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傳說是大禹的兩個妃子的住的地方。是一個令遊人感到美好而神奇的地方。嵩山聳立中原層巒疊嶂。堪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精華之山!嵩山山勢陡峭,連綿悠遠,宛如淑女,所以有「嵩山如卧」之說。嵩山具有許多上古時期的遺址、傳說,是我國道教文明傳達的重地,是道教的第六小洞天,嵩山的隸屬山脈緱山是道教的第三十二福地,嵩山的北翼邙山是道教的第七十福地。尤其是一代女皇武則天,在身為皇后時,積极參与高宗的崇道活動;武則天在位和執政期間,更與中嶽嵩山道教結了不解之緣。據史料記載,武則天先後8次到嵩山,或祭祀封禪,或求神拜佛,或協商軍國大事,或休閑調理、參觀旅遊等,並在嵩山留下了許多與道教有關的文物、遺址以及傳說。

 一九八二年5月12日,河南登封縣王河村的鄉民屈西懷,在嵩山峻極峰玩耍時,無意中從石縫裡撿到了一枚長方形金屬片,當他將金屬片上的泥土擦去後,這件東西登時變得金光閃閃,表面上更是浮現出一些奧秘的文字……許多人都置疑這塊發亮的金屬是銅,可如果是銅,時間長就會長綠醭,所以我們又猜測它真的是金子。屈西懷一家從來沒見過金子,他們對金子的一切知道都來自於傳說,一想到自己從山上撿到的東西可能是塊金子,屈西懷心裡就止不住地振奮。

  屈西懷沒想到,自己撿來的這個東西居然震動了整個王河村的百十來戶人家,我們都爭著來看稀罕。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即使是村裡最有學識的教書先生也認不全上面的字,甚至連落款上刻的是哪一年也說不清,只說這個東西可能是文物。通過困難的選擇,他最終將金屬片獻給了國家。讓屈西懷沒有想到的是,這件小小的東西一經上交,立即被尊為河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那麼,這枚金屬片終究是什麼寶藏呢?

 依據文物專家判定,金屬片為黃金打造,長36.2厘米,寬8厘米,厚0.1厘米,重223.5克,正面鐫刻有銘文3行——「大周國主武曌(zhào)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罪名。太歲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青鳥使胡超稽首再拜謹奏。」意思是,大周國皇帝武曌信仰道教真神,在中嶽嵩山向六合諸神遞上這枚金簡,懇求諸位神仙革除武曌在人世的罪行。自此,金簡的來歷水落石出,它居然歸於我國前史上專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這枚除罪金簡是現在所發現的古代皇帝投龍簡僅有的什物,它不只豐厚了人們對道教典禮的知道,還對研討唐朝的前史、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效果。而更讓專家學者們振奮的是,這枚金簡向人們展現了武則天晚年時不為人知的心裡世界。金簡上面記載了一代女皇武則天不為人知的悔過心聲——人到晚年的武則天,為自己終身所做過的血腥事負罪,難以擺脫。所以道士胡超便向女皇進言,不如做一枚金簡,把自己的罪行刻在上面,投到嵩山,以此請求天神的寬恕,隨後的一千多年裡,這枚金簡就帶著女皇最隱秘的私語,安靜地躺在嵩山之巔,等候後人的發現。因為武則天的陵寢至今未做考古開掘,這枚金簡也就是現在世上能見到的僅有與武則天直接相關的物件,極端寶貴。這枚金簡被河南省博物院保藏,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名列河南省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