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在台湾,追著垃圾车跑只是生活日常;到了台北,就多了一件重大任务「资源回收」,要按照垃圾属性将纸类、塑胶、电池等清洗干净分开回收,否则就会被开罚。这样的独特风景一路红到对岸,且上海市7月也将加入资源回收的行列,「不久后的未来」引起网友讨论,「希望尽快跟进」,「民众素质体现出来了」,「保护环境就该如此」。

▲▼春节垃圾清运,垃圾车,清洁队,废弃物,资源回收,环保局,倒垃圾。(图/记者李毓康摄)

▲台湾垃圾车会定点定时回收垃圾。(图/记者李毓康摄)

为了探讨资源回收的「实况」,大陆媒体《看看新闻》踏上台北土地,纪录下这些「回收的日常」。台北市民受访表示,所有的瓶罐,或是便当餐盒会撕一半放置回收,「这样才不会占太大空间」,平面资源(回收)中的塑胶袋和纸类,要先洗干净,这样清洁人员回收时才好处理,「如果我们可以随做好分类,就不用另外再花钱请专门的人做回收」。

根据台北市环保局规定,资源回收分为「立体类」、「平面类」与「其它类」。「立体类」星期二、四、六回收,包括各类瓶罐、容器、餐盒等;「平面类」则是星期一、五回收,类型包括干净旧衣类、废纸、塑胶袋、旧书等;「其它类」则是星期一、二、四、五、六回收,包括灯管、电池、废油、厨余等。一般垃圾也需要购买专用垃圾袋进行垃圾量控管。

陆媒报导中也提到,如果不按规定分类,将面临新台币1200至6000元罚款,2017年,台北的资源回收率已达到近60%,

▲▼春节垃圾清运,垃圾车,清洁队,废弃物,资源回收,环保局,倒垃圾。(图/记者李毓康摄)

▲台湾垃圾分为「立体类」、「平面类」与「其它类」进行回收。(图/记者李毓康摄)

同时,台北这样高效率的回收,与垃圾减量政策引起上海市的注意;根据《人民网》报导,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近日表决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明文规定,个人如果没进行分类混合投放,最高可罚200元(人民币,下同),公司行号、饭店等「单位」.最高可罚5万元。

根据7月将上线的新规定,上海垃圾分类采「四分法」实施干湿分离,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进行回收。且上海党政机关内部办公场所不得使用一次性杯具,旅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餐馆、外卖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

►►上海领先各省首实施「垃圾强制分类」 没分类直接拒收

▼2019年上海将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图/记者魏有德摄)

▲2019年上海将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图/记者魏有德摄)

「追垃圾车」影片在网路曝光后,不少大陆网友看见台北回收资源垃圾的细致程度,纷纷回应,「希望尽快跟进」,「民众素质体现出来了」,「保护环境就该如此」,「我这么多年只知道电池乱扔破坏环境,却没有一个专门扔废电池的地方」。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你让北京住外环的北漂傍晚还没到家的怎么倒」,「每个城市因地制宜,不可能做到一致」,「在大陆太难推广了,大家都不当回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