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1000+】

  01题第一次

  陕西梧桐雨

  初绽红梅春信早,

  首登秀岭虎威生。

  02题第一次赴约

  冰玉

  欲语还休心怯怯,

  回眸一笑月盈盈。

  03题孙涂鸦

  文/飘飞的叶

  孙拿蜡笔露欣容,

  硬纸铺开画大龙。

  绿角红鳞金色尾,

  虽无蛟样掌声恭。

  04初入学

  文/东晟

  入校平生第一关,

  也曾乏味巧偷闲。

  课中故作无铅笔,

  心里悠哉告假还。

  不料严师将就计,

  借来兄长对凉班。

  经年人事无相忘,

  追忆流光竟汗颜。

  05第一次喝酒

  文/内蒙豆蔻丁香

  众人相聚艳阳天,

  兴致浓浓也想干。

  啤酒一瓶强下肚,

  浑身酥软四围旋。

  睡之不雅失仪态,

  反锁柴房求暂安。

  醒罢愰如一场梦,

  屋门四敞日西还。

  06童年时第一次喝酒

  文/内蒙豆蔻丁香

  家父日日小酒端,

  何等亨受何等甘。

  窥见室中正无人,

  爬上柜子一解馋。

  慌忙开盖干一口,

  唉呀妈呀五胃翻。

  吐啊吐啊吐不出,

  该死汽油味冲天。

  07【采桑子】第一次打高尔夫

  文/梅园旧友

  一丝笑意心头起,又忆当年。

  初次挥杆。直落荷塘碎粉莲。

  寻球心切池中落,湿透罗衫。

  尴尬难堪,悻悻离开抱恨还。

  08【一剪梅】学种田

  文/谷地风声

  外出田荒整一秋,

  野草丛生,

  忧上心头。

  行装放下驾耕牛,

  初学难成,

  汗雨并流。

  筚路艰辛懒不偷,

  除草培苗,

  庄稼幽幽。

  几分辛苦几分酬,

  善学勤耕,

  一世丰收。

  09第一次学联

  文/英子

  嗨

  你想学联吗

  QQ上打出一行字

  细一看

  是文学音乐群的阳光老师

  或许

  是因为我喜欢矫情吧

  老师误认为我是山野文人

  想着让我在文化浓郁的雨巷熏熏

  雨巷

  充满梦幻的地方

  有丁香一样的姑娘

  有玉树临风的少年

  有智慧达人

  亦有稚气未脱的顽童

  从高层精英到莘莘学子

  这里容纳百川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一次看到他们我就头晕

  以至于后来每次老师讲平仄时

  心里极度排斥并掉头就走

  故意忽略掉他们

  没有平仄难道就不能成联

  事实证明

  我的想法极其幼稚

  在学联路上兜兜转转

  仄平哥俩

  你们一点儿也不可爱

  10村里寄来贺年片

  文/弓叶

  一只美丽的百灵鸟

  一枚潇洒吉祥的邮票

  带来家乡爱的呼唤

  传递山村追梦的情怀

  第一次收到父老乡亲的祝福

  所有的年味

  全溶进这小小四方纸片

  整个村庄的变迁

  浓缩成这三言两语

  古埂,古寺,洞仙观

  龙谭,龙泉,惜字亭

  在一朵云里种下春天

  种下奔跑不息的风景

  放飞祖祖辈辈的憧憬

  烟花,星斗,广场舞

  鸡啼,犬吠,油菜花

  构筑成天然的立体霞光

  沉甸甸的泥土芳香

  在字里行间飘逸

  我把这张贺年片

  连同自己撰写的楹联杂烩

  除夕之夜

  一家人围着火锅

  品尝家乡父老的笑声

  11第一次为同学献爱心

  文/指点迷津

  打开尘封的记忆

  脑海里浮现

  开朗帅气的你

  课堂内外

  曾留下同学间欢乐的足迹

  祸福交替在旦夕

  剥夺了本来健康的你

  脑部严重受损

  与死神只差一步距离

  多年后的同学相聚

  忆起当年的你

  在病痛与贫困中游移

  让故友无比怜惜

  岁月的洗礼

  沧桑的磨砺

  让同学之谊

  更加珍惜

  伤痛迟迟伴依

  风雨中跋涉的你

  渐渐迎来生命的转机

  一声美丽唤起

  此生悟情读意

  荡涤心底纯真的藏匿

  慢慢泛起涟漪

  人人胸怀丽丽虹霓

  与人玫瑰甜蜜

  手有余香惬意

  美好拥拥常驻心底

  凝聚的爱

  刷去你点点苦疾

  重重折翼男儿不泣

  故友相励社会相依

  你人生的这部连续剧

  结局会更尽人意!

