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7日,埃隆·馬斯克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霍索恩發表講話

  “科技明星”馬斯克的商業帝國是美國產業政策的典型受益者

  NASA和美國空軍通過專利轉讓以及技術指導等方式,給予了SpaceX大量的技術扶持和轉移,解決了其關鍵技術短缺的問題

  美國能源部的低息貸款幫助Tesla渡過資金最緊張的關口

  在美國政府財政補貼及稅收優惠支持下,SolarCity成爲全美最大住宅太陽能裝備生產公司

  文丨楊柯巍 張原

  作者單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科技與標準研究所

  科技型初創企業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WTO規則也允許成員政府對研發、環保、貧困地區進行補貼。在美國這樣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一些新興企業的成長和發展也離不開政府的助推和支持。“科技明星”馬斯克的商業帝國就是美國產業政策的典型受益者。系統梳理美國政府支持科技型初創企業的典型做法,可爲我國優化產業政策環境提供參考借鑑。

  商業帝國離不開美國政府扶持

  馬斯克旗下SpaceX、Tesla、SolarCity三家公司,在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均獲得了來自美國政府的大力支持。

  SpaceX在美國政府技術轉移與政府採購扶持下漸成航天“巨獸”。作爲全球唯一掌握了航天器發射回收技術的私營企業,SpaceX估值已超過200億美元。在創業初期,SpaceX面臨着關鍵技術短缺、市場需求不足和資金匱乏等諸多困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簡稱NASA)和美國空軍通過專利轉讓以及技術指導等方式,給予了SpaceX大量的技術扶持和轉移,解決了其關鍵技術短缺的問題。

  比如,SpaceX的“獵鷹”系列火箭的發動機採用了“阿波羅”計劃登月艙發動機的噴管技術。同時,NASA分別在2008、2014年給予SpaceX價值16億美元、26億美元的合同,2017年又採購4次載人發射服務,以政府採購的方式解決了SpaceX市場需求不足和資金匱乏的問題。

  同樣,在美國政府低成本融資、優惠稅收等支持下,Tesla成爲新能源汽車“領頭羊”。Tesla以獨有的電池技術和自動駕駛技術,在汽車製造產業異軍突起,引領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市值已高達500億美元。事實上,在能源革命的道路上高歌前行的Tesla,也曾遭遇資金短缺的發展瓶頸。

  2009年,Tesla獲得了美國能源部4.65億美元的低息貸款,以低成本融資渡過了資金最緊張的關口。美國政府出臺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稅收抵免政策,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可享受7500美元的稅收抵扣,Tesla充分運用稅收優惠手段提升實際收益。州政府也給予了Tesla大量的扶持,2015年內華達州向Tesla提供了980公頃土地免費使用權以及13億美元稅收減免優惠。

  也是在美國政府財政補貼及稅收優惠支持下,SolarCity成爲全美最大住宅太陽能裝備生產公司。

  最初,工廠建設、太陽能設備生產等前期巨大的投入,成爲SolarCity面臨的最大難題。2009~2011年,美國聯邦政府通過可再生能源現金返還補貼政策,以財政資金給予SolarCity共計5.1億美元補貼。同時,美國聯邦政府還通過30%(2017年降至10%)的投資稅收抵免,及五年期加速折舊等稅收優惠手段幫助SolarCity解決資金困境。另外,州政府也爲SolarCity提供電價補貼、綠色電力以及淨計量電價等其他優惠政策。

  美國政府扶持科創企業毫不猶豫

  首先,以新型政企合作研發模式加速高新技術創新。美國政府積極推進政府項目管理模式改革,通過優化項目和資金管理方式有效提升創新效率,充分體現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

  在項目管理方面,由政府提出項目需求,參與競標企業提出具體的技術方案,政府評估後選擇合作公司,企業負責後續的技術開發;在資金管理方面,企業自主設定若干目標,每完成一個目標就會獲得政府相應資助,當企業無法完成目標時,政府將會停止資金支持並撤銷項目。通過這種合作研發模式,NASA支持SpaceX成功實現火箭發射與回收這一重大技術突破。

  其次,以靈活開放的專利轉讓機制推動技術轉移。1980年以來,美國陸續頒佈《拜杜法案》《史蒂文森法案》《聯邦技術轉讓法案》,爲推動聯邦政府科研機構向企業轉讓專利掃清了法律障礙。其中,一種重要途徑就是美國政府免費公開具有公衆實用性的重要科學研究結果和數據,並特別針對科技型初創企業提供專利技術許可。

  初創企業使用已公開專利技術可免除最初的許可費,並且在最初三年裏沒有最低費用。只有公司開始銷售產品後,才需要向專利公開部門繳納一定專利使用費。例如NASA向公衆開放了56件低成本火箭技術相關專利,爲SpaceX“獵鷹”系列火箭的技術研發節省了大量時間和資金投入。

  其三,以政府採購促進先導性創新成果推廣應用。美國政府通過完善政府採購體系,創造出大量足以影響市場格局的需求,在需求中明確技術、標準、質量等方面要求,引導企業高效開展創新。

  美國國防採購對象多數爲具備先導性但市場並不成熟的產品或技術,加快推動技術在實際運用中不斷成熟,直接降低了企業技術創新成果應用活動的風險與成本。如SpaceX早期商業訂單幾乎全部來自於政府部門,2010年至2013年,獵鷹9號火箭早期的5次商業發射訂單中來自NASA的就有4次。

  其四,以財稅優惠推動科技型初創企業開展創新。美國政府通過財政資金引導和稅收抵扣普惠的互補組合,幫助科技型初創企業化解資金難題。財政資金支持重心聚焦於前沿戰略領域,出臺引導性資金使用計劃,以低息貸款、現金補貼等形式給予重點領域科技型初創企業資金支持。稅收優惠以普惠爲主,在戰略必爭領域又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

  高度重視四方面啓示

  美國政府通過目標明確的產業政策,大規模長期扶持美國科技型初創企業,帶給我們四方面重要啓示:

  一是主動積極發揮政府產業政策的引導作用,堅定不移地扶持新興領域技術創新。充分發揮政府的協調引導功能,探索建立新型政企合作研發機制和政策扶持體系,重點支持戰略前沿和存在重大短板領域項目的研發和技術成果轉化,特別要強化對技術難度大、投資週期長、風險相對高的新興產業的前期培育。

  二是加大力度促進國家科技項目的知識產權向企業轉移。在國家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兼顧市場規律,綜合考慮激勵創新、利益平衡的原則,合理有效地運用知識產權制度,嘗試推動國家財政資金支持研發項目產生的專利向科技型初創企業開放,制定能夠充分體現創新價值的專利轉讓政策。

  三是大規模靈活運用政府採購訂單支持科技型初創企業創新。提升科技型初創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在政府採購中的比例,促進科技型初創企業更廣泛地參與到政府採購中。發揮政府採購對先導性產品轉化的支持作用,通過商業訂單方式爲先導性產品提供政府市場。

  四是圍繞創新鏈提高財稅支持政策的系統性。發揮財政補貼引導與稅收抵扣普惠的互補作用,一方面加強財政補貼的引導性,明確資金投入的關鍵領域方向,加大對創新的資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提高稅收優惠的普惠性,降低高新企業認定門檻、減少行業以及領域的限制。LW

  刊於《瞭望》2019年第14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