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龙湖在北京做“原著系”是三年前。

  2016年,孙河,景粼原著。这也是龙湖自2013年的双珑原著之后,在孙河做的第二个原著系产品。并不是龙湖对于孙河这块地有多么的偏爱,只是在当时的市场境遇中,能够支撑“原著系”的地块并不多,如果有机会拿到,自然是不能轻易错过。

  毕竟,所有的基因在开山之作时已经被锁定。

  1

  如果大家还记得十年前的颐和原著。当然,对于北京的房地产市场而言,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在此之前,北京的别墅市场刚刚经历了从欧美风到中式风的转变,从九十年代初到2000年,居住审美的蜕变依然只是停留在最为传统的中式风格,四合院的精神形态之下,筒瓦灰砖木门窗,是人们对于中国人自己的别墅最直接也最写实的一种表现方式。

  一直到2008年,龙湖在北京颐和园墙外50米,开始了一场真正意义的创新实验。 将北京传统四合院一层层剖解开,形成一种“立体四合院”。并远赴法国、葡萄牙、克罗地亚及欧洲各国家,历时400余天,行程近80000公里,反复甄选了290余种石材,最终买断2座法国矿山货源,将米黄色石灰石带回到了北京。

  作为龙湖“原著系”的基石作品,颐和原著在当年的北京别墅市场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一种风格,即在保留中式建筑特色的同时,用材料和技艺体现西方元素,所谓的中魂西技,中式神韵犹在,但同时拥有了更多现代的工艺与建筑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十年前的颐和原著足以称之为北京新中式别墅的开篇之作。

  这也注定了,“原著系”不可能成为一个能实现快速复制的产品线。

  从颐和原著到双珑原著,龙湖用了四年,再到西宸原著,又用了两年。此时,怎样一块地有能力可以被“原著”,最基本的一条是:“土地无脉,无称原著”。

  历史文脉也好,稀缺绝版也罢,每一个原著系都有很严苛的生成标准,此后,龙湖又将中国经典的《营造法式》与西方现代技法相结合,提出了原著系造园的“八法二十四式”。同时,每一个原著都必须要有创新的技艺或工法,绝不只是产品线的复刻。

  景粼原著实景图

  2

  从颐和园边到孙河墅区,再到城市核心的西三环,龙湖在北京落子的每一个“原著系”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稀缺性,也因此,过去十余年间,龙湖在北京也仅仅只完成了四座原著系的产品,而差一点,就有了第五个。

  这一次,是在青龙湖畔。

  只有生活在北京,才会明白临水而居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情。这座古老的北方城市,也因为与水有关的生活氛围太过稀少,而显得没那么温情。这一点,攸克君感触颇深,想起这些年前门大街的古三里河被人工疏通之后,便尤其爱上这里。虽然只是一条浅浅的人工河,行走其间,也让人有了些许江南的味道。

  水的存在,会让日子变慢,变得温润。更何况,这里有一面湖,是把全北京所有的水面加总起来,也抵不过它。如此一湖,谁还能轻谈了它的存在。

  6000亩水面、京西西山别墅区板块、生态涵养住区、半小时主城生活圈,每一个条件都足够满足龙湖要在这里做又一个“原著系”的决心。但最终,未能如愿。

  当龙湖拿下青龙湖畔这块地时,售价已经被限定。当价格标尺已经横在这方湖面上时,对龙湖来说,最困难的,是如何释怀在有限的条件下,打造一个新的“原著”。

  最终,呈现在熙湖悦著这个新项目上的,是以龙园为主题的九曲龙脉景观体系,并将3000万+原著系的园林景观精华以及物业服务融入其中。毕竟,将房子造在距离湖面只有200米的岸边,在家推窗望去,便是一泓青潭。这样的生活别说在北京,在整个青龙湖区域,都是唯一。

  也因此,在熙湖悦著,更多的是向往湖居生活的新中产。当他们习惯了京西的生活后,又能找到与自然无限贴近的居住氛围时,总价300万+的选择,再合适不过。

  熙湖悦著观湖洋房示意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