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E 英文全稱(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中文稱作設備綜合效率。OEE 主要用來衡量設備的實際生產能力與理論生產能力的比率。通過這個指標可以清晰的看出設備的使用效率。

我們可以先看下百科的描述

實踐證明OEE是一個極好的基準工具,通過OEE模型的各子項分析,它準確清楚地告訴你設備效率如何,在生產的哪個環節有多少損失,以及你可以進行那些改善工作。長期的使用OEE工具,企業可以輕鬆的找到影響生產效率的瓶頸,並進行改進和跟蹤。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同時使公司避免不必要的耗費。

對於 OEE,有一個明確的計算公式來計算。公式如下: OEE = Availability ? Performance ? Quality OEE = 可用率 ? 表現性 ? 質量指數

如果你的 OEE 計算結果為 100% 那麼說明了什麼呢? 說明了設備產出的產品全部是合格品,設備生產速度是最快的,設備無故障停機。

可用性

可用性 = 運行時間 / 計劃生產時間 對於計劃生產時間,我們應該都沒什麼異議,就是排除了吃飯、沒有訂單或者工廠放假等的生產時間。 我們主要來說一下運行時間,運行時間就是計劃時間生產時間減去停機時間。停機時間包括計劃外停機如設備故障、現場缺料。計劃內停機包括換模等時間。

換模時間之所以被當作停機時間是因為這段時間本身被計劃用於生產的。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換模時間是有很大的優化空間的。

表現性

表現性 = 實際產量 / (運行時間 ? 理論最大生產速率)

表現性主要用來評價設備的性能損失,可能造成設備性能損失的原因包括設備磨損、原材料不合格、傳送失效、擁堵等。

對於表現性的計算基準,不同的公司可能也會不一致。常見的主要有根據設備的理論最大性能或者根據MRP的要求。對於MRP實現來說,可以跟供應鏈保持一致,但是對於不同的工廠來說這個標準就會不一樣。 所以較好的辦法是根據設備的理論值為基準。可以消除不同工廠之間的差異。

質量指數

質量指數 = 一次合格產品數 / 總生產產品數

質量是一個比較明確的結果,合格或者不合格。但是在計算合格品數量時不同的公司可能會有不同的計算方法。比如有的公司可能用總體合格率,有的公司使用一次通過率。其中的不同主要是針對返工後合格的產品是否納入計算範圍。 不過受到公認的還是採用一次通過產品數量來計算。

正確理解各項公式,可以讓 OEE 的測量更加標準化。如果兩個工廠分別使用不同的公式,那麼最終即使設備的實際效率是差不多的,計算結果也會天壤之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