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選“最愛喝茶的國家”,土耳其人會先站出來說:“我們喝茶最多”。

據統計,土耳其人均每年茶葉消費量超過3公斤,比第二名愛爾蘭高出1公斤。作爲茶的發源地,中國只能排十幾名。

土耳其喝茶有專門的器具:雙層茶壺。小茶壺放在大茶壺上,相當於壺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先在大茶壺裏煮水,小茶壺裏放茶葉。大茶壺的水開了,直接倒進小茶壺,泡成濃茶。大茶壺繼續煮水。水再次開了,根據個人口味,先加小茶壺裏的濃茶,再添大茶壺的開水。

土耳其人這麼一說,俄羅斯人笑了:“你們這樣泡,哪有我的茶炊方便?再說,你們能喝茶種茶,還不是因爲靠近格魯吉亞?”

俄羅斯人在喝茶方面最自豪的事是“發明”了茶炊。茶炊中部有一個豎直的空心直筒,裏面可以放熱的木炭,保證茶炊中的水始終是開的。煮茶壺在直筒上加熱,熬煮成濃湯。

土耳其人本來喝茶很少,嘗試種中國茶也一直失敗。後來毗鄰的格魯吉亞在中國人劉峻周幫助下種茶成功,土耳其人也沾光,在本土裏澤地區開闢茶園,種植中國茶。這已是20世紀的事情了。

中國人一聽就笑了:“你們喝茶多,但不夠精。煮成濃汁,哪裏品得出茶的真味?還是我的沖茶法好。請潮汕代表說兩句。”

潮汕的工夫茶實質上是中國工夫茶最古老形態的遺存。中國工夫茶的發展,唐代是長安,宋代在河洛,明代傳到江浙,後來延至閩粵、潮州。清代江浙人俞蛟在《夢廠雜著·潮嘉風月》說中國的工夫茶道在其他地方已經遺失,只有在潮州這種對外相對隔絕的地區,完整的保留下來。

日本人一聽笑了:“我們保存了更古老的點茶法和蒸青綠茶。”

日本的“抹茶道”來自於宋代的“點茶法”,“煎茶道”來自於明代的“散茶瀹飲法”,後者與現在中國大多數沖泡法差不多。

抹茶、玉露、煎茶都是蒸青綠茶,其實日本90%以上的茶都是蒸青綠茶。以玉露爲例,頂級玉露用覆下栽培,氨基酸高,溫水沖泡鮮得像雞湯。

英國人一聽笑了:“你們的方法都太複雜了,我的下午茶文化不復雜,又優雅。”

提到下午茶,《唐頓莊園》的畫面首先出現。

老祖宗喝茶: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大表姐喝茶: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僕人喝茶也是一本正經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土耳其、俄羅斯人不服氣:“英國佬就喜歡裝腔作勢,還是按照‘誰喝茶最多,誰就是最愛喝茶’最公平!”

中國人申辯:“我們人口多,只派潮汕人、福建人來比試。”

日本人不爽:“喝茶又不是飲牛,喝得多有什麼意思?”

大家吵得不可開交。只見英國人不慌不忙,拿出一碟片,放映完畢,其他國都啞口無言。

這部電影叫《他們已不再變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是《指環王》的導演彼得·傑克遜2018年最新作品。記錄第一次世界大戰。影像由真實的現場紀錄片轉制,旁白是參戰老兵的錄音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殘酷的戰場上,剛剛入伍的英國男人惦記的還是一杯茶: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但是,首先水從哪裏來?在戰壕裏都喫不飽,哪有多餘的水?

第一種方法是接雨水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量太少,不夠喝,只好去舀明知有很高風險的積水,結果紛紛染病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不但要冒着生命危險舀水,也要冒着生命危險煮水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於是,英格蘭男人想出其他方法煮水。第一種是用火車鍋爐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但這種方法不適用於戰壕。更開腦洞的想法是這個。

當時英國人用的是威克斯機槍,這種機槍是馬克沁機槍的升級版,採用水冷工藝。高速射擊後,管子裏的水會沸騰。德國人還是用馬克沁,估計沒法煮茶。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高射炮打蚊子,重機槍泡紅茶

機槍管子裏水多,放在汽油桶裏,不講究口味,只要一點茶味: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還要留一點茶葉刮鬍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胸口受傷,從前線下來,剛包紮好,第一件事就是喝茶: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英國人本瞧不起德國人,認爲他們野蠻不懂禮節。對於看得起的德國人,給一杯茶是最高的評價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戰爭終於結束,每個人感覺“好像失業”,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只能用茶來慶祝。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匪夷所思的泡茶法,我只服英國人!(26)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極端條件下還保持喝茶,我只服英國人。

但英國人這麼愛喝茶,卻要歸功於一個葡萄牙女人

瞭解更多茶葉知識,歡迎關注【見識茶會】同名訂閱號,私信或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