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蟲植物的大部分獵物為昆蟲和節肢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小蟲分解,然後吸收其養分。其生長於土壤貧瘠,特別是缺少氮素的地區,例如酸性的沼澤和石漠化地區。此外,還有超過300多個屬的植物具有捕蟲功能,但其不具備消化獵物的能力,只能被稱之為捕蟲植物。

以下介紹幾種食蟲植物

  • 馬來王豬籠草

馬來王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rajah),又名王侯豬籠草、拉賈豬籠草及豬王豬籠草,是婆羅洲馬來西亞沙巴坦布幼崑山附近及基納巴盧山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馬來王豬籠草像其他豬籠草一樣,是一種藤本植物。莖通常沿著地面生長,但它也會在遇到支持物的情況下試著向上攀爬。莖較厚(≤3cm),通常很少超過3m,最多可以長達6m。

由於其分佈侷限,馬來王豬籠草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估為瀕危物種,列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中。達爾文稱它們是世上最美妙的造物。有些肉食性植物可以大到能消化一隻小型哺乳動物。最大的品種應該是瀕危的婆羅洲馬來王豬籠草,它可以喫下一隻體型正常的大老鼠或小型哺乳動物。

  • 小太陽瓶子草

小太陽瓶子草(學名:Heliamphora minor)是委內瑞拉奧楊山(Auyan Tepui)和馳曼塔山的特有的食蟲植物。其種加詞「minor」來源於拉丁文「minor」,意為「較小的」,指其粗短的葉片及緊湊的株型。瓶子草是一種相對體形較大氣質高雅的食蟲植物,葉子成瓶狀直立或側臥,大多顏色鮮艷有絢麗的斑點或網紋,形態和豬籠草的籠子相似,能分泌蜜汁和消化液,受蜜汁引誘的昆蟲失足掉落瓶中,瓶內的消化液會把昆蟲消化吸收。

  • 土瓶草

土瓶草(學名:Cephalotus follicularis Labill.)是土瓶草科,土瓶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呈卵形,且末段尖狀。葉子的壽命通常為一年,木質地下莖。花淡黃色,其下位葉瓶狀,用以捕捉昆蟲。平均葉長度為3釐米。瓶蓋上多毛並且有漂亮的條紋,瓶口有輻射狀的突起形成溝狀物,並在瓶口內部伸出,形成刺狀物。蔭蔽處葉籠成綠色,光照下呈現出斑斕的紅紫等顏色,過多的光照會影響葉籠的尺寸。

土瓶草生有兩種葉子,一種和普通葉子一樣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另一種為捕蟲用的瓶罐形葉子,內有消化液,外面有一個蓋子,防止雨水流入稀釋消化液,蓋子上有透明的斑點,類似藍天的效果,以迷惑蟲子

  • 瘦縮布羅基鳳梨

具有籠狀或瓶狀捕蟲器的一種食蟲鳳梨。與其他近緣個體一樣,其帶狀蠟紙葉片的基部會緊密的包裹成一個甕狀結構。大部分的鳳梨科植物的這個甕狀結構只有收集雨水的作用,可成為青蛙、昆蟲或固氮菌的棲息地。瘦縮布羅基鳳梨的甕狀結構已特化成為具有蠟質內壁的捕蟲器,在其中生活著大量的消化性細菌。

  • 錦地羅

錦地羅是一種食蟲植物,錦地羅的葉呈蓮座狀平鋪地面,寬匙狀 的葉,邊緣長滿腺毛,待昆蟲落入,腺毛將蟲體包圍,帶粘性的腺體將昆蟲粘住,分泌的液體可分解蟲體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然後由葉面吸收。

錦地羅為草本,不具球莖。葉蓮座狀密集著生,楔形或倒卵狀匙形,長6~15毫米,綠色或變紅色至紫紅 色,上面密被腺毛,下面被柔毛或無毛;無柄或具短柄;託葉膜質,棕色,長約4毫米,5~7深裂。花葶1~3條,夏季從葉腋長出,長6~22釐米,無毛,紅色或紫紅色,具花2~19朵;苞片戟形,被腺毛;花梗長1~7毫米,被腺毛或無毛;花萼鐘形,5深裂,宿存;花瓣5,倒卵形,長約4毫米,白色或變紅色。蒴果近球形;種子多數,棕黑色,具脈紋。


維納斯捕蠅草(venusflytrap),venus為維納斯,表示捕蠅草像女神的睫毛一樣,flytrap是蒼蠅陷阱,陷阱合上之後,誘捕器內表面腺體會分泌酸性消化液溶解食物,消化昆蟲,攝取養分。養分消耗完後,捕蠅草會重新將消化液吸收,然後重新打開誘捕器


大家可能都知道豬籠草是肉食植物,我就不詳解了。說說幾種不常見的吧

1.眼鏡蛇莉莉----昆蟲一但被引誘,潤滑的分泌物和向下的絨毛便會阻止獵物逃脫。

2.茅膏菜----它們利用觸毛尖上的露珠引誘昆蟲,而後利用黏液捕獲昆蟲,最後分泌酶消化獵物。

3.捕蟲堇----能夠在葉子表面捕獲昆蟲,就像捕蠅紙一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