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於清,反不如亡於李闖」一語,出自章太炎口述,其弟子朱希祖記錄,詳見朱希祖《本師章太炎先生口授少年事迹筆記》(《制言》雜誌第25期「太炎先生紀念專號」):

「餘十一二歲時,外祖朱左卿授余讀經,偶講蔣氏《東華錄》曾靜案,外祖謂夷夏之防同於君臣之義。余問前人有談此語否,外祖曰:王船山、顧亭林已言之,尤以王氏之言為甚。謂歷代亡國無足輕重,惟南宋之亡,則衣冠文物亦與之俱亡。余曰:明亡於清,反不如亡於李闖。外祖曰:今不必作此論,若果李闖得明天下,闖雖不善,其子孫未必皆不善,惟今不必作此論耳。余之革命思想即伏根於此。依外祖之言觀之,可見種族革命思想,原在漢人心中,惟隱而不顯耳。」

這話有兩重意思。一是事實。我們少時都背過中國歷史朝代歌,其中一句曰「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從字義上看,取代明朝的是清朝,明亡於1644年,清建於1644年,一死一生,順利接軌。不過,還有一種歌訣唱道:「明到崇禎帝,大順立闖王。」只要略知明史,不難發現,崇禎之死,明朝之亡,其實亡於闖王李自成之手,崇禎十五年三月十九日,攻破北京城、逼崇禎上吊自殺的乃是李自成的軍隊,一個多月後,清軍佔領北京,趕走的也是李自成的軍隊,與明朝並無關係。

這是事實,同時構成了一個歷史空隙或契機。清朝開國之後,為了緩和與明朝的敵對關係,特意製造了一種說法:清朝不是明朝的敵人,而是朋友,明朝亡於李自成之手,他們趕走了李自成,等於為明朝報仇雪恨。譬如愛新覺羅·福臨的年號,為什麼叫「順治」呢?按羅威廉《最後的中華帝國:大清》(哈佛中國史第六卷)解釋,順治的意思是「大順的征服者」,大順指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朝。這是非常大膽的詮釋——我們平時理解的順治之意,指「順利治國,實現華夏一統」——卻也不能說毫無來由。

基於此,章太炎雲「明亡於清,反不如亡於李闖」,邏輯則難自洽,明朝亡於李闖可謂事實,而非假設。只是李自成及其大順朝不成氣候,興亡於瞬息之間,被後世忽略不計。

再說第二重意思。章太炎此言,出於對清朝的仇視,認為滿人不如漢人,愛新覺羅氏不如李闖。聯繫其歷史語境——那是一個民族主義奔涌、民族國家崛起的時代——我們必須對他的民族情結表示尊重。然而,如果返回中立而客觀的視角,以清朝的歷史,對比朱左卿的假設,哪怕李闖的子孫「未必皆不善」,其執政成績能否高於清朝十二帝呢?高陽《清朝的皇帝》一書附錄,以資質、本性、體格、教育、責任感、統馭、應變、私生活、機遇等九項為標尺,給清朝的皇帝打分,我們不妨推而廣之,以此為古往今來的中國皇帝打分,最終將會發現,評分最高的皇帝,還是清聖祖康熙,評分最高的王朝,還是大清。章太炎的「反不如」,照舊難以成立。


印象里沒有看見章太炎說過這話,但是,這話如果說是他說的,從口吻上確實很像。

章太炎是近代一個著名歷史人物,他是一個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大漢族民族主義者,好像是繞口令一樣,我們看看他的遺言,很能代表他這個人,他說「設有異族入住中夏,世世子孫毋食其官祿。」

章太炎這個人思想像近代史一樣複雜,早年搞樸學,後來受進化論影響很深,後來革命思想極深,最後又有了佛家思想作為他的世界觀。傳統與現代交織在他的思想里,但是從頭到尾,他都是一個民族主義者。

章太炎對於《左氏春秋》(乾嘉學派就是精於対儒家經典子句的考據)頗有心得,《左傳》里「華夷之辨」思想那一套,對他影響很深,但是他也只是看見了其中想看見的東西,傳統思想里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他沒有採納。而且,他讀過晚明知識分子的書,這也是他排滿思想的一個源頭。