  (第一次为初中同学奉献爱心有感)

  12第一次遇见你

  文/ 扶风

  第一次遇见你

  转角淅沥着小雨

  静谧恬适的尾巷里

  邂逅你,仙境诗画的才女

  温郁的姿态亭亭玉立

  我沉醉皎洁窈窕的眉宇

  遇见使过往迷离

  擦肩轻轻拂过羽翼

  丹朱色江面微波涟漪

  远来的异乡人,

  凝望着雨雾思忆

  谁的背影将田间山野衬出绚丽

  你可爱乖巧的兄弟,

  打理晚餐的桌椅

  城市喧闹的缝隙,

  久违的淳朴

  展现自然给予恩惠的演绎

  第一次遇见你

  你生长于江南雾色的烟雨,

  寻觅一路气息

  那奏起的古琴婉转的音律

  萦绕盘旋不离耳际

  自然孕育镌刻出你的细腻

  我勾勒不出全部的言语,

  南国一直下着雨

  花季中盛开飘逸馨香的白衣

  那是仙境中不凋零的桃李

  13第一次的感觉真好

  文/马林良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周素珊

  年届天命,回想起六七岁时第一次做饭的经历,笑声就止不住地涌出来。

  第一次做饭,弄丢了皮冻。

  冬天,母亲去地里干活,天都黑了,也不回来,想着母亲到家一定又冷又饿,我就决定动手做饭。

  去邻居家问好了步骤后,学着母亲的样子抱来柴火,刷好锅,添好水。

  妹妹在锅底烧柴——每次我干的活。妹妹手忙脚乱,我一边训着她,一边教她。

  我拿起盆去淘米——每次母亲干的活。

  水烧好了,我把米倒在锅里,拿着笊篱在锅里搅,不停地搅——每次母亲就是这样干的。

  想着母亲到家就能吃上热乎的饭,一定高兴,一定会表扬我——那时我得说点啥呢?我得啥表情合适呢?我一点点地设计,大呼小叫地指使大妹去摆放桌子,烧火、捞米饭我自己来,一会儿锅上,一会儿锅下,两个小一点的妹妹站在我旁边,一脸崇拜,我那个得意劲,一句两句说不完!

  米饭捞好了,需要放在帘子上蒸,我把锅里的水放到一个盆里——母亲每次都这么干。

  大妹妹的土豆削好了,我把土豆拿过来,"躲远点,别切着你们的手。"我晃着刀,小妹妹们吓得远远的。"姐,你行吗?要不咱不做菜了吧?"大妹妹担心地看着我。

  "没问题,你们躲远点。"我把土豆拿过来,双手拿刀,对准土豆,上下晃了两下,一用力,"唰"一个土豆变成两半了,接下来是四半,八半,一个,两个……锅里放上荤油,土豆就被放到了锅里,添水、酱,放上帘子,帘子上放上捞好的米饭和皮冻。

  说起皮冻,我的口水就禁不住流出来——只有冬天杀猪以后,肉皮多了,才能熬。每次母亲都会放上香菜、菠菜、胡萝卜……熬好的皮冻晶莹剔透,颤巍巍的,蘸点蒜泥,咬一口,艮啾啾,凉哇哇,一个字,美!

  两个小妹妹拿起碗和筷子放到桌子上,屋子里已经有饭的香味了。

  母亲回来了,满头大汗。她说离老远就看见烟囱上冒烟了,直担心我们在家玩火,烧着房子,连跑带颠地……看见锅里的饭菜,母亲拍着我的头,一个劲儿地夸我长大了,懂事了……

  我的高兴劲在锅被打开热气散开的时候没了——那盘满满的皮冻没有了!盘子里只剩下一摊白花花的水,几根瘦瘦的胡萝卜丝,几根香菜、菠菜黑乎乎的!可是我们都没动!放进去的时候是满满的一盘,怎么就没了?

