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钻油井,石油。(图/路透社)

▲国际油价已连续12个交易日下挫。(图/路透社)

财经中心/综合报导

需求减弱及供应过剩等担忧使得国际油价持续探底,历经连续12日下挫后,已全数吐回今年所有涨幅并步入熊市。

纽约西德州中级原油周二(13)交割下跌7.1%至每桶55.69美元,创2015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布兰特原油期货也大跌6.63%至每桶65.47美元,已是连续6个交易日下挫。

财经新闻网站MarketWatch分析,近期油价频频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下列5项:

1. 供过于求

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的数据,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9月将日产量提高了10万桶,至每日3278万桶,为一年来的最高水准。

2. 意外

美国对伊朗出口石油制裁已于11月4日生效,但川普却意外地向8个国家释出豁免,允许他们继续购买伊朗石油。

3. 季节性因素

主要炼油厂本应关厂维修,生产仍比平时活跃,使原油需求预料将减缓之际,原油库存却增加。

4. 川普

川普一直主张调降油价,并于周一在推特发布文章敦促OPEC别减产,并呼吁应将油价降得更低。

5. 美国产量大增

截自11月2日的1周内,美国原油每日产量扩增40万桶至1160万桶,创下历史新高,是市场再添供过于求的疑虑。

GasBuddy石油业首席分析师Patrick DeHaan认为,油价下滑的速度太快,「暴跌的幅度令人震惊,市场的心理从上个月剧烈改变。」油价近期仍然会继续走低,但已「接近」底部。Banyan Hill Research资深分析师Matt Badiali认为,沙国的产量已接近顶峰,现在的增产速度控怕撑不久。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路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