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5472字 | 閱讀需10分鐘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孫中山逝世後,治喪委員會收到來自海內外各界的十萬餘件輓聯輓詩,作者既有孫中山的同志同盟者,也有曾經勢不兩立者。這些輓聯輓詩既是作者才思才力的比拼,也是他們政治立場的體現。其中的意味耐人尋味、引入深思,值得反覆琢磨咀嚼。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於北京,靈柩停放於中央公園,先後有數十萬人前往祭悼,表達哀思懷念之情。據中山先生治喪處編纂的《哀思錄》記載,半月之內,僅北京一地就收到花圈7000多個、輓聯59000餘副、橫幅500餘條,加上各省公祭收到的以及海外同胞通過電報、信函等形式發來的輓聯輓詩,合計不下10萬件,一時哀榮,舉世無儔。

  衆多輓詩、輓聯的作者,既有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的同志、同盟和追隨者,也有生前與他分道揚鑣、背叛甚至曾經兵戎相見者。這些輓聯輓詩既是作者才思才力的比拼,也是他們政治立場的體現。同志同盟者表達了自己痛失領袖的哀痛與革命到底的決心,曾經勢不兩立者藉此抒發自己內心隱祕不宣的心曲,與中山先生之間恩怨未了的弦外之音、是非未定的醉翁之意,寄託自己的瑜亮之思、曾左之嘆。

  當時是新舊文化更新交替、青黃相接的繁榮時期,輓聯作者大都有深厚的舊學根底,所作輓聯文辭典雅、寄託遙深,頗有微言大義、一字斧鉞的意味,耐人尋味、引入深思,值得反覆琢磨咀嚼。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很多人認爲這幅對聯爲中山先生自作,其實不然。中山先生臨終前,指定由汪兆銘(號精衛,儘管汪兆銘後來叛國投敵,不齒於國家、民族,但當時他還是革命者,是進步力量)代自己撰寫政治遺囑,就是後來世人皆知的《總理遺囑》。中山先生雖然沒有明言誰是自己身後的接班人,但是讓汪兆銘代寫政治遺囑就有非常明確的指向,汪兆銘也藉此以中山先生革命接班人自居,國民黨內其他領導人也默認了這個事實。這幅輓聯就是汪兆銘將《總理遺囑》的核心內容高度概括而成,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當時就擺放在中山先生靈前,後來成爲中國國民黨的政治符號之一。

  主義揚中外;

  精靈炳日月。

  ——蔣中正

  蔣中正畢生以中山先生的學生和信徒自居,這幅輓聯以最簡練的語言將中山先生的偉大功績和革命精神進行了高度概括,可謂一語中的、一字千鈞。

  廣東是現代思潮匯注之區,自明季迄於今茲,漢種孑遺,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類皆孕育萌興於斯鄉;先生挺生其間,砥柱於革命中流,啓後承先,滌新淘舊,揚民族大義,決將再造乾坤;四十餘年,殫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喚起自由獨立之精神,要爲人間留正氣;

  中華爲世界列強競爭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經濟侵凌,甚至共管陰謀,爭思奴隸牛馬爾家國;吾黨適丁此會,喪失我建國山斗,雲悽海咽,地黯天愁,問繼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億兆有衆,惟工與農,須本三民五權,羣策羣力,遵依犧牲奮鬥諸遺訓,成厥大業慰英靈。

  ———李大釗

  當時正值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時期,中共早期的傑出領導人李大釗寫了一幅214字的長聯,表達了他對孫中山爲革命奮鬥一生的深刻認知和高度評價。這幅對聯立意高遠,視角廣闊,上溯明末以來列強染指侵略中國,中國人民從此遭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慘統治的過程,表彰從太平天國至今,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爭和革命精神,表達了對中山先生壯志未酬的深深遺憾,對革命前途的堅定信心,令人在沉痛惋惜之餘更增添了重整旗鼓再出發的昂揚力量,誠爲聯中上品。

  李大釗

  孫郎使天下三分,當魏德初萌,江表豈能忘襲許;

