的「虚领顶劲」,以维持头颈关系的形容外,在身形方面,讲求「含胸拔背」,是个与挺胸全然不同的观念,含胸拔背的身形,是不硬挺出胸膛,使肩胛骨微向前伸展的姿态形容。

含胸拔背其实是个因果关系,要这么看的:
从拔背开始,气感与力感从腰际上接至背,使背部微微撑开,肩胛骨则被推至两侧微向前展开,造成含胸。

在这个姿势下,强调脊椎的自然伸展与在张力收合间的微小运动,不同于挺胸僵直的姿势维持,长久下来,比抬头挺胸更能轻松维持姿势外,同时微小的伸张收持,让气血循环更好,而且不会因为保持良好姿态,造成腰酸背痛、身形僵硬的窘境。

实际该怎么做呢?

这身形的感受,必须有一定功夫的人才能明确感受到,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就是站著或坐著时,先放松身子,不前倾后仰、不左右歪斜,并且保持好「虚领顶劲」的状态下,同时在吸气时,去感觉上背部因为吸气缘故被撑开的感觉。

有人会问,怎么都用感觉的?
没有既定的、更有效的科学依据吗?

太极拳是讲求知觉、感觉的一套内家拳功夫,无法依科学方法有效地界定或测量气感上运作;就像中医针灸一样,西方科学以后设角度来研究,让许多事物都可依据 同样的计量方式,来统计、重现与推广,但在气力感觉上,西方科学只能以果推因,去推测或界定针灸是利用神经传导来治疗,无法确实或有所根据地去阐述究竟为 何分为十二经络、奇经八脉、远针疗法的连结与推导;对内家拳的太极拳而言,学习中也会感受到身上气感带来的热胀,以及这些气感带来的姿态上、感受上的多种 影响。

然而没有办法以西方科学的方式来做出科学统计,只能以结果的影响来推测原因,因而无法有效且全面地对这些让身心有益的运动或医学,做出判别定论与推广。

 

 

----
谢谢大家持续支持白目Goody创作与分享唷!!
所有的创作动力来自大家的支持~

白目Goody版 Line贴图 NT$30 (US$1)

Goody Line贴图 敬请下载 多多使用喔~
让白目Goody共享你的生活喜悦与经历,
与朋友互动更加有趣唷~

iPhone / android 版: line://shop/detail/1011506

贩售网页版: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011506/zh-Hant

详细下载方式
请参阅Goodz论坛白目Goody专页:
http://www.goodz.tw/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6405



blog_banner  


 
      喜欢白目Goody吗?

白目Goody请你
分享给好朋友们唷!!
 


【Goody乐生活】 FB粉丝团  
 邀你一起同欢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