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通常對閃擊戰描述如下:

  “閃擊戰——由古德里安創建的戰爭模式,也叫閃電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首先並且經常使用的一種戰術,是以裝甲部隊爲決定性力量,制空權爲前提,不顧側翼暴露的危險,向敵人後方做快速、大膽的襲擊。它充分利用飛機、坦克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它往往是先利用飛機猛烈轟炸敵方重要的戰略設施——通信中心,並把敵人的飛機炸燬在機場,取得制空權,並使敵人的指揮系統癱瘓。然後使用大規模坦克集羣快速衝鋒,徹底摧毀敵軍由空軍轟炸而混亂的陣地。閃電戰就是將奇襲、快襲集中一起,像閃電一樣打擊敵人。可以使敵人在突如其來的威脅之下喪失士氣,從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擊之下就會立即崩潰。”

  這樣的表述是不能讓人真正明白什麼是“閃擊戰”的,必須從其本質說起,方能讓人理解透徹。要說清楚“閃擊戰”先從兩個方面同時展開。

  針對一戰時塹壕戰的防禦特點及發展出來的縱深配置防禦體系,相較德國人的滲透戰術,英國和法國人也一樣在尋找解決方案,只是他們的步炮協同沒有德國人那麼出色,因此在這方面沒有找出比德國人更好的辦法。對於這些喜歡使用蠻力的西方人來說,找個最直接的辦法向來是他們的首選,就是開發出一種能解決問題的新式武器。西方人這麼想似乎是他們的傳統思維,他們就是認定只要新式的武器一出,就能憑此贏得戰爭。針對當時塹壕戰的特點,這種武器就要求自身有極好的防禦能力,能夠對付在當時對步兵來說最可怕的機槍火力;同時能幫助炮兵清除炮兵火力所沒有完全摧毀的敵方障礙,而且自己也得有強大的攻擊能力。其實很簡單,當時西方人認爲,面對敵人強大的火力,防護能力脆弱的步兵失去了突擊能力,應該用防禦力更好、進攻能力更強的機器來進行突擊。

  坦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當時英國和法國都在研製自己的坦克,不過首先投入戰場的卻是英國人的馬克-I型。該坦克由英國威廉.福斯特公司研製,在索姆河戰役中首次亮相,共有18輛坦克最終投入戰鬥,並取得了一些讓人可喜的成績。隨後在第二年的康佈雷戰役中,在約翰·弗雷德裏克·查爾斯·富勒這個後來成爲著名軍事理論作家的上校堅持下,坦克第一次大規模的運用在一個戰役之中,使英國陸軍贏得了他們在一戰中爲數不多的勝利中的一次。事實上當時的英法兩國除了富勒等少數人之外,更多人沒有把坦克看成是一種突擊力量,而是當做一種支援步兵戰鬥的武器,其實是把坦克當成能夠跟隨步兵前進的火炮來使用的,本質上還是步炮協同。因此在戰後的英國,富勒的集中坦克力量組成強大縱隊對敵縱深實施打擊的思想沒有被他保守的同胞們重視。然而這卻給了戰敗的德國人一個新的思路,產生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另一個方面,德國人在反思戰爭失敗的原因,從整個一戰來講,德軍軍事思想分別從“施裏芬計劃”破產,凡爾登戰役未能勝利,及“滲透戰術”未能幫助德軍贏得戰爭三個階段進行了反思。

  “施裏芬計劃”的根子來源於拿破崙的軍事思想,這個19世紀歐洲軍事集大成者的戰術向來被三句話來概括,就是“大炮轟,騎兵衝,步兵跟上鞏固陣地。”實際上,光從這三句話是講不清楚拿破崙的那套的,簡單地說拿破崙的戰術是建立在集中使用炮兵的基礎上,集中炮兵強大的火力砸開敵方防禦體系一個點,或者說一個局部,在這個崩潰的局部上利用騎兵快速的機動能力迅速突入,或大範圍的穿插,或大範圍的迂迴,總之一句話在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時間內利用在此形成的突破口形成對敵方的分割包圍,最後由步兵解決被分割包圍之敵。這個就是拿破崙的基本套路,可以看出來,裏面包含三個最基本的要素,一形成突破的力量,二快速利用突破的能力,三殲滅被圍之敵的能力。

