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建地下管廊?

  光谷中心城地下综合管廊的构造如何?

  目前最新的建设进展如何?

  管廊建成后将会为光谷中心城带来哪些改变?

  ……”

  开工一年半后

  实拍中交一航局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现场

  为您一一解密!!!

  施工现场如火如荼

  多段管廊同时施工中

  施工现场

  “自2017年7月1日开工以来,截止目前,项目实际完成土方开挖约107万方,浇筑混凝土约10.4万方,钢筋制绑约1.5万吨,灌注桩浇筑12112根。”中交一航局武汉光谷综合管廊工程总承包部经理褚凤龙说。

  据介绍,这仅仅是光谷中心城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现场之一。在高新大道,神墩三路,神墩一路,高科园路,光谷六路北的综合管廊施工现场同样如火如荼,目前,托月路,清湾路,神墩五路,监控中心已完成主体施工。

  打造中心城“里子”价值

  地下综合管廊一马当先

  “地下综合管廊”到底是什么?

  关于“综合管廊”的定义,褚凤龙给我们做了详细解答,“综合管廊其实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集约化的空间,把电力、通讯、给水、燃气、供热等各种管线集中在一起,简单来说,就是让原本杂乱无章、满天‘飞’的各类管线都‘住’进同一个空间里。方便检修的同时,更能方便园区居民的生活。”

  “面子”是城市的风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而“地下综合管廊”无疑担当着城市的“里子”责任。

  “管廊是个线性工程,战线长、规模大、区域广,施工起来虽然不容易,但我们相信,只要控制好过程中的每一步,就一定能干好!”在褚凤龙看来,地下管廊虽然看不见,但它的状态如何,折射的是一个区域发展的竞争力,一群建设者的责任心。

  武汉最长综合管廊

  告别“拉链路”与“蜘蛛网”

  管廊设施分布是怎样的?

  光谷中心城综合管廊全长23.73km,施工范围占据约5km×5km,以武黄高速为界,分成南北两片区域,主要包括光谷五路、清湾路、光谷六路、高科园路及东西向的高新大道、神墩一路、神墩三路、托月路、神墩五路、虎山东街路段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方。

  “管廊主体结构分为单舱、双舱、三舱三种型式,标准内截面尺寸基本为2m×3.5m、(5.3m×3.5m/7m×3.5m)、9.9m×3.5m。”褚凤龙介绍,规划入廊管线包括给水、再生水、冷/热水、电力、信息等,对应结构舱包括高压电力舱、电力/信息舱、综合管线舱。

  同时,为满足综合管廊功能使用需求,管道间隔一定距离设计有通风口、吊装口、人员出入口、交叉口、引出口等,此部分结构占总体结构设计的比例约为40%。

  综合管廊对于城市的作用就犹如“动脉”对人体的作用,是城市的“生命线”,尤其重要。“光谷中心城的地下综合管廊呈‘网状’分布,基本覆盖全区的市政道路主干道。建好后,往下看,路面再也不会被‘开肠破肚’了,往上看,空中电线‘蜘蛛网’将彻底消失。”褚凤龙说。而且,中心城的综合管廊是智慧型的,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都可以直接在综合管廊内进行,大大减少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

  据中国建设科技网介绍,光谷中心城的地下综合管廊是目前武汉市在建规模最大的综合管廊工程,也是单个立项建设长度全国第三长的管廊项目。

  同时,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光谷中心城的管廊投入使用后,不但将有效解决“马路拉链”难题和“蜘蛛网”现象,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使园区地面景观明显好转,而且对城市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市民出行、生活都将更加方便。

  共同期待!

  大光谷新鲜事综合,来源:中交一航局武汉光谷综合管廊工程总承包部郑一柳、光谷中心城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