  几个妹妹也傻眼了,眼泪在眼圈转——我们真没偷吃,就是想着皮冻凉,热热它。每次有剩菜,母亲也是这样的,放在帘子上就好了,可是……"闹鬼了。"我小声嘀咕着,几个妹妹一听说鬼,都吓得跑炕上去了。

  "去吧,没事,不是闹鬼。"母亲一边把盘子端出来放在一边,一边说,"皮冻就得凉着吃,一热它就化了。"

  "那它就没了呗?"我喜欢吃皮冻,想着再不能吃到它,心里直骂自己笨。

  "没事,放一边凉凉,它就又凝了,明天早晨就又可以吃了。"

  听了母亲的话,我和几个妹妹高兴了,又蹦又跳,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向母亲报告工作——邀功!

  一转眼,四十年过去了,母亲每次熬皮冻时都会给我们讲这件事,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笑声中回到童年——那时候,物资贫乏,一年到头吃不到一个苹果,我第一次吃到香蕉时已经十三岁了,但是那时候的生活我却从没有喊过苦——所有的苦,所有的累都让父母吃了吧!

  年届不惑,生活中充满了无数个第一次,每一次感觉都不相同。周素姗说:"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是呀,珍重每一个第一次。每一个第一次的感觉,在你生命当中再无法复制、粘贴、置顶!

  14第一次“长征”

  文/蜗牛

  1981年8月13日,我升入了本地重点中学,读初中一年级。那所中学分初中班和高中班,每个年级两个班。因为距离比较远,我被学校安排住校。和我同时考上初一的还有我村一位女孩。她比我大一岁,个头比我高将近十公分,身体也比我结实。

  学校每周休息一天,周六下午放学,住校生周日下午返校。

  因为家里很忙,经济条件又不好,虽然有一趟班车从距离家三华里之外一直通到学校,可是单程车费都够吃一顿饭了,所以我们都舍不得花。周六放学,是二哥放下手里的农活把我接回家的。周日我时间充裕,就和家里人说,与别人结伴,步行回学校。

  上午,我与同班的女孩,以及本村在那所中学上高中的三个女生约好,下午两点在村头儿聚齐,一起回学校。

  中午,妈妈做了高粱米红小豆粥,我吃了半碗就吃不进去了,可是妈妈说,你要走很长的路,不多吃点儿哪儿行啊。我就又吃了半碗饭。在我吃饭的时候,妈妈给我烙了两张饼,炒了一碗黄豆粒,用盐水泡过后,装在罐头瓶里。吃完饭,我把饼和装满炒豆的罐头瓶装进书包,就兴致勃勃地从家里出来了。

  到了村口,其他四位女生已经到了,她们看到我,喊着我的名字,我们就向学校进发了。

  要到达学校,需要走十六华里路,经过三个村庄。刚开始时,我们有说有笑,走的也很轻快。娟儿和燕子是高二学生,比我和杰儿大三四岁,她俩个子又高,迈着大步走在前面,我、杰儿和高一新生丽丽跟在后面。可是,刚过了一个村庄,我就觉得有点儿累了,那三个高中女生就说,咱们歇会儿吧。在休息时,大家就提起在学校的事。我告诉她们,我们班有一个女生,开学第二天就哭鼻子了。说想她妈妈。她也住校。下晚自习后回到宿舍一哭,把班里其他同学都带动的想家了。因为大家都只有十二三岁,差不多都是第一次离开家来到陌生地方住宿,同学之间也还不熟悉,很容易产生想家的念头。我刚说完,娟儿就问我:“你也哭鼻子了吧?”我回答:我才没有呢。我确实没有哭。因为爸爸妈妈为了供养我们兄妹四个,每天都很忙碌,常常腾不出时间照顾我,我从小就很独立,也不娇惯自己。