  南國是吾家舊物,怨靈脩浩蕩,武關無故入盟秦。

  ——章太炎

  章炳麟(號太炎),1903年因發表《駁康有爲論革命書》併爲鄒容《革命軍》作序,觸怒清廷,被捕入獄。1906年出獄後,孫中山迎其至日本,參加同盟會,主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與改良派展開論戰。1911年上海光復後回國,任孫中山總統府樞密顧問。1917年脫離孫中山改組的國民黨,在蘇州設章氏國學講習會,以講學爲業。

  孫中山在上海與章太炎等合影

  章太炎曾經與中山先生共同革命,後因政見不同,兩人漸行漸遠。但在中山先生逝世後的次日,章就來到中山先生宅邸,擔任追悼會籌備處幹事,並當即撰寫了這副輓聯。此聯用典較多,需要詳細疏通解釋一下。

  上聯“孫郎使天下三分,當魏德初萌,江表豈能忘襲許”,既有古典,也有今典。古典用的是漢末三國之事,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大戰(既聯中“魏德初萌”之際,當時曹操勢力剛剛興起,勢力比不上袁紹),人稱江東“孫郎”的孫策當時曾經密謀出奇兵偷襲許都,端了曹操的老窩,把漢獻帝控制在手裏,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計甚巧,可惜尚未來得及實施,孫策爲許貢家客所殺。即聯中所說“(曹操一方)豈能忘記江表(孫策一方)偷襲許都”。後來孫策及其繼任者孫權稱霸江東,與曹操、劉備三足鼎立,即聯中“孫郎使天下三分”之意。

  今典指的是中山先生在民國成立後先後發起討袁(世凱)復國、討段(祺瑞)護法之役,與袁世凱、北洋軍閥多次交戰,彼此之間結下了解不開的仇怨。當時的國內局勢也是天下三分,北京的北洋政府,南方國民黨人的大元帥大本營,以及關外擁兵自重的張作霖。

  下聯“南國是吾家舊物,怨靈脩浩蕩,武關無故入盟秦”,古典用的是戰國時楚懷王的典故,楚懷王不聽忠臣勸阻,與秦昭襄王會盟於武關,秦昭襄王將其扣押,三年後楚懷王客死於秦。

  今典是1924年10月,奉系軍閥的張作霖和直系將領馮玉祥聯合推翻曹錕爲總統的直係軍閥政權。 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先後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孫中山接受邀請,於11月離開廣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繞道日本赴天津。12月底扶病到達北京,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章太炎

  章太炎對孫中山與北洋軍閥之間又戰又和、首鼠兩端的做法很不滿意,他認爲北洋軍閥絕無捐棄前嫌、與孫中山精誠合作的打算,即聯中所說“豈能忘江表襲許”,你孫中山和北洋系打過好幾仗,人家還記着仇呢。下聯中章太炎將中山先生比作客死秦國的楚懷王,將邀請先生北上的段祺瑞等比作背信棄義的秦國,國民黨人不滿意,北洋系也不滿意,何況在敬悼逝者的輓聯中使用了“孫郎”這樣不甚妥當的稱呼,也不合時宜。所以章太炎的這幅輓聯儘管水平很高,流傳很廣,但當時未被允許懸掛在中山先生靈堂內。

  後來有用心險惡者,利用兩人之間政治上的過節,僞託章太炎之名,在社會上傳佈章氏的所謂另一副輓聯:舉國盡蘇俄,赤化不如陳獨秀;滿朝皆義子,碧雲應繼魏忠賢。極盡污衊、嘲諷之能事,章太炎登報聲明予以否認。1929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修建中山陵,舉行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章太炎又撰寫輓聯一幅,詞曰:洪以甲子滅,公以乙丑殂,六十年間成敗異;生襲中山稱,死伴孝陵葬,一匡天下古今同。語氣較第一幅恭敬了許多。

  英雄作事無他,只堅忍一心,能全世界能全我;

  自古成功有幾,正創痍滿目,半哭蒼生半哭公。

  ——楊度

  說不盡的楊度

  楊度字皙子,號虎公,湖南湘潭人,乃當世奇人。中山先生譽爲“才氣縱橫之士”,梁啓超稱爲“典型的湖湘秀才”,袁世凱稱爲“曠代逸才”。1905年,孫中山與楊度在東京會晤,二人就中國革命問題辯論了三天三夜,楊度不贊成孫中山的革命主張,但他將黃興介紹給孫中山,促成了後來的孫黃合作和中國同盟會成立。

