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在國外是有市場的,作為全國最大的地方劇種,豫劇曾到過朝鮮、韓國、日本、越南、新加坡、俄羅斯、丹麥、瑞典、芬蘭、法國、美國、義大利、得國、南斯拉夫、加拿大、委內瑞拉、紐西蘭、土耳其、澳大利亞等國家演出過。

豫劇被西方國家譽為「東方詠嘆調」、「中國歌劇」等。

就比如去年上半年,俄羅斯的第十四屆國際戲劇節「國王戲劇節」上,豫劇就受到主辦方的邀請,去俄羅斯演出了豫劇經典劇目《清風亭上》。

而豫劇在2011年到2016年六年間,帶著《程嬰救孤》三次赴美國演出,並且在2016年,獲得美國「土星獎」的入圍獎,這是中國戲劇第一次在這個獎項上面入圍。

當然,這不算什麼,最主要的是,在演出結束後,河南省豫劇團受到了我國駐洛杉磯總領館的表揚信。信中高度讚揚了赴美的豫劇藝人們,為弘揚我國傳統文化作出的巨大貢獻。

豫劇是我國傑出的戲曲劇種,是當之無愧的國粹藝術!


今年4月23日18:30,受俄羅斯第十四屆國際戲劇節「國王戲劇節」組委會邀請,河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楊麗萍率河南豫劇院二團攜全國十大精品劇目《清風亭上》又一次走出國門,風靡國外。

《清風亭上》由傳統戲《清風亭》改編創作而成,劇情生動、合理,舞臺呈現也很豐富,音樂唱腔優美動聽。講述了明朝中葉,以賣豆腐為生的張元秀夫婦路過清風亭時撿一棄嬰張繼保,含辛茹苦撫養他長大。不料繼保高中狀元竟忘恩負義,不認對自己有齊天大恩的張元秀夫婦,將養父母氣死在清風亭上的故事。自上演至今,數次斬獲全國大獎,是一部深受國人喜愛的大劇。

諾夫哥羅德梨園近千人場次座無虛席,100多分鐘的戲,現場觀眾隨著劇情時而鼓掌,時而流淚抽泣,受到了當地觀眾的極其喜愛和推崇,俄羅斯國家電視臺、州臺均對活動進行了深度採訪。

演出結束後,很多外國觀眾表示,演員的表演很好,很生動,不用看字幕也能看得懂。有外國華僑看完演出十分感慨地說,豫劇是非常有價值的藝術,在異國他鄉看到來自河南的好戲倍感親切,希望能看到更多這樣的好戲。

豫劇是我國地方戲曲中的大劇種,近年來李樹建院長帶領的豫劇二團到很多國家和地區演出過,他的「忠孝節」三部曲《程嬰救孤》《清風亭上》《蘇武牧羊》影響都很大。此前《清風亭上》也曾遠赴各個國家演出,廣受歡迎。

《清風亭上》之所以能征服國外觀眾,很大程度上因其簡單的道具,不多的演員卻塑造出世界共通的人物情感。特別是樂隊成員的曲牌連奏,讓觀眾從音樂上加深了對豫劇的理解。

走向海外也需要國外觀眾的培養。此次參加「國王戲劇節」不僅能讓演員大開眼界,更重要的是向世界推廣了豫劇藝術。看到外國觀眾對豫劇的喜愛,才真正瞭解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是多麼巨大。中國戲曲傳承了千百年,但藝術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就需要用現代人的眼光來審視傳統藝術,引進現代管理方法來促進戲曲藝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近幾年,豫劇跟隨河南衛視,河南豫劇院,臺灣豫劇團等演出團體走過了世界諸多國家,像到澳大利亞、義大利、法國、加拿大、德國、英國、美國等,甚至於還在好萊塢杜比大劇院進行了演出,據說效果不錯,很受外國人歡迎,這些演出都有外文字幕,他們完全能夠看懂。

不過說句實在話,到底外國人是看個稀罕還是真被唱腔所陶醉就很難說了。有西方人稱讚豫劇是「東方詠嘆調」,「中國歌劇」等。


官方成豫劇走出過門走出世界,個人覺得外國人只是看看熱鬧,服裝表演一些表面的,至於深層次的研究其精髓還是在本地區內好好。唱腔板式人物感情外國人理解的應該不會太深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