  我们几个休息了一会儿,就起身,拍拍裤子上的土,继续前行。又走过一个村庄,我感觉书包里的东西越来越沉,真恨不得把它们吃进肚子里,以减轻我肩头的负担。可是一想到学校食堂每天几乎就是磨的很粗糙的高粱米煮成的粥和粗糙的玉米面窝窝头,也没什么菜,实在难以下咽,而那时还没有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里每年只有生产队分给的几十斤面,是省下来专门留给我的,我就舍不得动书包里的烙饼了。可我又实在太累,就请求再休息一会儿。

  这一次,可能那三个高中女生也走累了,大家选了一个有水泥台阶的地方坐下后,休息的时间就长了些。你一言我一语的,刚从家里出来时太阳光还很强烈的,到我们觉得休息的差不多,精神恢复过来时,太阳光就不那么强烈了,颜色也变得比中午红多了。

  我们接着往前走,这时我都没多少力气说话了,只是跟在三个高中女生后面,机械地迈动双腿。

  当我们终于到学校时,看到好多住校生已经到了学校。过了一小会儿,学校食堂就开饭了。

  那时我们几个都没戴手表,学校晚饭是五点半开饭。估算一下,我们从家里出来到学校,包括半路歇息的时间,用了三个多小时。

  虽然,我所经历的第一次长距离步行与红军长征相比不值一提,但十六华里路程对于一个瘦小、体质又弱的十二岁女孩来说,还是很严峻的考验,更何况是第一次,且要负重前行。时至今日,我还想起那次难忘的经历,并且时常怀念疲惫却单纯的岁月。

  15第一次远行

  文/永不言弃

  打开记忆的长河,童年旧事如潮水般地涌现,那第一次远行的情景历历在目。回想起来倍觉好笑。

  那个忙碌的红五月,父母及哥姐们割麦插秧忙的不亦乐乎。生产队规定一家抽一个人去二十里外的其他公社取化肥。

  父亲那时有病,家里劳力欠缺。心情沉重的他看了看我们姊妹几个自言自语:“谁去取肥料呢?”“我去吧!”我自告奋勇地说道。“你去?”显然,父亲一百二十个不放心,一个十来岁从未出过远门的女孩。“你能背得动?”“我…”“哈哈哈”大家笑的前仰后合。

  但在无奈之下,父亲思虑再三问我:“你认识去二姑妈家的路不?”“认识呢”我对父亲说。父亲说道:“这样吧,你跟着生产队的人去,找到那附近的二姑妈,让她把肥料弄她家去,等闲了我们去弄回来。我满脸堆笑,带着父亲的信任,拿上草帽,背上背篼,蹦蹦跳跳随同队里的几个五年级的男生一同出发了。

  临行前,父亲再三拜托同行的人照顾我,同行的人满口答应了父亲的请求。他们领着我抄近路,过村庄,俨然不是以前去二姑妈家的路线。后来,走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山坡,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接着电闪雷鸣,只听他们叫了一声:“要下大雨了,快跑”。接着他们飞快地跑起来,我跟在后面使劲儿追,可越追越远,渐渐被他们甩在身后,一转眼他们就消失在风雨中……

  无助恐惧的我,一边哭着一边跑着,漫无目的地前行。顺着山路拐了几个弯,终于发现前面有一家人户。可我胆小怕狗,不敢贸然闯入那家人户。我躲在那家人屋后的竹林边嚎啕大哭,草帽遮不住瓢泼大雨,泪水和着雨水流向全身,衣服全湿透了。

  或许是哭声惊动了那家主人,更或许是主人出门放秧田水。一个带斗笠的叔叔出现在我面前。当他得知我是去取化肥时,告诉我,有一群去取化肥的人正在他家避雨,叫我随同他一起去他家避雨。倔强的我怎么也不肯同去,委屈地一直哭泣。后来他好说歹说,说躲竹林下会遇雷电击,我才随他一同去了他家。

  他没有骗我,堂屋里坐满了人,这些人里面除了我队的那几个男生外,其他都是外队里的人,里面的几个女生我认识两个,是跟我哥一个班的。雨停后,我选择了与她们同行。

  那次的暴风雨实在太大,一路看到玉米杆子全部铺地。实在可惜。

  说来也巧,来到街上,刚好撞上二姑妈家的二表姐去买东西。我把父亲的意思转达给了她,二表姐陪我一同找到本生产队的人。可后来队里决定由专人把化肥运回去再分。

  二表姐邀请我去了她家,在她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我执意要回家,临行,二表姐给我装了半揹篓土豆,大概有三十斤左右。她揹着土豆送我一程又一程,直把我送上熟悉的公路,我揹着土豆满头大汗,走走歇歇,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大家见我揹回那么多土豆,都非常惊讶,觉得不可思议。