  楊度先是倡導革命,後來轉向立憲,尤其令人詬病的是他發起組織“籌安會”,爲袁世凱復闢帝制搖旗吶喊,被譽爲“洪憲禍首”。袁世凱臨死前曾大呼“楊度誤我”。袁世凱死後,楊度作輓聯一幅懸於袁之靈前,明爲弔唁,實爲申辯:共和誤民國,民國誤共和,百世而後,再平此獄;君憲負明公,明公負君憲,九泉之下,三復斯言。楊度後來也意識到自己立憲的主張行不通,對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上聯讚揚中山先生爲國爲民鞠躬盡瘁的崇高革命精神,下聯反映出楊度對革命前途深感憂慮, 對革命能否成功很不樂觀。1931年冬,已經加入中共的楊度在他逝世前幾天, 曾自作輓聯一幅,詞雲:帝道真如,而今都成過去事;醫民救國,繼起自有後來人。

  共和告成,溯厥本源,首功自來推人世;

  革命而往,無間終始,大年不假問蒼天。

  ——段祺瑞

  孫中山是應段祺瑞的邀請,北上共商國事,病逝於北京的,身爲東道主的段祺瑞當然不能沒有輓聯。段祺瑞此聯看似尋常,其實暗藏玄機。下聯讚揚中山先生對革命的堅韌不拔、屢挫屢戰,惋惜他天不假年,不得長壽(“大年”典出《莊子·逍遙遊》“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無甚隱語。上聯的玄機暗藏在“共和”和“首功”兩個詞上。

  段祺瑞一生自詡“三造共和”

  1916年,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掌握實權。第二年5月,黎元洪得到張勳支持,免去段祺瑞的國務總理職位,但段通電否認此令有效,仍以國務總理自居。同年7月1日,張勳擁溥儀復辟,7月4日,段祺瑞以討逆軍總司令名義,在天津馬廠誓師討伐張勳。張勳的辮子兵僅僅打了六天就全軍潰敗,段祺瑞重掌政權,自詡對民國有“再造共和”之功(段祺瑞一生自詡在辛亥革命、洪憲帝制、張勳助溥儀復辟時“三造共和”)。上聯強調“共和”“首功”二詞,潛臺詞是創立共和的“首功”是你孫中山的,但我段祺瑞也三次“再造共和”,至少也能排在第二吧,暗中又把自己吹噓表揚了一把。

  唯英雄能活人殺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

  與故友曾一戰再戰,公仇私誼,全憑一寸赤心知。

  ——陳炯明

  陳炯明

  中山先生逝世後,蟄居香港的陳炯明也送來了輓聯,當時很多人建議拒收,治喪委員會經過反覆磋商還是收了,把它懸掛於輓聯隊列末尾不顯眼的地方。陳炯明從追隨中山先生革命到後來與孫中山兵戎相見,炮轟越秀山總統府,逼得中山先生避走永豐艦。兩人從親密戰友變爲不共戴天的仇敵,讓人感慨不已、唏噓萬千。

  陳炯明的這幅對聯用一句話來概括:還是不服氣!陳炯明的意思是,雖然自己最後戰敗了,但不能以成敗而論,究竟誰對誰錯現在還不能論定,要留給後人評說。自己雖然與中山先生一戰再戰,但並非個人恩怨,是主義之爭,自己也是爲國家計,出於一片赤心。對聯文字爽利,態度磊落,盡顯一代梟雄本色。此聯公佈後,立刻引起了國民黨人的不滿。邵力子認爲陳炯明的輓聯是詆譭孫中山,美化自己,把他對中山先生的背叛,輕描淡寫爲彼此內心才知曉的“故友”“私誼”,於是把下聯中的“一戰再戰”改爲“一叛再叛”,“赤心”改爲“黑心”,亦是當時的一段佳話。

  埏隧近明帝故陵,自有江南供俎豆;

