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脈影像經絡,洞察文娛風潮

  這個春季,小語種懸疑片在中國電影院掀起了一場“頭腦風暴”,成爲不少中國觀衆在好萊塢商業大片和國產片之外的觀影選擇。

  前有西班牙電影《海市蜃樓》,後有印度電影《調音師》,兩部燒腦懸疑片票房紛紛破億,對於非好萊塢電影而言,已經是不錯的佳績。中國觀衆對兩部懸疑片的評價也不錯,《海市蜃樓》豆瓣評分7.8,《調音師》則爲8.3。

  就在本週末,日本電影《祈禱落幕時》將在中國公映,這也是一部懸疑片,影片改編自日本著名推理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假如《祈禱落幕時》的票房也能破億,那麼小語種懸疑片將成爲中國電影市場的一個新風口。

  爲什麼中國觀衆會對相對冷門的小語種懸疑片情有獨鍾?

  三部懸疑片齊發,印度電影大變臉

  2017年9月15日,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在中國上映,雖然遲到8個月,這部懸疑片憑藉精妙的劇作結構和反轉技巧吸引了不少中國觀衆捧場。《看不見的客人》在中國最終取得了1.72億的票房,這在海外批片中已經算是個小爆款。

  《海市蜃樓》是《看不見的客人》導演的新作,它在西班牙公映5個月後登陸中國,這在批片中已經算得上是“非常及時”了。就在《海市蜃樓》上映的第二天,還有一部名爲《警告》西班牙懸疑片悄然上映。據瞭解,《警告》和《看不見的客人》屬於同一家廠牌,但這部電影在中國只取得了61萬的票房,顯然綁定導演比廠牌更加靠譜。

  自從《看不見的客人》在中國大賣之後,懸疑片就成爲西班牙電影在中國市場的一個標籤,各路批片買家也開始在國際市場掃貨,物色下一個《看不見的客人》。如今《海市蜃樓》再度走俏,西班牙懸疑片和中國的緣分還會很長。

  如果說懸疑片是中國市場對西班牙電影貼的一個標籤,那麼印度電影的標籤應該是現實主義劇情片。2018年,總計10部印度電影引進中國,除了《巴霍巴利王2》《印度暴徒》之外,其餘全是現實題材的社會問題片。早在2017年,《摔跤吧!爸爸》更是拿下了將近13億的票房,2018年的《神祕巨星》也有7.47億票房。

  現實題材劇情片的大賣拓展了印度電影在中國的傳播,然而中國市場對於印度電影的認知和接納也侷限在此。《印度暴徒》作爲一部動作喜劇片,儘管有阿米爾·汗在中國路演吆喝,依然只收割了6000萬的票房。也就是說,《海市蜃樓》的成功有《看不見的客人》之前的品牌效益,而《調音師》作爲一部印度懸疑片,在中國市場根本沒有成功先例。

  換一個維度,《調音師》在中國還是有一定的商譽血緣。《調音師》改編自2010的同名法國短片,這個14分鐘的短片在豆瓣上有近16萬人參與評分,分數高達9.2。當然,核心創意來自於法國短片,具體細節和劇作拓展還是有一定的原創性。在《調音師》中,男主角用柺杖打飛了易拉罐,上演“最後一分鐘反轉”的戲碼,這讓人聯想起之前在中國引發熱議的《盜夢空間》。

  左:印版《誤殺瞞天記》海報

  右:中國版《誤殺瞞天記》概念海報

  擇善而從,翻拍在印度電影很常見。比如,去年在中國上映的《嗝嗝老師》就翻拍自美國電影《叫我第一名》,而就在不久前有媒體報道,阿米爾·汗將翻拍印度版的《阿甘正傳》。事實上,已經有中國片方開始翻拍印度懸疑片,知名演員郝蕾的導演處女作《誤殺瞞天記》就翻拍自2015年印度同名電影,該片在豆瓣評分爲8.4。

