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剖析名著去揣测作者的思想、阶级啊、宗教信仰等等 但是作者在写书的时候真的想了那么多吗?


谢邀。

所谓「作者当时根本没有想那么多」说实话,大概是网路小说看多了。别拿名著和普通小说相比。

古语有云,「文以载道」,小说有个基本的职能,就是借它表达对这世界直观认识、对人生的看法和作者一直信奉的理念。这些有些是作者从小就被教育的,有些是作者潜意识的反应,有些则是作者在平常生活中不断的反省和思考,有意识加在里面。

如果小说不能表达这些,那根本就不合格,更谈不上名著的标准。

老是有人拿一些高考阅读题出来嘲笑出题人过度解读。很简单,你把名著读透了,都会成为心理学家,看什么都能从里面解读出意思。为什么窗帘是蓝色的,为什么作者单单写了窗帘,他怎么不写床单,他怎么不写杯子,作者下意识的注意到窗帘,可能连他自己都没认识到他对窗帘的关注。为什么死鱼的眼睛看著作者,为什么作者没注意到别的只注意到了它的眼睛,作者下意识懊恼于自己的失败,这时候会觉得全世界人都在注视他、嘲笑他,所以对死鱼的眼睛格外关注。这就是读名著培养出的条件反射

心中有禅意,看什么都是佛法。

所以说什么是好书,就是无论什么年代读都不过时,值得人一读再读的书。每次都能从里面读出以前没发现的小细节,每次都能从里学到以前没注意的新知识。

一本好书,总是常读常新。


以前有一个问题是这么问的

"如果有确凿考证证明红楼梦高程本后四十回是曹雪芹写的,会不会人们对这后四十回的评价不一样"

有一个答案是

「即便如此,前八十回已成,那些文字便已独立于曹公存在,前半部那位有著似蹙非蹙罥烟眉,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林妹妹后半部要吃麻油拌五香大头菜,也是不可原谅的!!!「


阶级宗教一类的影响,即使作者在创作时没有刻意去强调,但在潜移默化中不可避免会受其影响,当它体现在文字上时,甚至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再者学会通过阶级,宗教,心理学,统计学一类方法去剖析作品,目的并不只为了鉴赏作品,而是希望能够将其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应用到自己未来可能创作中。

有的时候阅读的名著并不一定是最好看或最有意思的,但在阅读它的过程中往往包含了由A到B到C推出D这样的深层的逻辑结构,和深度思维过程,而与之相比现代人更喜欢接由A直接推出D这样的过程,简言之喜欢简单粗暴,不过脑。


——猴子上树摘果子吃,它懂植物生长的生物学原理?懂爬树的摩擦力?懂消化系统?

——不懂

——擦,那它也配摘果子?

——作家用了这个句法和这几个词写了这个句子,又把这几个句子用这种搭配方法组成了段落篇章,他明白音节内部声韵学原理?懂得这种句法和其他句法差异的原理?可以从语法语用角度说明这个句子让人产生新颖感的原因吗?懂得这种写法对不同性别,社会地位,生理状况的人分别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学效果吗?陈琳写檄文的时候知道这篇文章对曹操这个病例的病理学效果吗?

——不能

——擦,那他也配这么写?


一部分作者,应该是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根据这一主旨,来组织写作的。另一部分作者,可能是情之所致而写作的。但持续写作之人,一定属于前者。


作者当然没有想那么多

但是我们剖析的是作者为什么会想那么多

一种思想,或者说是一种理论,都是社会发展刀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其必然额历史逻辑和发展规律。

既是马克思不写出《资本论》,总有人会写出类似的作品,也许内容上会有差别,时间上,国籍上会有差别

历史事件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对立统一运动结果,偶然性中透者必然性,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我们思考那么多,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作者的思想和理论,本质上是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

谢邀

这个说不准,但是大部分都是没有的。或者说是后来想起觉得这里有什么作用,说的高大上一点装装逼。

比如有些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刚好没用买保险,然后很悲惨。你可以说,你没有买保险为你的悲惨做了铺垫,但是你刚好没买保险是你刻意安排的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