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要的政治領袖31日齊聚華府國會大廈的圓頂大廳,向曾在此政治核心戰場上拚搏30多年的已故參議員馬侃(John McCain)致敬;這場追悼儀式中,國會領袖推崇馬侃,不論是在戰爭與和平時期,馬侃都是典範,是「我國有史以來最勇敢的一位英靈」。

國會大廈外,成千上萬的人在悶熱天氣中排隊等著瞻仰馬侃遺容,向他道別。人們牢牢記得這位在25日因腦癌辭世、享年81歲的亞利桑納州聯邦參議員,擁有鼓舞他人的領導天性與幽默特質。

追悼式中,馬侃遺孀辛蒂馬侃(Cindy McCain)第一個走向馬侃靈柩,鞠躬祈禱。馬侃高齡106歲的母親蘿貝塔馬侃(Roberta McCain)是最後一個撫棺的家人。

她坐著輪椅,在覆著國旗的兒子靈柩前端詳,手畫十字後,默默離開。

儀式結束後,辛蒂在馬侃同僚好友聯邦參議員葛理漢(Lindsey Graham)陪同下,在丈夫於國會的辦公桌前靜靜坐了一會兒。與馬侃家人親近的人士透露,臨走時,葛理漢從馬侃桌上的花瓶裡取出兩朵白玫瑰,交給了辛蒂。

川普總統曾在馬侃生前嘲笑他在越南被俘虜的過去,基於馬侃生前與川普的嚴重分歧,馬侃家人已要求川普不要出席追悼儀式;副總統潘斯(Mike Pence)、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白宮幕僚長凱利(John Kelly)和其他官員,代表政府在場致意。

「總統要我到此,代表充滿感激的國家,向這位一生在軍中和公職服務我們國家的人,致上尊崇禮敬。」潘斯說。

潘斯稱許馬侃以國家至上,述說曾與馬侃到伊拉克探視美軍,經過一天18小時工作,他發現自己與伊拉克官員餐敘中,「等於睡著了。」

潘斯說,但喫完飯後,比他年長逾20歲的馬侃走向他,把手放在他的肩上說:「麥克,我們今晚還有些會得開,你要不要就算了?你看起來得休息。」

馬侃的追悼式訂9月1日在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舉行,2日將下葬馬裏蘭州美國海軍官校。他的靈柩30日從亞利桑納州運抵華府國會大廈停留並供人瞻仰,目的就是為了彰顯馬侃過去35年在國會扮演的重要角色。

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1986年起即與馬侃同任參議員,他在國會追悼式中致詞說,「馬侃在越戰期間身穿軍服,所作所為符合這座國會大廈象徵的每一種價值。之後他將同樣的愛國情操帶到國會大廈來。在他漫長旅程即將結束之際,馬侃置身於此,再正確也不過。」

眾院共和黨籍議長萊恩(Paul Ryan)則是回憶馬侃鐵腕般的意志,直稱他特有的直率,正是他的個人招牌。「對馬侃來說,絕無假意的分歧,他對任何事都絲毫不偽裝。他就是愛戰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