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调查局】

编者按:

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9日电 题: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存钱了?

作者 谢艺观

朋友圈里晒著拿几个月工资买的包包;每过一个购物节,就喊著要「吃土」;世界太大,我想去看看,今天飞日本、明天飞巴黎,口号是「买买买」……

这些现象的背后,「中国35岁以下的年轻一代,有56%的人未开始储蓄,开始储蓄的44%的人中,每月平均储蓄仅1389元。」有机构曾发布报告称。

那么,年轻人为啥都不存钱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存钱了? 财经 第1张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洪少葵 摄

月光族

——「今朝有钱今朝花」

与老一辈省吃俭用、喜欢存钱不同,「今朝有钱今朝花」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消费观。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家网红餐馆,今天问问朋友有没有空。」「马上到夏天了,我又没衣服穿了,这周末去逛商场。」「今天碰到一位小姐姐,她穿的鞋好好看,感觉好适合我,买它。」「同事买的的新款手机不错,就是有点贵,卡里钱不够了,花呗分期吧。」

「现在没有存款,只有花呗欠款。」25岁的王琳在一家媒体工作,虽然收入还可以,但每月的工资仅够自己的日常消费。

「像我一个月除了吃喝、买护肤品和化妆品,还要定期美容、按摩。拿去美容院为例,每月大概就需要5千块的花费,根本存不了钱。」王琳表示。

和王琳一样「月月光」的上班族还有很多。记者发现在女性受访者中,衣服、化妆品、美容,几乎成了这些月光族的必须项。

必须项消费之外,工作两年、月工资5000元左右的简芳感叹存不起钱,「每月租房就1600元,还有吃喝,哪项不需要花钱。」

靠兼职赚钱的研究所李雯喜欢旅游,成为她每年的消费必需。各方机构的数据也显示,年轻一代崇尚「及时行乐」,正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存钱了? 财经 第2张

4月1日,大批游客在江苏扬州瘦西湖踏青游玩,亲近自然。 孟德龙 摄

以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为例,驴妈妈数据显示,20-29岁的游客群体占比40.9%,30-39岁的游客群体占比36.6%,青年游客是清明出游的「消费担当」。

另飞猪《2018国民旅游消费新趋势洞察报告》指出,年轻人的出行愈发频繁,境内与境外每年出行3次及以上的人群比例显著增长,尤其是「90后」和「95后」的年轻群体。

「及时行乐」的年轻人还愿意拿更多钱买奢侈品。

麦肯锡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消费者的高端鞋、包、时装、珠宝和手表等奢侈品消费额达到7700亿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从年龄看,「80后」每人每年平均花4.1万元购买奢侈品,「90后」为2.5万元。

一笔笔支出下,不少年轻人余钱没有,还透支消费,「背上了」债务。

艾瑞咨询调查称,50.7%的大学生使用过分期产品,39.3%的大学生在网际网路金融平台(花呗、京东白条等)申请过分期;7.6%的大学生使用过现金贷产品。

另据,智联招聘《2018白领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度存款超过3万元的白领仅占三成,两成白领不仅没有存下钱,还欠了债务。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存钱了? 财经 第3张

资料图:海南某楼盘。 骆云飞 摄

买房族

——「房贷月月还,无钱可存」

「我鼓励存钱,但真的没法存钱,作为一个买房的女人,每月工资一到账,大部分都被划走了,剩下的还要作为生活开支。」在郑州工作的李莹感叹。

「身边有攒钱买房的同学。像隔壁寝室的莉莉,平时有兼职辅导工作,每月会有4000-5000元的工资和学生补贴,因为厦门房价贵,现在就已开始攒钱,为买房做准备。」自己不存钱的李雯说。

受房价上涨影响,年轻人购房负担加重,很大一部分年轻人买房,不仅要花光积蓄,还要向银行贷款。

「2018年,80后、90后在总体购房人群中占比例达到70%,成为买房路上的主力。」58同城联合安居客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随著更多80后、90后加入买房大军,银行的新增房贷也在不断增加。「8大银行2018年新增贷款总量中,47%是房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存钱了? 财经 第4张

他举例说,以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最高的建行为例,2018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较上年新增5405.28亿元,增幅12.83%。从投放比例看,2018年新增贷款中投向个人住房贷款的比例是61.45%,较上年增长6.7个百分点。

不过,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全国购房调查报告》指出,80后及90后贷款成交占比分别为90.7%和85.2%,明显高于80前。「年龄越小,月供负担越大。」

投资族

——与其等著贬值 不如「奋起」投资

除了存不了钱,年轻人中也有一部分是不想存钱,乐于去做投资理财。

在北京生活的沈嘉就是其中一个,「现在一些年轻人有了闲钱也不会存起来,放在银行就贬值了,做投资理财,甚至炒股都是一种『生财』的办法。」

对他们而言,在现实通胀水准和低利率政策下,把钱存进银行,等于钱每年都在缩水,不如拿来做投资。

腾讯理财通去年发布相关报告指出,目前理财用户正呈年轻化趋势。90后资金实力不容小觑,首度超越70、80后成为腾讯理财通用户数最多的群体,占比高达38%。第一批00后也已开始加入网际网路理财大军。

在80后、90后在理财通路上,银行与大型网际网路理财平台的渗透率远高于其他通路。其中,62.8%的受访者选择了银行,网际网路理财平台占比44.8%。

事实上,近5年来,余额宝为代表的网际网路理财「宝宝们」,不断蚕食著银行理财份额,分流银行的储蓄规模。

例如,2013年6月推出的余额宝在2018年底用户突破6亿。2018年6月底,规模就达到1.86万亿元,首次超过了「四大行」的个人活期存款。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存钱了? 财经 第5张

资料图

近年来中国居民的储蓄增速持续下降。从居民储蓄在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占比看,下降趋势明显,从25.4%下降至12.7%。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 2015年-2017年,储蓄存款分别为52.63万亿、56.91万亿和59.6万亿,储蓄存款增长率分别为8.5%、8.2%和4.7%。2017年出现了明显的大幅回落。

年轻人该不该存钱?

记者注意到,「年轻人该不该存钱?」、「年轻人该存钱吗?」等相关话题在微博、知乎、天涯等社交媒体或社区平台上,近年成为持续的热门讨论话题。

梳理网友留言发现,对于这一话题,年轻网友主要分「及时行乐派」、「存钱派」和「挣钱派」。

「及时行乐派」奉行消费主义:为了「存钱」,逼著自己这不能买那不能花,会觉得工作和生活没有意义。

「存钱派」坚持量入为出,认为应该适度消费,拿出一定的钱进行存储,以备不时之需。在知乎上,这一话题的最多赞网友留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万一被辞职,还能有口饭吃,有笔钱交租。

微博网友整理的「存钱重要性」截图。

不过,有部分网友表示,我站「存钱派」的队,但钱都不够花,实际上根本存不了。还有一些人认为,要视情况而定,家里不缺钱就不需要存钱。

「挣钱派」则认为,「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挣出来的。」即使要存钱也不要存银行,可以拿来投资理财,以获取更多的财富。甚至有网友引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话证明自己的观点:「要存本事不存钱,存人脉不存钱,没本事有人脉也白搭。」

你是80后、90后吗?你认为年轻人该存钱吗?(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