但是,與傳統最大的不同是有了種族主義思想,他認為不同民族之間的差異,這和動物不同種類一樣,無法調和。這種種族主義思想,很有可能繼承自「進化論」,嚴復的《天演論》甲午之後對中國影響很深,他把自然界弱肉強食的東西拿來社會學領域,並且提出「保種」的主張。章太炎在一段時間內,非常崇拜嚴復,受其影響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畢竟這一套理論繼承了西方的東西,嫁接過來總會有不對勁的感覺,章太炎也是如此,他認為中國人種是西方來的。這和傳統思想或者當今某些民族主義者是截然不同的。

章太炎排滿思想,算是他早年就已經有了,他對於滿族和蒙古族態度是效仿日本大和民族對待蝦夷狄族一樣。他對於努爾哈赤的評價也是「一任權譎」。章太炎後來反思自己早年,對於清王朝態度不夠堅決,罪「當棄市」。

總之,章太炎是一個複雜的民族主義者,他身上的種族主義色彩是洗不掉的,他排滿的話也不勝枚舉。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他是堅定的反清排滿主義者。

他自己說道:

「餘十一歲時,外祖朱左卿授余讀經,偶讀蔣氏《東華錄》曾靜案,外祖謂:『夷夏之防,同於君臣之義。』余問:『前人有談此語否?』外祖曰:『王船山、顧亭林已言之,尤以王氏之言為甚。謂『歷代亡國,無足輕重,惟南宋之亡,則衣冠文物,亦與之俱亡。』余曰:『明亡於清,反不如亡於李闖。』」

章太炎起初傾心於康有為的強學會,曾寄去十六圓會費加入。後來他看到康有為、梁啟超的君主立憲制,只是想維護一個好皇帝,並沒有徹底的革命;光緒帝當初贊成變法,不過是「保吾權位」。於是,章太炎於康、梁徹底決裂,他重新樹起反清的旗幟,與向改良派展開鬥爭。

其間,章太炎被滿清政府通緝,他逃亡日本東京,加入同盟會。

章太炎提出:「滿洲弗逐,欲士之愛國,民之敵愾,不可得也。浸微浸削,亦終為歐、美之陪隸已矣。」他響應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加入同盟會,發表了大量反清排滿的文章。革命軍興,他以「軍政府」名義起草發表《討滿洲檄》,明確指出:「自盟而後,為掃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有諭此盟,四萬萬人共擊之。」

經過武昌首義,革命軍逐漸佔領全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聘任章太炎為總統府樞密顧問,他的反清排滿主張終於最終實現。


那是因為可以亡於大順不能忘華夏。很多人認為清朝入關以後是異族,開歷史倒車。

明朝末年,已經開始民不聊生。每天醒來就是為官僚做牛做馬,沒有土地。沒有吃的,還有很重的稅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文官貪財,武官惜命。明朝早已經搖搖欲墜,而李闖王還是一群手無寸鐵的農民,官逼民反。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要說明末那些反清的忠義人士,他們也只是看到了滿清的殘暴和不仁,國亡了才想起來反抗,國家未亡之前不是也只是大地主大官僚么?

明亡是順應歷史,但是如果是亡於大順,可能大家就沒有那麼多不滿了,如果滿清沒有後來的鴉片戰爭,沒有後來的無能,大家也可能不會多說什麼,畢竟我們都是剃髮易服者的後代。


你要知道章太炎是什麼人,才能清楚他為什麼有這種觀點。

章太炎最著名的身份有兩個,一個是大學者國學家,另一個是晚清革命黨。他說這句話的時候,還不是革命黨,還只是個國學學生,跟外祖父學習。

國學總難免碰到夷夏之說,也就是後來的漢民族主義的古代說法。所謂不如滅於李闖,就是說,李闖雖然是賊,雖然暴戾,但他們畢竟是漢文化的人,當權後還是要用漢人的方式治國。