  母亲心疼地说:“你终于回来了,一家人急的不行,正打算去找你呢。特别是你父亲,以为你走丢了,自责后悔不该让你去那么远的地方”。其实,父亲去找过与我同行的那几个男孩,得知我跟一个什么样的女孩走了,聪明的父亲断定我是跟二姑妈家表姐去了。

  几十年过去了,父亲去了天国,我却难以忘怀那童年旧事。现在,我把自己锁进一页诗里,卸去人生的愁绪,弹去一身的疲惫,把童年时光留在梦里,把一阙心事,存放在记忆的长河里,笑谈那年少无知远行的第一次。

  疯子寄语

  平淡最为真

  一年,你说有多快,弹指一挥间?须臾转瞬?白驹过隙?都不是,是如昨的花香,从未淡、从未散。雨巷,你好,祝贺你又大了一岁。我,依然爱你,在平淡的岁月里,呵护你如初,你的家人不多,却最真。生日快乐,我的孩子。

  四年前,我种下了一颗诗意的幼苗,经历风雨,奇迹般的,竟然还活着,太不可思议了。是不是要感谢陪你成长亲人们?

  好吧,第一个感谢的是不是对你最好的人-----疯子爸爸。他把你带到美好的人间,让你集万千文华于一身,每天沉浸在文墨的神奇世界里,徜徉在诗词歌赋的宽广海洋中,痴醉在吟声韵味的清新山林下。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你、了解你、读懂你,我用尽全身力气,把遥远的两颗心牵在一起,交换智慧的灵魂,使之升华出独有的梦境。你很棒,一路走来,很从容,既不争上,亦不落下。很庆幸,喜欢你的人也渐渐多了,不是喜欢你的外表,而是喜欢的真实。真实到看清经络,毫无保留。

  疯子爸爸只是给了你躯壳,给你血液的是蜗牛阿姨哦。对,第二个感谢的就是她。她让你丰满,更形象,每周不断供给全国文友送来的精神养料,让你健康活泼每一天,你的魅力才得以释放。蜗牛阿姨每天可辛苦了,每天凌晨早起下地干活,一有空还要去帮扶困难群众,唯一的一点点个人休息时间都奉献给你了。一篇篇文章,一次次校验,一页页整理,就是为了让你活下去,你说她容易么,你说你是不是以后要好好报答她?

  第三个是谁呢?光有躯壳不行,有血有肉也不行,还得会说话,让大家听到你的呼吸,触摸到你的心跳,感受充满意境的动人声音。那么,这个人我不说你都知道了吧,错,不是一个是两个。马阿姨还有清泠小姐姐,她们把文字变成一个个鲜活的小精灵,化作婉转柔美的音符,飘送到耳朵最热衷享受的国度,和着浅或深、低沉或激昂、舒缓或畅快的旋律,一次次在心底泛起涟漪,一圈又一圈,不绝于耳。

  当然还要感谢所有关注过、支持过、帮助过雨巷的朋友老师们,没有你,她可能早已凋敝。四载春秋,绝非一个轮回,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从刚诞生的那一刻起,注定了这不能草草了事的一生,虽平淡,却最真。

  几多名利,归于平淡;几多荣辱,归于平淡;几多往来,归于平淡。雨巷,无须风风火火,无须轰轰烈烈,更无须热热闹闹。安静的丁香,幽幽而芳发,采采而叶舒,从恬淡中来,最终又回到恬淡,这,才是雨巷的本色与本真。

  本该早早下笔,可惜一拖再拖,始终不知如何定题。我写这个的主要用意不在贺,而在省。希望所有社员都能慢慢把心沉下来,做到真切,回归平淡,不堕名利之渊,不执虚妄之念。安心学习,不让外物干扰自己,只计耕耘,莫问收获,种种所及,与君共勉。(后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