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新市镇一日游,淡海轻轨。(图/记者林敬旻摄)

▲淡海轻轨。(资料照/记者林敬旻摄)

记者黄巈禾/新北报导

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于21日晚间,于淡海市民活动中心4楼演艺厅,办理淡海轻轨第二期基本设计地方说明会,邀集地区议员、里长及居民共同讨论目前的设计方案。新北捷运局表示,淡海轻轨蓝海线串连淡水渔人码头、沪尾砲台、淡水红毛城及淡水老街等观光景点,捷运局目前正办理基本设计工作,预定2020年施工,2024年完工。

新北捷运局表示,依据2013年行政院核定之综合规划报告,淡海轻轨第二期路线起于中山路(台2乙线)与中正路(淡水老街)交叉口,上下行轨由此分为「台2乙段」及「淡水老街段」采单轨布设,交会于文化路与中正路并为双轨,沿台2乙线往西布设至淡水渔人码头,全线皆为平面路线,共设置6座平面车站。

请继续往下阅读...

捷运局目前正办理基本设计工作,预定于2020年施工,2024年完工。因淡海轻轨第一期绿山线已于2018年底通车营运,许多民众都有体验过平面型式的轻轨系统,并接续办理第二期推动作业,于基本设计阶段与地方民意进行沟通。

考量行政院核定之综合规划报告,于台2乙线(文化路-沙仑路)是采B型隔离路权情况下,双向4车道缩减至双向2车道,因未来淡江大桥开通后亦会带来车流,故台2乙线(文化路-沙仑路)道路服务水准严重下降,尖峰时段道路路段交通服务水准恶化至F级。

新北市政府重新检讨于该路段,调整轻轨为C型共用路权,内侧车道轻轨与公路车辆共用,外侧车道供公路车辆使用,可维持道路双向4车道配置,经评估通车年在尖峰时段道路路段交通服务水准可改善至D-E级;施工方式规划以分区分段施工、先办理管线迁建再进行轨道主体工程,并导入预铸构件,节省现场施作时间,降低施工期间对居民及商家的影响。

地方说明会中民众表达诸多意见,如轻轨与车辆共用路权安全疑虑、是否考虑采高架型式、中山路公车路线多交通混乱壅塞、电车架空线影响景观、老街段停车及装卸货问题等。

新北捷运局表示,国外许多观光景点路面电车与公路车辆共用路权之经验行之有年,也都透过绿色轨道运输带动观光再生,台湾地区用路人素质及守法观念绝不逊于国外,在老街段行驶亦会透过营运管理手段管制,安全绝对是第一考量。

新北捷运局提到,另中山路是采轻轨单轨营运,通车后可维持目前的双向各二车道,且新市镇发展成熟及淡江大桥通车后,交通环境空间会重整,公车路线调整分流,来减低旧市区及中山路的交通负荷。此外,除了老街段采高蓄电量列车无架空线营运外,其他有架空线路段都会妥为整理电杆供电系统,透过良好的设计,改善都市景观。

新北捷运局指出,为保有沿线河岸景观,老街段路宽仅12公尺宽,因此不以高架型式建置轻轨。淡海轻轨蓝海线串连淡水渔人码头、沪尾砲台、淡水红毛城及淡水老街等观光景点,将轻轨绿色运具之意象融入淡水文化重镇,是让淡水观光再生的关键契机。

▲▼淡海轻轨线路图。(图/新北市捷运工程局提供)

▲淡海轻轨第一线蓝海线路图。(图/新北市捷运工程局提供)

▲▼淡海轻轨线路图。(图/新北市捷运工程局提供)

▲淡海轻轨第二期蓝海线路图。(图/新北市捷运工程局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