而在滿清的體系下,漢文化顯然只是滿清的組成部分之一,雖然漢地提供了絕大部分的收入,但漢作為整體在體系內地位並不高,滿蒙聯盟才是第一等,漢人整體上處於被統治狀態。

章太炎等民族主義者對此很不滿,所以有「排除韃虜、光復中華」之說,要建立一個純粹的漢文化政治體。

顯然,很多人後來背叛了自己的理想,民國並不是漢文化共同體,而是和滿清一樣的一個普世帝國,「五族共和」取代了「排除韃虜」。

雖然我不贊成革命黨們的民族主義觀點,但一些人觀點如此嬗變,對自己有利後立刻就能拋棄原先的追求,實在很可鄙。

看來他們不是反對滿清,而是反對自己不處於滿族的地位罷了,他們對大清無限熱愛呢。


這句話是章太炎先生自己向人家提起的,說他十二歲時,外祖父領著他閱讀《東華錄》,當他讀到曾靜案時,外祖父對他說,夷夏大防,同於君臣之義。章太炎就問,前人是否也有人這樣說?外祖父回說,王夫之顧炎武說過,王夫之還認為歷代亡國都不重要,只有南宋才真正亡了,衣冠文物隨之一起滅亡。

章太炎拍案而起說,「明亡於清,反不如亡於李闖」!後來他在閑談中向人家介紹這是他革命思想的起源。章太炎是清末民國初的文人革命家。又名炳麟,浙江人,醉心漢文化卻又說「六經皆史也」,致力推翻滿清卻又認為「帝制推不推翻無所謂」,留學日本又力主抗日,罵蔣介石是「石敬瑭」。(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因發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並為鄒容《革命軍》作序,觸怒清廷,被捕入獄。辦過報組建過同盟會,是魯迅,錢玄同等民國大師的老師,只認真理不認人,樹敵甚多,誰當權就懟誰,觸忤當權者多次被捕。

魯迅先生評價說,臨總統府之門,大詬袁世凱的包藏禍心者,並世無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者,並世亦無第二人。

這句話他後來也有解釋,認為闖王雖然不是明君的材料,但明朝的江山給滿清不如給他,好歹也是漢人,李闖本人不善,但他的後人一樣會用漢文化漢傳統做事,逆取順守,不像滿清大興文字獄,不擇手段破壞漢文化只為強化統治。與上文的「夷夏大防,同於君臣之義」,是有連貫性的。

用今人眼光審視逝去故事,鏡古燭今,我是南方鵬,歡迎關注。


因為章太炎此人的觀點承襲了明末清初的儒家心學思想。

經過宋朝理學,明朝心學改進後,儒家思想里最重要的東西實際上只有兩條了。其一是君君臣臣;其二是華夷之辨。特別是經過蒙元統治後,朱明一統華夏,華夷之辨深入人心。

而君君臣臣這樣的階級思想的重要性,經過滿清政府的大力宣傳,卻是要高於華夷之辨的。

所謂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就是說只要我儒家判定你是夷狄,那麼你就比不過我華夏民族的人。

實話說,這種思想放到今天來講,是狹隘的,偏激的。但在清末時期,章太炎鼓吹革命,把華夷之辨再次提出來,而且一反過去只提君君臣臣,把華夷之辨大張旗鼓的提出來,卻如同一道閃電開啟了人們的心智。他的這個提法是符合當時社會情況,對當時人們反對滿清腐朽統治有益處的。

總而言之,章太炎的「明亡於清,反不如亡於李闖」,是當時人們反對滿清政府的思潮里的一股想法,是自然的從以往儒家的華夷之辨中引申出的思想。我們不能過於苛求當時人們立刻脫離儒家的家國天下的窠臼,直接宣講民族共和。循序漸進,有前因後果,才是我們做學問的道路。


因為章太炎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只是個不諳世事的「少年憤青」,當時還沒有治史,對於許多事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意識與主觀,如果是往後幾年,章先生便不會說這句話,但是會說更狠的話。

