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有一則消息引起了人們的強烈關注:上海一名在業內頗有聲望的主任醫師,因爲不同意患者加塞,居然導致了與患者的肢體衝突,並被警方用械具從診室帶到警局。這無疑令醫生羣體和醫生的職業尊嚴都“很受傷”。

事後不久,中國醫師協會發表聲明,指出“尊醫重衛”不只是一句口號,對警方使用械具表達了不同的看法。當地警方也發出公告,對事情的來龍去脈進行了解釋。當事醫生也已釋放回家,事情似乎應該告一段落。

但這個事情暴露的一個問題,卻需要儘快得到解決。在以後的醫療活動中,如果醫生再遇到患者不聽勸阻的行爲,應該怎麼辦?

醫療改革這麼多年,我國的醫療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患者就醫的便捷程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異地就診,到頂級醫院就診,這在很多年前對很多患者來說基本不可能的事,現在都成爲了可能。在這個過程中,醫生對於患者的義務和責任一條一條在細化,可是患者就診該遵循什麼樣的規則,卻並沒有清晰的規定。早些時候,一些醫院甚至片面強調醫務人員對患者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設立“委屈獎”,以鼓勵醫務人員在就診活動中,被患者無辜毆打或辱罵後,拍乾淨身上的泥土,繼續一絲不苟地爲患者服務。

這樣地強調服務理念,對於轉變早先一些醫療機構服務高高在上的狀況確實有積極的作用。但也就是這種一味強調服務的做法,導致了部分患者的權益意識過分強烈,爲醫患衝突不斷升級埋下了隱患。

出門坐飛機的人應該都有體會,儘管民航領域對於服務也很強調,可是對於乘客的約束也很明確。如果有乘客擾亂機場秩序或騷擾工作人員,會觸犯相關法律條款,可能導致警方採取強制措施。

但現在的醫療系統沒有這樣的規則。這顯然非常不利於一個規範的診療文化形成。權利和義務從來都是要配套的,患者如果不懂得自己也有義務保證診療秩序規範,他們的權益就不可能得到保證。

實際上,現在醫院在面對患者的不良行爲時,也常常面臨着不知道怎麼辦的窘境。就如上海的這名專家,面對患者的不合理請求,理直氣壯地拒絕不對嗎?這都可能引發肢體衝突,那麼醫生在診室裏的尊嚴在哪裏?

有問題找醫政部門解決,但是醫政部門也沒有約束患者的權力,甚至沒有拒絕爲患者服務的權力。作爲患者眼中醫生的“代表”,有時候醫政部門介入,還可能招致患者方面更強烈的對抗。

在這樣的情況下,制定患者就醫的規矩就成爲當務之急。比如在醫院內保持安靜,按規定排隊就診,這些最基本的社會規則,在醫院裏面更不可以隨便違反。醫院作爲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地方,理應有着嚴格的行爲要求。

“風可進、雨可進,國王不能進”,診室作爲醫生診療患者的場所,就是國王進入也要獲得允許。希望此事過後,我們的醫療專家可以在自己的診室裏安安靜靜地診療患者,不必再爲這類事情分心勞神,甚至動用肢體語言。


來源:荔枝網

編輯:鄭山海 小臻

相关文章