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窩事件最近比較火。

有一個叫「馬蜂窩」的旅遊攻略網站,最近被一個創業團隊通過爬蟲數據分析的方式,發現存在大量的用戶評論造假,於是找了一個自媒體寫了一篇文章,說這家公司是由「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這個事情本來是在科技界傳播。之後馬蜂窩出了聲明,駁斥了這樣的行為,刪掉了相關的數據,並且起訴了作者,瞬間就把這件事情點燃了。之後,作者又接連寫了兩篇文章,放大了傳播,還表示這些數據已經提前公證。一來一去,就把一件事情,從圈子事件,變成了社會熱點。 你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我最早使用馬蜂窩的時候,大概是2012年,那個時候去日本開會,智能手機不發達,我就在馬蜂窩上下載官方提供的PDF攻略,列印出來,帶上飛機。這樣一來,就可以最快速度了解一個城市。在很多評論中,我也看到馬蜂窩的支持者表示認可。有的人說,我好好寫遊記,怎麼就變成殭屍了呢? 運營圈的同學說,這些造數據的手段大家都在用,也許只是馬蜂窩用了比較過分一些了,也許只是運氣不好被發現了。還有人說,為什麼馬蜂窩高層那麼蠢呢?認個錯不就可以了么? 這世間最難的其實是換位思考。從我們普通圍觀群眾的角度,馬蜂窩既然存在數據造假,被人指出,認個錯不就行了。馬蜂窩非但不認錯,反而起訴作者,那馬蜂窩決策者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呢? 馬蜂窩的公關會不會覺得,這就是一個小事?假如你是一個百億級企業的負責人,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眾號說,你的數據有問題。這個時候,你的反應會是什麼? 我覺得如果換作我,也有可能會不屑一顧。在一個百億企業老闆的眼中,比這些更重要的事情,多了去了。所以對待這些問題,統一的方式也許就是,直接發律師函,到法院起訴。記得年初抖音毀掉孩子的案例么?就是這個邏輯。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馬蜂窩做的事情,並不算很離奇。一個公司的高層,看到的互聯網環境,與我們普通人看到的互聯網環境,不一定是相同的。只不過有一些事情,正好發酵特別嚴重,就變成公共事件。 我們想像一下,一個獨角獸級別公司的老闆,加的好友、進的群,其實都會是和他級別相當的人物,比如其他獨角獸的高管。這些人構成的社交場景,和我們作為普通人的社群,並不是完全一樣的。所以他們看到的信息,和我們看到的,未必是一樣的。

還記得滴滴出事那段時間,湖畔大學內部群里的截圖么?有幾位企業家對柳青表示心疼,「幫親不幫理」。雖然泄露截圖的人是個大叛徒,但是這位阿桑奇泄露的真相就是,我們看到的品牌與成功背後的世界,和媒體傳播呈現出的世界,並非是完全一樣的。 當出現重大事件,不同人會有不同利益訴求。如果說一些違心的話,就能達到拉近關係的目的,那一定會有人去做的。如果有人本身就是這樣想的,那更要趁機團結在一起了。抱團取暖是人的屬性,只要相互認可,哪怕洪水滔天。況且能混成企業家,混到知名大學裡,哪個不是人中戲精?

而這種「公開」和「私下」的不一樣,既是救命的稻草,也是致命的毒藥。

如果馬蜂窩在看到第一篇文章的時候,就派人親自拜訪作者,進行解釋,獲得諒解,事情會發展到今天的局面么? 但是我們知道現在已經變得如此廣泛傳播,才會這樣說。如果馬蜂窩的公關部門,對每一次類似的「曝光」行為,都採用同樣的方法,那公關部門還能幹其他的工作么?只能天天飛來飛去了。 公關部門其實無法過度重視類似的事件,因為你的重視反而會帶來更多相關的事件。就像如果我們的社會問題無法通過法治有效解決,相反,到微博上製造轉發變成輿論事件後,就能得到解決。那以後大家不會相信法治,而是一門心思發微博。公關也面臨類似的場景,於是只能採取「讓子彈飛一會」的策略,先簡單回應,而不大費周折,大不了法律手段。 這樣一來,私下解決的機會窗口就會消失殆盡,雙方只能通過公開渠道發聲互撕,又進一步加劇了事態嚴重。

有一位朋友和我講過一個故事。幾年以前,他挖到了一個安全公司裝機量最廣泛的軟體的高危漏洞,把這個情況概要公布在了一個安全論壇上。很快,這家安全公司的副總裁聯繫上了這位朋友,飛到他所在的城市,請他吃了個飯,問了幾個問題後,就說要投資他所在的公司。這位朋友有點莫名其妙,但是考慮到對方提供的條件豐厚,仍然接受了投資。協議簽署之後,這家安全公司讓我的這位朋友以後不要再報安全公司這款產品的漏洞。直到這個時候,這位朋友才明白,原來前面的吃飯和投資其實都是煙幕彈,核心目的是通過股權投資,達到影響力的效果。

雖然這樣代價好像有點大,但是這體現出了這家安全公司一流的風控能力。朋友拿了安全公司的錢,再爆產品的漏洞,就說不過去了。於是安全公司通過這種方法,提前化解了危機。否則的話,一家安全公司的核心產品出了漏洞,那就意味著聲譽破產。不過後面我的朋友說,這筆投資也是這家公司為數不多較為成功的,因為公司的確做的挺好,估值成長很快。 公關就像做安全一樣。工作做的好,不出事,看不出你的辛勤勞動,因為你要把可能突發的風險因素,都提前控制下來,沒有變成全民皆曉,所以也沒人知道,沒有人討論。而一旦事件失控,變成熱點話題,造成重大損失,那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是說回運營數據造假的問題,在商業社會,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當然,普遍不代表事情是對的,只是這是個大染缸,所有人都這麼干。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去此,你不想干,大家都干,你就必須也得干,而且你還要比別人幹得還要狠。否則的話,別人造假的功夫比你好,你反而被幹掉了。 那些網紅商店門口長長的刻意排隊,那些為了招生而偽造的虛假名單,那些雙十一為了銷量刷單的流量,那些為了沖暢銷榜而打的人造銷量,那些為了當大V而買的粉絲,那些為了騙甲方廣告費而刷的閱讀量……這個世界,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都是為了造一個場,得一個利。而一直有人這樣做,不外乎就是因為,有人買單而已。而且,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是買單者,因為我們喜歡去看上去人很多的地方吃飯,喜歡買大家都買的產品,喜歡跟風看流行的書籍,哪怕明知這些是操縱的結果。

所以普羅大眾其實生活在別人製造的虛幻中,而且泡沫的味道甚至比米飯還要好。

不過也要明白,如果一不小心,造出了獨角獸,成功上位,那也要做好準備,在未來某一天,會有晚輩躍躍欲試,通過揭發你,自己也上位。既然是馬蜂窩,江湖行走,難免被人捅。這次案例之後,揭發此事件的數據公司就出名了,不過名字有點難記,我還是沒記住。所以你看,大品牌出手打年輕人,總是吃虧的;而年輕人打大品牌,其實沒有什麼害怕失去的。 這件事情發生,會引發兩件事情。一是其他網站的造假數據,正在連夜清理中;二是,新上線高模擬假數據,更逼真,完全模擬真人行為。 那些專門給人做數據造假的公司,你們可以漲價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