章太炎,強硬、霸道的漢民族主義者,綽號「章瘋子」,可謂是「不瘋魔,不成活」。

章太炎在讀到清朝官修史料《東華錄》記載的「曾靜案」,他外祖父朱有虔感嘆道:「夷夏之防,同於君臣之義。」在古代,君臣之義是不可逾越的「教條」,朱有虔的意思便是在說滿漢之防基本沒有緩和的餘地。然後朱有虔又說王夫之曾經說過:「歷代亡國,無足輕重,惟南宋之亡,則衣冠文物,亦與之俱亡。」章太炎聽罷,便說了這句話:「明亡於清,反不如亡於李闖。」章先生為何這麼說呢?夏商周以降,洎乎兩宋,皆是漢人(華夏)王朝為正朔,然而南宋的滅亡導致蒙元入主中原,漢人衣冠近乎絕嗣,明朝創立後,始復漢人衣冠。但是,清朝取代明朝卻再次導致漢人衣冠的淪陷,如果是李自成得天下,便仍然是漢人正朔。

這段對話也孕育了章太炎後來的「排滿思想」與「革命思想」。這句「明亡於清,反不如亡於李闖」,上可承明太祖的「驅逐胡虜,恢復中華」,下可啟孫先生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可謂是遙相呼應,只是章先生的民族主義較明太祖和孫先生顯得更為極端。

我為什麼會說如果往後幾年章先生便不會說這句話了呢?在史學界,將朱由檢在歪脖子樹上自盡視為明朝的終結,南明沒有被視為明朝國祚的延續,而朱由檢是在李自成即將攻破北京時跑到煤山自盡的,顯然明朝是被李自成消滅的,那時的滿清還被吳三桂攔在山海關外面呢,怎麼能說是清朝滅了明朝?清朝消滅的只是苟安於南方的南明,並不是明朝。所以,當章先生讀過這段歷史後,是不會說出這麼「有損顏面」的話了,可是他卻會說出更狠的話!

1903年,章先生公開發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痛罵康有為甘做滿洲奴隸,痛罵光緒「載湉小丑」,甚至說:「誠如是,則載湉者,固長素之私友,而漢族之公仇也。況滿洲全部之蠢如鹿豕者,而可以不革者哉?」這些話比「明亡於清,反不如亡於李闖」要狠無數倍吧!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聽了肯定統統都要氣炸。

章先生的民族主義雖然過於極端,可又何嘗不是對清朝的徹底失望,對當時中國現狀的極度不滿與殷切希望?


支持。章太炎的這句話是很中肯的。

滿清誤國三百年絕不是胡吹的,滿清入主中原,雖然有功有過。但過肯定是大於功的。

滿清對於漢地的防範,是我國近代以來各方面落後世界的根本原因。如果李自成勝出的話,不會有這個因素,近代也不會像清代這個樣子。

另外,滿清的剃髮易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如果沒有這個行為,滿清的影響也許會正面很多。可惜。


章太炎先生是個大漢族主義者,他的排滿主張代表了相當一部分革命黨人。太炎先生少年時就苦修四書五經,秉持「治國平天下」的夙願,然而在他30歲那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逃到西安,八國聯軍撤走後,慈禧又打死挪用國庫重修頤和園和圓明園,這下可把太炎先生氣壞了。

他率先剪去辮子,在胸口別了個牌子,上面書寫著「我們炎黃後裔,絕非蠻夷子孫」幾個字!

他如此特立獨行是因為對滿清的極端憎惡和鄙視,後來他流亡日本,在崇禎殉國那一天,舉辦了「亡國242年紀念會」,日本警察問是「你清國哪一省的人」,章太炎回答:「大明王朝的遺民」!由此可見,章太炎認為明朝亡於1660年,1659年12月永曆帝進緬甸,並遭到囚禁!

須知,章太炎最佩服的人就是明朝抗清義士,其中一生抗清的張煌言(號蒼水)是他頂禮膜拜的對象(他的學生魯迅也是如此)!

他的遺願就是「安葬在杭州西湖南屏山,願與張蒼水為伴」!

因為憎惡滿清,嚮往大明,所以他就這麼說了!在他看來,「闖賊」要比「滿清」好得多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