  史遷作霸王本紀,不教成敗論英雄。

  ——袁克文

  民國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

  袁克文爲袁世凱的第二子,大名鼎鼎的“民國四公子”之一的袁寒雲,雖放蕩不羈,亦文采風流。這幅對聯含蓄蘊藉、內涵豐富,極具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上聯“江南”二字大有文章,自古正統的中原王朝大都定都與北方,在江南建都的大部分是偏安政權,不是正統。中華民國定都於南京,與當時袁世凱在北京的政權分庭抗禮,袁寒雲用“江南”二字而不是用“華夏”“中華”這樣的字眼,一下就把中山先生建立的中華民國貶斥爲偏安一隅的僭越政權,下手穩準狠。

  下聯寫司馬遷爲項羽做《霸王本紀》更是將火力升級,項羽雖然最初自立爲西楚霸王,壓劉邦一頭,但天下最終爲劉邦所得,爲漢家所有,這裏袁寒雲將袁世凱比作劉邦,把孫中山比作項羽,而且還故作大度的說“不教成敗論英雄”,極盡揶揄之事,但又讓人抓不住把柄,真是文字高手,不愧才子之名。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過,在當時悼念中山先生的輓聯中確實有一幅被大家公認爲首屈一指、獨佔鰲頭的作品,爲徐樹錚所作。徐樹錚文武雙全,才華橫溢,是段祺瑞幕下的中堅人物,號稱“段系的靈魂”,輔佐段祺瑞“三造共和”。徐樹錚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1919年11月兵進庫倫(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迫使外蒙古放棄所謂“獨立”重回中國懷抱。

  徐樹錚,時人稱爲“小諸葛”

  徐樹錚雖然身居北洋系,但他曾經留學日本,受過革命思想的薰陶,對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十分贊同。中山先生逝世時,徐樹錚正在歐洲考察,用電報發回輓聯一副:

  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興,一言而喪;

  十稔以還,使無公在,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此聯上句典出《論語·子路》,這裏“民”字一語雙關,既是原典《論語》中“民衆”的原意,又指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一言而興一言而喪”言及興和喪兩個方面,重點落腳在“興”上,意思是實行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就可以使國家興亡發達。

  下句典出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說明中山先生德高望重,功蓋泰山北斗,有他在,國內那些復辟勢力、跳樑小醜就不敢蠢蠢欲動、造次胡來。中山先生已經成爲共和的象徵,他倡導的民主共和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不可動搖。中山先生一生革命,立德立功立言不可計數,徐樹錚信手拈來,區區數十字,便概括了中山一生的主要事功,不愧是大格局、大氣象、大手筆,不得不讓人折服。

  據黃埔軍人出身的報人周遊所記:“中山先生之喪,全民哀悼,舉國偃旗,輓詞之多,莫可紀極,而當時竟共推徐氏此聯爲第一。餘曾分別詢諸李協和(李烈鈞)、胡展堂(胡漢民)、汪精衛、張溥泉(張繼)諸先生:何以國民黨內文人學者盛極一時,而競無一聯能道出孫先生心事,以堪與徐氏抗衡者?所得答覆,雖各不相同,但一致認定:徐之才氣,橫攬一世,遠不可及。”

  其他所作的比較好的輓聯還有: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林森

  博愛無窮,革命造共和,盡瘁猶爲民衆死;

  知行不二,遺書遍天下,創垂自與昔人殊。

  ——胡漢民

  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

  願吾儕後死者,齊心協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蔡元培

  綜四十年胼手胝足之功,真是爲生民之命,爲天地立心,歷程中揖讓徵誅,視同塵土;

  流九萬里志士勞民之淚,始知其來也有由,其生也有自,瞑目後精神肝膽,猶照人間。

  ——于右任

  薄華盛頓而不爲,何況明祖;

  於馬克思爲後進,庶幾列寧。

  ——柳亞子

  1929年,國民政府在北伐告成後,在南京營建中山陵,將中山先生靈柩由北京迎至南京舉行奉安大典,當時有報紙爲此舉行徵聯活動,只有上聯,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對得出即工穩又合適的下聯,讀者可以一試。

  “

  前中山,後中山,前後中山葬鐘山;

  ”

  前中山,指的是明代開國元勳中山王徐達,後中山是指孫中山先生,兩人去世後都葬在南京鐘山之畔。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