  除了《調音師》之外,接下來還將有兩部印度懸疑片引進中國。《一個母親的復仇》已經正式定檔5月10日,這是印度影星希裏黛玉的遺作,她於2018年2月24日因病去世。另外一部《天作謎案》已經發布中文海報,2019有望引進。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在“一帶一路”單元中的“超越寶萊塢”子單元裏,《天作謎案》也將進行展映,或許是爲今後的公映預熱。

  清一色的現實題材劇情片已經讓中國觀衆對印度電影審美疲勞,而以《調音師》爲開端,印度電影在中國市場將大變臉。

  小國對抗好萊塢,窮得只剩下智商

  在世界範圍之內,好萊塢與本土電影平分秋色,第三國電影很難有立足之地。目前來看,懸疑類型片是一把殺手鐗,可以在好萊塢的“普世性”和本土電影的“民族性”之間殺出一條血路。

  事實上,即便是美國電影,也經常會選擇中小成本的懸疑片投放中國市場。今年1月份上映的《密室逃生》就取得了2.32億的票房。2018年,先後有《忌日快樂》《寂靜之地》《網絡謎蹤》等多部各具創意的美國懸疑片在中國上映,不管是口碑還是票房,表現都還不錯。

  懸疑片也是中國導演進行類型創新的一塊試驗田。從《催眠大師》到《記憶大師》,陳正道憑藉精巧的故事設計在中國電影市場站穩腳跟,他的新片《祕密訪客》依然是一部懸疑片。蘇有朋一直擺脫不了“五阿哥”的影子,直到執導了《嫌疑人X的獻身》才轉型成功,黃渤的導演處女作《一出好戲》也幾經反轉,融入不少懸疑片元素。

  《幕後玩家》和《動物世界》雖有瑕疵,也是懸疑片在中國市場的一次探索。陳思誠更是通過融入喜劇元素,在《唐人街探案中》將懸疑片的票房天花板頂到了34億。莊文強的《無雙》儘管拾人牙慧,有《非常嫌疑犯》的影子,但這部電影在周潤發和郭富城的演繹下依然精彩紛呈,莊文強實現了《無間道》之後的個人最佳。

  不管是好萊塢、中國還是小語種國家,爲什麼懸疑片容易叫好又叫座?根本原因或許在於,懸疑片迴歸了電影或者大衆文化的本體:講一個好故事,並打動觀衆。好故事有很多種,那種煽情的“哭片”是情感帶入性,懸疑片則天生帶一種“智力優越感”:講述一個故事,先欺騙了觀衆,又讓觀衆意識到被欺騙,這種“思想體操”在類型敘事上或許是套路,在普通觀衆看來卻有一種“高級感”。

  優秀的懸疑片在網上被人稱爲“高智商電影”,就能看出懸疑片對觀衆的“自我賦權”作用。其實所謂的“高智商”究竟有多高?也就高到絕大部分觀衆的認知臨界點而已,真把人看得懵了還會有人買票嗎?分寸感的把握十分重要,克里斯托弗·諾蘭對此就頗有經驗,所以儘管他還沒拿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卻在網上經常被封神。

  懸疑片最關鍵的是劇作創意,所以它也能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有效對衝掉“文化折扣”,所有人的關注點都在一個曲折的故事上。重要的是故事創意,而非文化背景,所以意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先後被翻拍成西班牙、法國、韓國、中國、俄羅斯、墨西哥等多個版本。《看不見的客人》已經有韓版、意大利版,它正在重複《完美陌生人》在全球範圍內的“公演”。

  懸疑片或許在藝術上不具備太高的成就,但在商業上確是非常討巧的一個類型。當好萊塢已經把主流商業大片的製作預算推高到令人望而卻步的數額,中小成本的懸疑片“小兵扛大旗”的特質,使得它成爲電影工業不太發達的國家的一把利器,這也是小語種懸疑片進擊中國市場的原因。

  【文/楊文山】

  The End

  出品 | 北京獨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監 制 | 李星文

  主 編|楊文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