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三個月絕對是不可能的,這裡的「火燒三月」只是一個形容詞,形容阿房宮太龐大,燒都要燒三個月才滅。這從側面,反應秦朝的奢侈,大興土木,徭役繁重,興建阿房宮,就是禍害百姓,司馬遷的記載用了誇張的手法。

比如《左傳》當中「申包胥哭秦庭」裡面就有記載:「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申包胥依靠庭牆,日夜不停的哭,不喫不喝,連續哭了七日。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申包胥哭秦師,表明他的決心,說明他哭得很久。比如連哭數日,連哭三日,而這更具體一點,也只是形容久罷了。

在《論語·述而》當中,孔子路過齊國聽見一種音樂,三月不知肉味。只是形容專心一意,全神貫注,別的事都沒有放在心上,差不多已經著迷了。並非真的三個月不知道肉味,而歷朝歷代都喜歡用數字來形容,其實這個數字就是一個虛數,並非實際的數字。


我家門口的麥堆,就是以前那個時候,人割完麥子把麥稈堆起來踩的實實的,那個麥堆很大,大概有10*5*5M吧,不小心燒著了,我記得燒了至少一個星期,因為每天放學都能看見明通通的火,我估計從點著到完全滅,應該有兩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