  “施裏芬計劃”就是對拿破崙軍事思想的一個運用,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軍隊成功了,可在一戰中,同樣的套路卻失敗了。於是德國人開始總結,發現問題出在一戰中法軍的防禦強度增加了,德軍無法對法軍的縱深形成突貫以分割包圍法軍,那就談不上殲滅法軍有生力量。接着繼續找,又發現法軍防禦強度雖然增加了,但自己的力量還是很強能夠擊破法軍的防禦形成突破,根子還在自己的力量雖然能擊破法軍,但缺乏快速利用突破的能力,法軍來得及重新構築防禦體系來抵抗他們的攻勢,也就是說對敵實施分割包圍的能力不足,既然能力不足,於是“施裏芬計劃”就變成了相持,這就意味着計劃的破產。但是這個原因是找到了,但問題解決不了,因爲到了一戰期間騎兵再也無法向100年前一樣發揮威力了,步兵有足夠的實力擊碎騎兵的衝擊。

  所以,德軍在凡爾登實驗起了新的思路,既然進攻的力量還是能在一個點上打開法軍防禦體系,那就始終圍繞這個點,運用強大的炮兵火力持續殺傷法軍,最後使法軍的血流乾,以此來贏得戰爭。然而凡爾登的思路又失敗了,德軍發現問題還是和以前一樣,雖然炮兵的火力足夠強大,但這樣的火力打擊需要用時間來換效果,同樣依然需要步兵去完成最後的佔領,而法軍和在“施裏芬計劃”期間一樣能夠利用德軍攻擊的時間也在這個方向集結起強大的力量對德軍實施反擊,德軍的士兵同樣會在這遭到法軍炮兵火力的重大殺傷,這樣兩股同樣強大的力量碰撞的結果就是德軍的血也會在凡爾登流乾。

  於是,德軍認爲,凡爾登的失敗原因在於不合理的使用火力和兵力,雖然火力殺傷的效果是明顯的,可法軍對自己火力殺傷的效果也一樣是明顯的。那麼要贏得戰爭就必須使自己的損耗遠遠小於法軍才行。於是“滲透戰術”就出現了,可是德軍發現自己雖然擁有了兵力和火力合理結合使用的優勢,並能用這個優勢贏下一些戰鬥,可局部的勝利無法轉化爲全局的勝利。原因還是快速利用局部突破的能力不夠,無法用“滲透”出來的局部突破口形成全局突破並對法軍實施分割包圍。

  所以在戰後,德國人開始了最後的反思。我認爲,德軍是這麼認爲的。

  德軍認爲:戰爭發展到20世紀這個階段,進攻的力量之強大足以壓倒防禦的強度,並突破之。但是進攻力量會隨着突破的深入而減弱,這是因爲戰爭損耗和後勤補給的原因,理論上講只要後勤補給始終超過戰爭的損耗,那進攻的銳勢就能一直保持,可實際上這是很難達到的;而且亦會隨着突破的深入遭到敵方的加大強度的阻礙,使得進攻的銳勢會隨着敵方抵抗而逐漸減弱,直至停止攻勢,一句話,不可能永遠保持進攻的銳勢。要想贏得戰爭,就必須在進攻的銳勢消失之前,突貫敵方縱深,使敵方來不及重新組織力量,構築新的防禦體系增強它的防禦,在敵方力量來不及做出有效應對時分割包圍殲滅敵方的有生力量。這就是說要使得進攻所需的時間和進攻要突貫的空間對等。其實還是回到了拿破崙的老路上來,經過四年的戰爭,付出了百萬人的生命後,德軍終於痛苦的發現“施裏芬計劃”本質上沒有問題,只是自己缺乏執行計劃的手段。

  但是坦克的出現讓德國人找到了最終的解決方案,相比英法對坦克作用認識相對不足,德軍則充分認識到這個鐵傢伙就是讓他們重新擁有快速利用突破能力的平臺。通常我們說,是德國人的思維更有活力,而英法過於保守。事實上,是德國人在反思後重新抓住了戰爭的本質,而英法同樣經歷了四年的戰爭付出了百萬生命的代價後卻還對戰爭本質一知半解。正是在對戰爭本質思想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德軍重新找回了執行其思想的有效方法。1941年,德軍再次執行翻版後的“施裏芬計劃”,利用坦克集羣強大的突擊力量一舉穿透了法國的防線,迅速實現了他們的目標。以上這些就是“閃擊戰”的根本原理。

  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纔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衆號名亦爲“這纔是戰爭”,歡迎關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